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生態環境部首任部長李干杰談履新:感到責任更重,但信心更足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9 23:34:03

3月19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首次以新身份亮相“部長通道”,對于從環保部部長到生態環境部部長的身份轉變,橫在他心頭的第一個詞就是責任,“生怕辜負期待和信任”。他還表示,十八大以來,不僅僅是環境狀況得到改善,也探索積累了許多成果做法經驗,為后續工作奠定基礎。這次生態環境部的組建,解決了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和困擾,創造更好條件。也有信心,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定會把工作做得更好。

每經編輯 李彪    

Upload_1521473281526.thumb_head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畢陸名

“責任更重,壓力更大。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整合了環境保護部的全部職責和其他六部門相關職責,工作范圍更寬,感到壓力比較大,生怕辜負期待和信任。”

3月19日,以溫文爾雅、沉穩和藹而被環保圈內熟知的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首次以新身份亮相“部長通道”,對于從環保部部長到生態環境部部長的身份轉變,橫在他心頭的第一個詞就是責任,“生怕辜負期待和信任”。

作為從事環保領域工作近三十年的“老兵”,他對環保可謂是“門清”,對每一位記者提出的問題都會詳實回答,娓娓道來。

臉上總是保持著和藹的微笑,但是,工作中卻是一個較真的人。多位環保系統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李干杰部長平時很和藹,但是,干起工作來很認真,雷厲風行。

“責任更重,壓力更大”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后,從環境保護部到生態環境部,“擴權”明顯。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要求,將環境保護部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國土資源部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職責,水利部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污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農業部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職責,國家海洋局的海洋保護職責,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的南水北調工程項目區環境保護職責整合,組建生態環境部。

3月19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七次全體會議,大會經投票表決,決定李干杰為生態環境部部長。當記者問他履職新部門的感受時,李干杰說出的第一句話就是“責任更重,壓力更大”。

李干杰說,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整合了環境保護部的全部職責和其他六部門相關職責,工作范圍更寬,感到壓力比較大,生怕辜負了大家的期待和信任。

同時,李干杰強調,條件更好,信心更足。十八大以來,不僅僅是環境狀況得到改善,也探索積累了許多成果做法經驗,為后續工作奠定基礎。這次生態環境部的組建,解決了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和困擾,創造更好條件。也有信心,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定會把工作做得更好。

大氣環境質量改善顯著

3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記者會,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一位北京市民在收看了記者會后表示,“這個記者會很重要啊,有我們老百姓最關心的東西。”

已圓滿完成《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大氣十條)任務,握著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來召開記者會,會前記者擔心這場記者會講成績多一點,談不足少一點,但是,實際情況卻出人意料。

當有記者提及有關大氣污染防治的問題時,李干杰在簡短地介紹大氣環境質量五年來取得的改善和提升、大氣污染防治機制等情況后,話鋒一轉,“在取得的這些進步和成績面前,我們也沒有任何理由沾沾自喜、驕傲自滿,因為我們面臨的形勢還非常嚴峻,仍然任重道遠,不僅僅是整個環保工作任重道遠,就是大氣十條,大氣污染防治方面也是任重道遠。”

李干杰說:“兩會前后的北京連續的這幾輪重污染天氣就足以讓我們警醒。兩會之前來了兩輪,2月26號到28號,然后3月2號到4號,接下來就是9號到14號、15號,連續6天,7天,剛剛結束。短短不到20天內,北京就遭遇了多輪重污染天氣。總體上來講,我們還處在‘靠天吃飯’的狀態,天幫忙,我們日子就好過一點,天不幫忙,霧霾就比較重。我們要走出這個階段還有很長的路,因此也需要我們在過去的基礎上以更大的力氣來下功夫,來狠抓落實。否則的話,我們的目標就很難實現。”

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近年來,大氣污染無疑是社會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在大氣十條收官之后,藍天保衛戰又如何打,備受關注。

李干杰介紹,這場藍天保衛戰究竟怎么打?方案還在制定,已有基本思路。突出重點,有四個重點。一是突出重點改善因子,就是PM2.5;二是突出重點區域;三是突出重點行業和領域;四是突出重點時段。

同時,李干杰指出,要優化結構。優化結構,繼續推動過剩產能的化解、落后產能的淘汰,推動散亂污行業的整治;能源結構,加大力度淘汰關停不達標的燃煤小火電技術,發展清潔能源;運輸結構,著力推動公路運輸轉為鐵路運輸,開展柴油貨車超標排放的專項整治,著力推動黃標車的淘汰,發展新能源汽車;用地結構,繼續大力開展造林種草等綠化行動。

實際上,在今年3月17日舉行的記者會上,李干杰就明確表示:“為了完成好這項任務,十九大之后我們就著手開展了一系列學習、調查和研究,應該說在如何謀劃好、推動好攻堅戰方面還是有了一個基本的考慮、基本的思路,初步有了一本賬,盡管這本賬還比較‘初’和’粗’,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和完善。”

