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04 23:17:35
“我國應順應這一趨勢,高度重視‘三新’經濟(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發展。”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每經編輯 邱德坤
全國政協委員、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每經記者 邱德坤 每經編輯 趙橋
2018年3月5日和3月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和全國政協第十三屆一次會議,分別在北京開幕。
對于眾多全國兩會的代表和委員來說,創新仍是一個國家發展所繞不開的話題。十九大報告也強調,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我國應順應這一趨勢,高度重視‘三新’經濟(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發展。”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今世界已進入以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時期,數字化、智能化、定制化等特性,使得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直接。
張勁介紹,現在說到創新,很多人開口就是VR、AR、AI、區塊鏈,每隔一段時間,市場都會出現一些所謂的新風口。但是扎堆現場嚴重,導致很多企業在有限的市場中,激烈地爭奪有限的利潤,傷亡慘重。
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張勁稱,企業要“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把一種關于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
而“三新”經濟領域,正是張勁認為我國創新應重點關注的行業。張勁建議,完善配套,各級政府通過產業引導基金重點支持龍頭企業的方式,以創新為主線,通過信息技術企業與制造企業融合、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新服務技術與服務業融合,進行跨領域、跨行業的融合發展,形成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不過,當前的“三新”經濟發展仍有掣肘之處。張勁提到,“三新”經濟因自身的輕資產特性,常常無法依靠資產抵押來獲取銀行貸款,融資途徑較窄,發展水平受限。
而“三新”經濟又具有高度的資本依賴特性。張勁認為,必須通過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幫助企業獲得研發及其他相關費用,幫助企業持續推進創新,取得市場優勢,及時響應市場需求并創造市場需求,進一步鞏固市場優勢、提高企業和全社會全要素生產率。
那么,如何拓寬“三新”經濟的融資渠道?
“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三新’經濟與資本市場深度融合的支持力度,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的能力。”張勁表示。
張勁進一步稱,除了IPO通道,“三新”經濟企業還可以通過并購重組的方式進入上市公司。同時,嚴把準入關,確保高質量“三新”企業進入上市公司。監管部門應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依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質量,把信息披露質量低、不合規的企業趕出資本市場,確保標的公司和投資者之間的信息對稱,防止投資者被掛羊頭賣狗肉的“偽高科技公司”欺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