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8-03-15 11:11:47
近期,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紛紛增設了基金C份額并修改合同,其中以指數基金居多。
去年9月發布的流動性新規規定,從今年4月1日起,除了貨幣基金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對持續持有期少于7日的投資者收取不低于1.5%的贖回費。這對于申贖費偏低、適合波段操作的基金C類份額而言,無疑會受到一些約束。但記者注意到,近期,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紛紛增設基金C份額并修改合同,其中多為指數基金。
昨天,中歐基金發布了旗下中歐潛力價值、中歐明睿新常態兩只混合型基金增加C份額的公告。3月7日,南方基金也發布了南方中證100指數增加C類份額的公告。
此前,還有華夏、博時、嘉實、安信、廣發等基金公司為旗下部分基金增設了C類份額。其中,嘉實基金為旗下的富時中國A50聯接、嘉實中創400ETF聯接增設了C類份額。華夏基金更是在3月5日,一口氣公告了旗下華夏MSCI中國A股ETF聯接、華夏上證50ETF聯接、華夏滬港通恒生ETF聯接3只基金增加C類份額的相關事宜。
上述近期公告增設C份額的多為指數基金,其中也不乏相對績優的主動權益類產品。這些指數基金多成立于2014年~2016年期間,投資方向與當下較為熱門的港股、中小創、大盤藍籌等相關。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現在各類機構資金相對充裕,其中一些也存在短期需求。“增設C類份額可能是出于機構的主動需求,如一些業績較好的產品,機構也愿意拉長持有期限。”
滬上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增設C份額的基金業績表現大多不俗,有望吸引機構資金。他說,雖然流動性新規會讓機構買入前掂量掂量,但基金公司并不吃虧。一方面,新規能降低短線資金進出的頻率;另一方面,即便7天之內發生贖回,基金公司也能收取1.5%的贖回費。
還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布局指數基金C份額跟備戰基金中基金(FOF)有關。隨著資產管理行業正式進入配置時代,基金公司密集增設C類份額,意在為FOF管理機構提供低成本的資產配置工具,“除了國內的一些指數基金,布局海外指數產品的C份額的也越來越多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