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2 00:59:50
從2月投向各領域集合信托產品規模來看,多領域出現下滑。具體而言,金融和其他領域下跌幅度最大,成立規模分別環比下降58.8%和59.79%,其次為基礎產業領域,環比下降47.41%。
每經編輯 陳玉靜
每經記者 陳玉靜 每經編輯 王可然
日前,用益信托發布2月集合資金信托產品統計分析,報告顯示,截至3月2日,2月共有48家信托公司參與集合信托產品發行,共發行296款集合信托產品,發行數量環比下降53.24%。
而2月的成立市場同樣慘淡,成立規模為619.55億元,環比下降45.84%。其中,2月份證券投資類成立規模環比下滑70.03%。用益信托助理研究員陳鵬表示,集合信托的發行數量、規模大幅下滑,與二月份恰逢春節假期,以及嚴監管背景下信托公司開展業務時更趨于謹慎等有關。不過2018年信托行業業績下滑空間有限,不宜過度悲觀。
發行規模遇冷預期收益率仍上揚
繼1月份集合信托產品的發行數量和成立數量雙雙下跌后,2月份依然延續跌跌不休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2月集合信托新發行、成立規模,跌幅雙雙超過了40%。
數據顯示,除了前述2月集合信托產品的發行數量“腰斬”外,其發行規模為734.02億元,環比驟降43.42%。而當月共成立423款集合信托產品,環比下降33.78%
對于發行、成立市場雙雙遇冷的現象,陳鵬分析認為,一方面,二月份恰逢春節假期,集合信托的發行受到一定影響;另一方面,在目前嚴監管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在開展業務時更趨于謹慎,以應對資金荒背景下的企業流動性風險等。陳鵬進一步表示,雖然嚴監管政策頻出,但2018年信托行業業績下滑空間應該有限,不宜過度悲觀,相信未來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各家信托公司在逐步體會監管精神后將會加大各類集合信托的發行力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發行成立市場遇冷,卻并未阻礙平均預期收益率的上揚。2月集合信托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繼續攀升,達7.36%,環比上升0.09個百分點。實際上,收益率上揚的情況,已經持續了6個月。
對此,陳鵬表示,這是由于現在市場上“缺錢”的現狀還沒有改變,從目前看資金成本上行的趨勢仍將延續,具體來說,在規范表外融資、促進銀行回歸存貸本源業務的背景下,銀行理財資金很難配置信托產品,資金上有所收窄,因此信托公司資金來源比較緊張,預期收益率有所上升。而且對于信托公司而言,今年資產端和資金端的矛盾會擴大,預期今年收益率將有小幅上升趨勢。
證券投資類成立規模降幅大
從2月投向各領域集合信托產品規模來看,多領域出現下滑。具體而言,金融和其他領域下跌幅度最大,成立規模分別環比下降58.8%和59.79%,其次為基礎產業領域,環比下降47.41%。
陳鵬分析稱,2月投向金融領域的集合產品成立規模及占比下降較大,原因之一是目前證券結構化信托業務普遍收緊,此外,證券投資類的產品收益過于不穩定,也讓投資者有所顧慮。與此對應的是,2月份證券投資類成立規模環比下滑70.03%。對此,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首先是春節假期帶來的影響,信托公司放緩產品發行,其次跟前期資本市場震蕩有一定關系,信托公司發行該類產品更加謹慎。
而據本報此前報道,2月1日,滬深兩市曾一度上演百股跌停(不含ST類股),其中不少屬于閃崩,而在多個閃崩個股中,出現信托計劃持股。
與金融領域遇冷相反的是,2月房地產集合信托產品發行與成立比較火熱。普益標準數據顯示,2月投資于房地產領域的產品有158款,占比上升5.28個百分點,在成立規模上,房地產領域產品平均成立規模為1.46億元,環比上升124.62%。
陳鵬表示,這與房企融資缺口較大、“資金饑渴癥”持續有關,房地產信托產品不僅收益率高,對于信托公司而言,也是利潤收入頗高的一類業務,這也是房地產信托目前仍然火爆的原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