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28 20:13:53
電子商務中心共享經濟分析師陳禮騰表示,自從滴滴快的合并后,阿里在該領域略顯沉寂,而高德布局順風車恰好能夠為支付寶開辟新的使用場景,為阿里的智慧城市收集更多的用戶出行數據。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舒曼曼 實習記者 李詩琪
每經記者 舒曼曼 實習記者 李詩琪
每經編輯 宋思艱
中國網約車市場從誕生至今,最不缺的就是競爭。網約車新一輪競爭顯然未止步于美團參戰。
3月27日下午,阿里系的高德地圖正式宣布推出順風車業務,進軍互聯網出行領域。與其他平臺不同的是,高德地圖強調,其順風車業務將主打公益出行,平臺不抽取傭金,由第三方收取的服務費也將由高德補貼。
對此,電子商務中心共享經濟分析師陳禮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滴滴快的合并后,阿里在該領域就略顯沉寂,此次依托高德布局出行,可視為阿里巴巴對于目前網約車混戰的一個回應。
3月27日下午,高德地圖在北京召開發布會,正式宣布推出順風車業務,在成都、武漢兩地率先上線,同時開啟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車主招募,之后將逐步擴展到全國更多城市。
據介紹,在當前的互聯網出行領域,網約車費用一般包括行程、傭金費用和平臺服務費,服務費和傭金大概占比10%。但高德地圖則強調“公益出行”,表示將堅持對用戶不抽傭金,對行業不打補貼戰。
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表示,高德順風車一方面不對用戶和司機抽取任何傭金,另一方面,也會對使用服務過程中會產生的服務費用,比如支付的手續費、資質審核手續費等進行補貼,未來一兩年里,商業化都不是高德的目標。
針對當前滴滴和美團競爭愈演愈烈的背景,劉振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兩家友商開戰是出于它們各自運營商業化的考量,但目前高德并未設定市場份額目標,短期計劃是先將業務做起來,并做得長久。不過劉振飛也表示,如今的互聯網出行市場并未飽和,消費者需求未被完全滿足,因此,高德地圖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與可能性。
2015年,經歷一番混戰,滴滴和快的正式聯姻,中國網約車市場的第一場戰役就此落下帷幕。但不久后,外來者Uber便以“不速之客”的姿態進軍中國,易到、神州、首汽約車等企業也逐漸入局,在一場史無前例的燒錢大戰之后,2016年滴滴與與Uber中國正式合并,讓滴滴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由BAT共同投資的企業。
正當業界認為網約車市場將迎來一段“太平日”之時,帶有騰訊血統的美團打車在2017年底正式宣布擴張,新一輪戰役就此打響。
而作為阿里巴巴生態的一部分,本次高德進軍網約車市場似乎也代表了阿里的態度。陳禮騰表示,自從滴滴快的合并后,阿里在該領域略顯沉寂,而高德布局順風車恰好能夠為支付寶開辟新的使用場景,為阿里的智慧城市收集更多的用戶出行數據。
陳禮騰認為,高德以零抽成的方式代替補貼,可以說是另行其道,以公益方式出牌可以獲得用戶好感,也更容易獲得用戶。地圖作為生活服務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可以有很大的用戶開發空間,出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通過該部分的用戶吸引可以逐漸形成用戶習慣,打造成以地圖為基礎出行生態,并與口碑等業務結合形成壁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