李干杰介紹,基本思路簡要概括為“三個三”。第一個“三”是圍繞三類目標,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的目標,環境風險管控目標;第二個“三”,突出三大領域,大氣、水和土壤;第三個“三”,強化三個基礎,積極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的力度,加快形成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對于未來三年打贏藍天保衛戰這場硬仗,李干杰充滿信心,他說:“面向未來三年我們要打好這場攻堅戰,關鍵是沿著前面五年的路子繼續往前走,繼續照單抓藥,并且堅持把這個藥吃下去,盡管這副藥有點澀,也有點苦,但卻是良藥,效果理想,我們必須要堅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李彪每經編輯畢陸名 “責任更重,壓力更大。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整合了環境保護部的全部職責和其他六部門相關職責,工作范圍更寬,感到壓力比較大,生怕辜負期待和信任。” 3月19日,以溫文爾雅、沉穩和藹而被環保圈內熟知的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首次以新身份亮相“部長通道”,對于從環保部部長到生態環境部部長的身份轉變,橫在他心頭的第一個詞就是責任,“生怕辜負期待和信任”。 作為從事環保領域工作近三十年的“老兵”,他對環保可謂是“門清”,對每一位記者提出的問題都會詳實回答,娓娓道來。 臉上總是保持著和藹的微笑,但是,工作中卻是一個較真的人。多位環保系統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李干杰部長平時很和藹,但是,干起工作來很認真,雷厲風行。 “責任更重,壓力更大”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后,從環境保護部到生態環境部,“擴權”明顯。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要求,將環境保護部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國土資源部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職責,水利部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污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農業部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職責,國家海洋局的海洋保護職責,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的南水北調工程項目區環境保護職責整合,組建生態環境部。 3月19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七次全體會議,大會經投票表決,決定李干杰為生態環境部部長。當記者問他履職新部門的感受時,李干杰說出的第一句話就是“責任更重,壓力更大”。 李干杰說,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整合了環境保護部的全部職責和其他六部門相關職責,工作范圍更寬,感到壓力比較大,生怕辜負了大家的期待和信任。 同時,李干杰強調,條件更好,信心更足。十八大以來,不僅僅是環境狀況得到改善,也探索積累了許多成果做法經驗,為后續工作奠定基礎。這次生態環境部的組建,解決了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和困擾,創造更好條件。也有信心,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定會把工作做得更好。 大氣環境質量改善顯著 3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記者會,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一位北京市民在收看了記者會后表示,“這個記者會很重要啊,有我們老百姓最關心的東西。” 已圓滿完成《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大氣十條)任務,握著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來召開記者會,會前記者擔心這場記者會講成績多一點,談不足少一點,但是,實際情況卻出人意料。 當有記者提及有關大氣污染防治的問題時,李干杰在簡短地介紹大氣環境質量五年來取得的改善和提升、大氣污染防治機制等情況后,話鋒一轉,“在取得的這些進步和成績面前,我們也沒有任何理由沾沾自喜、驕傲自滿,因為我們面臨的形勢還非常嚴峻,仍然任重道遠,不僅僅是整個環保工作任重道遠,就是大氣十條,大氣污染防治方面也是任重道遠。” 李干杰說:“兩會前后的北京連續的這幾輪重污染天氣就足以讓我們警醒。兩會之前來了兩輪,2月26號到28號,然后3月2號到4號,接下來就是9號到14號、15號,連續6天,7天,剛剛結束。短短不到20天內,北京就遭遇了多輪重污染天氣。總體上來講,我們還處在‘靠天吃飯’的狀態,天幫忙,我們日子就好過一點,天不幫忙,霧霾就比較重。我們要走出這個階段還有很長的路,因此也需要我們在過去的基礎上以更大的力氣來下功夫,來狠抓落實。否則的話,我們的目標就很難實現。” 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近年來,大氣污染無疑是社會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在大氣十條收官之后,藍天保衛戰又如何打,備受關注。 李干杰介紹,這場藍天保衛戰究竟怎么打?方案還在制定,已有基本思路。突出重點,有四個重點。一是突出重點改善因子,就是PM2.5;二是突出重點區域;三是突出重點行業和領域;四是突出重點時段。 同時,李干杰指出,要優化結構。優化結構,繼續推動過剩產能的化解、落后產能的淘汰,推動散亂污行業的整治;能源結構,加大力度淘汰關停不達標的燃煤小火電技術,發展清潔能源;運輸結構,著力推動公路運輸轉為鐵路運輸,開展柴油貨車超標排放的專項整治,著力推動黃標車的淘汰,發展新能源汽車;用地結構,繼續大力開展造林種草等綠化行動。 實際上,在今年3月17日舉行的記者會上,李干杰就明確表示:“為了完成好這項任務,十九大之后我們就著手開展了一系列學習、調查和研究,應該說在如何謀劃好、推動好攻堅戰方面還是有了一個基本的考慮、基本的思路,初步有了一本賬,盡管這本賬還比較‘初’和’粗’,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和完善。” 李干杰介紹,基本思路簡要概括為“三個三”。第一個“三”是圍繞三類目標,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的目標,環境風險管控目標;第二個“三”,突出三大領域,大氣、水和土壤;第三個“三”,強化三個基礎,積極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的力度,加快形成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對于未來三年打贏藍天保衛戰這場硬仗,李干杰充滿信心,他說:“面向未來三年我們要打好這場攻堅戰,關鍵是沿著前面五年的路子繼續往前走,繼續照單抓藥,并且堅持把這個藥吃下去,盡管這副藥有點澀,也有點苦,但卻是良藥,效果理想,我們必須要堅持。”
生態環境部 大氣環境 藍天保衛戰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 中文字幕精品日韩综合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手机版 |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青青青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