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3 23:03:56
“國進民退”這個講法本身,不論是從邏輯關系和實踐結果看,既不正確,也不符合實際。國企和民企之間不是一對矛盾,而是應該相互促進、相互依存、共同發展、不斷開拓市場。市場是無窮的,大家在競爭中才能創新出更多的新的產品、新的服務,大家在互助中才能發展出更多新的領域,大家在相互促進、相互參股、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的過程中,也會產生新的火花、新的理念,使市場在原來基礎上會逐漸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每經編輯 李可愚、胡健
每經實習記者 李可愚 記者 胡健 每經編輯 陳旭
3月13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會議結束后,北大廳“部長通道”再次開啟。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等6位國務院有關負責人就國資監管、稅務改革、文化遺產、知識產權、氣象服務、脫貧攻堅等各界關心的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在“部長通道”上,肖亞慶針對當前經濟界關心的國企改革、國企海外資產監管、國企民企關系等問題,一一作出了詳細的解答。
在回答現場記者有關“如何看待‘國進民退’的擔憂”這一問題時,肖亞慶表示:“‘國進民退’這個講法本身,不論是從邏輯關系和實踐結果看,都不太正確,我自己沒有這個擔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回答有關“國進民退”的問題時,肖亞慶首先從歷史的角度對國企和民企之間關系進行了回顧。
他指出,從改革開放40年來發展的歷程看,國有企業通過改革開放不斷發展壯大,但與此同時民營企業、各種所有制企業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從總量和結構看,民營企業占的比例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對國家的貢獻也越來越大。“所以兩個‘毫不動搖’是我們的經濟基礎,國有企業是執政基礎,大力支持發展民營企業也是我們大的方針。”
肖亞慶表示,國企和民企不是一對矛盾,而是應該相互促進、相互依存、共同發展、不斷開拓市場。“市場是無窮的,大家在競爭中才能創新出更多的新的產品、新的服務,大家在互助中才能發展出更多新的領域,大家在相互促進、相互參股、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的過程中,也會產生新的火花、新的理念,使市場在原來基礎上會逐漸向更高的層次發展。所以國有經濟、民營經濟和其他類型的經濟,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是我們的基本(原則)。”
肖亞慶強調說,“我不但不擔憂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相互之間存在的競爭關系,而且這種競爭特別會產生新的合作機會、產生新的發展機會,一定會為我們的經濟發展、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更多的服務和更多的產品。”
此前,肖亞慶在3月10日出席“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記者會時明確表示,今年要進一步推進集團的股權多元化,進一步深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通過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使得治理結構能夠更加符合有效制衡的要求,使得經濟實體能夠具有靈活高效的運營機制。
作為我國的老工業基地,又是擁有大量央企國企的地區,近年來,東北地區的發展總是引人關注。
在此次部長通道期間,也有記者就東北國企改革的相關情況向肖亞慶提問。
對此肖亞慶表示,中央高度重視東北的國有企業改革,這些年來出臺了很多政策措施和一系列文件,支持東北的國有企業改革。“我覺得應該說幾句話:第一,東北的國有企業在歷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第二,東北的國有企業正在努力落實中央的各項政策,包括國資委在內的有關部門也堅決支持,正在努力推動和促進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取得實效。”肖亞慶向在場記者解釋了目前東北國企改革的總體進展。
不過他同時也指出:“另外一方面,東北的國有企業改革,和其他改革一樣,都不會是一蹴而就、一天兩天能解決問題的,可能有一個周期,有一個市場的周期,也有一個行業的周期,有一個結構調整的過程。”
肖亞慶表示,改革絕對不會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配合,既有結構調整,又有戰略重組,也有企業內部激發內生動力活力、參與市場競爭。東北國有企業改革,也需要各種所有制企業和其他各方大力支持。“我覺得東北的國企改革,已經取得成效,必將取得更大成效,我對此充滿信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