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張同須:5G建設不會一蹴而就,成本將逐漸降低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01 23:32:56

中國移動作為國內最大的電信運營商,4G時代建設了全球最大的4G通信網絡。在5G時代,其一舉一動更是受到產業界的諸多關注。

每經編輯 劉春山    

張同須

每經記者 劉春山 每經編輯 趙橋  

5G時代即將到來,運營商作為核心參與方牽動著產業鏈上下游。中國移動前不久也公布將在杭州、上海、廣州、蘇州、武漢五個城市開展外場測試,2018年在這個五個城市將建設超過100個5G基站。

中國移動作為國內最大的電信運營商,4G時代建設了全球最大的4G通信網絡。在5G時代,其一舉一動更是受到產業界的諸多關注,直接影響普通用戶何時能用上新一代高速網速。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張同須,深入了解了中國移動方面對于5G建設的看法。

5G不是一開始就會取代4G

NBD:通信標準的爭奪一直是重中之重,5G接入標準獲批在即。3G、4G時代我國在國際標準方面的話語權有所欠缺,那么在5G標準的制定中,中國扮演著什么角色?中國移動在其中做出了哪些努力?

張同須:在5G標準制定中,中國的5G標準話語權日漸提升,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中國公司在標準組織擔任關鍵職位30余個,投票權超過30%,文稿數量占比約30%,牽頭項目占比約40%,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

中國移動牽頭主導了多個5G重要標準項目,在3GPP(國際通信標準化機構)牽頭5G相關的項目立項7個,包括5G無線網的場景與需求、5G系統架構等最重要的核心標準,引領5G技術創新并確保5G滿足市場發展需要。在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的基礎上,推進優秀的源自中國的創新技術和方案進入國際標準。

NBD:5G目標在2020年實現商用,在4G到5G的過渡階段,中國移動是如何規劃的?

張同須:總體上,瞄準2020年5G商用為目標,在積極推進5G技術、標準和產業發展同時,中國移動仍然不斷提升現有4G網絡能力,一方面滿足5G商用前各類業務發展需要,保障用戶體驗,另一方面,5G發展不是一開始就會取代4G,即便是獨立組網模式,也會與4G充分結合,共同支撐業務發展。

在4G到5G的過渡階段,中國移動也會努力滿足用戶對不同業務的需求。針對eMBB(增強移動寬帶)業務,我們的網絡已經升級為4G+,支持了載波聚合提升用戶速率,實現了部分5G技術4G用。

NBD:目前,我國5G第三階段測試正在開展,中國移動也在杭州、上海、廣州、蘇州、武漢五個城市開展外場測試,這是否意味著,這幾大城市能提前用上5G?全國范圍內5G的商用要等到何時?

張同須:在政府的統籌領導下,中國移動正在參加工信部組織的5G第三階段技術研發試驗,2018年將依托國家重大專項的“5G產品研發規模試驗”項目,在杭州、上海、廣州、蘇州、武漢五個城市率先開展5G規模外場試驗,后續將依托發改委“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范工程”項目,在北京等12個城市開展面向垂直行業的5G業務示范。中國移動目前計劃2019年進行5G友好用戶的預商用,2020年實現5G商用。

5G建設成本面臨新挑戰

NBD:業界認為,5G通信的建設成本遠高于前一代,在您看來,運營商5G投資或較4G時代增長在什么水平?

張同須:5G相對于4G而言,能力方面將全面大幅提升,而建設成本由于諸多原因會面臨一些新的挑戰。

例如,5G的主力頻段相對更高,雖然采用多項增強技術改善覆蓋,但如需滿足連續覆蓋仍然存在很多挑戰。尤其是4.9GHz頻段和毫米波頻段,單站的覆蓋范圍和4G網絡存在較大差距,若要實現連續覆蓋需要部署更多的基站進行補盲。

同時,為了提高頻譜效率,為更多用戶提供更好的速率體驗,5G的設備主要采用大規模天線陣列技術,再加上超大帶寬,導致射頻通道數和基帶處理能力需要成倍增加。此外,傳輸網的承載速率也需要大幅提升,現有傳輸設備如不滿足要求則需要擴容。還有就是為了支持更靈活的業務類型,5G核心網需具備更強的處理和存儲能力,導致設備成本有所增加。

當然,和其他網絡建設一樣,5G網絡建設也不會一蹴而就,建設進度也將會以合理的方式進行。隨著建網規模逐漸擴大、技術和產業不斷發展成熟,單設備成本也會逐漸降低,具體的建設成本將取決于發展過程中的多種因素。比如,若能有更多低頻譜,如700MHz,將會大幅減少對基站的數量要求,很好地構建起一張全國性的基礎網絡,對降低建網成本會大有益處。

產業應用需求非常大

NBD:在您看來,5G基礎通信設施的建設,將帶動哪些產業領域的興起?

張同須:隨著5G商用部署時間臨近,5G基礎通信設施的建設將日益完善??紤]到5G的大帶寬、高頻率、大規模天線陣列、低時延、超大規模連接這些標志性特征,也將能夠帶動高功率器件、高速AD/DA、高速光模塊、先進工藝節點的高速處理芯片、先進的封裝技術、高端板材等專業技術領域的興起。

NBD:目前產業鏈能否支持5G網絡的建設,還需哪些方面的提升?

張同須:前期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統一領導下,中國移動已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個城市開展了5G技術試驗和演示,重點驗證了大規模天線設備的穩定性和5G新空口的關鍵技術,有效推動了核心網、傳輸網、基站設備、終端/芯片和儀器儀表等5G端到端產業鏈的進步和成熟。

2018年,中國移動將進一步推動5G端到端產業成熟,特別是加強芯片和終端的推進力度,通過“終端先行者計劃”以及規模試驗,推進網絡設備達到預商用產品要求,加快終端/芯片加速發展,以便推出更多可用于試驗測試及創新應用研發所需的芯片和終端。

2019年基于規模試驗和預商用中發現的問題、網絡商用建設方案需求,以及5G創新應用的需要,推動端到端設備優化具備商用化能力,推出面向個人和行業應用的終端和模組,為2020年實現5G商用部署奠定堅實基礎。

NBD:5G有三大主要應用場景:增強移動寬帶(eMBB)、低功耗大連接(mMTC)和低時延高可靠(uRLLC),目前外界對5G的認知一般指面向個人用戶的增強移動寬帶場景,請問其他兩個應用場景的前景如何?

張同須:首先,針對低功耗大連接(mMTC)場景的物聯網領域,我們認為應用需求是非常大的,也是利用現有NB-IoT等蜂窩物聯網就可以發展的。比如很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農業、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應用。

其次,低時延高可靠(uRLLC)場景,特別是低時延場景,應用需求也很多,如遠程實時醫療、AR/VR、實時自動控制、自動駕駛等。

NBD:5G時代,普通用戶除了感受到網速的提升之外,還有哪些方面的提升?

張同須:5G能提供超大帶寬、超低時延和超大連接的能力,支持以用戶為中心的定制化服務。一方面,5G讓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享受高清視頻傳輸、體驗VR 360度全景直播和娛樂、享受AR游戲和購物、實時觀看無人機航拍畫面等應用;另一方面,5G將帶動各垂直行業的創新應用。目前考慮的創新應用,包括網聯無人機、自動駕駛和遠程駕駛、智能電網、工業互聯網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張同須 中國移動 5G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欧美动漫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新国产福精品利视频免费 | 午夜福利精品自拍视频在线看 | 亚洲国产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