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8-01-19 09:45:23
在快的、優步被滴滴“招安”之后,被視為幾近“刀槍入庫”的網約車大戰,如今又“死灰復燃”了。
CFP圖
在快的、優步被滴滴“招安”之后,被視為幾近“刀槍入庫”的網約車大戰,如今又“死灰復燃”了。
1月18日,定位于網絡拼車的嘀嗒拼車正式宣布,更名為“嘀嗒出行”(以下簡稱“嘀嗒”),相應而來的則是,嘀嗒正式推出網約“出租車”業務。在業界看來,在“磨刀霍霍”的美團打車因故延后亮劍之際,嘀嗒可謂是“插隊”向滴滴發起了挑戰。
事實上,3個月前,嘀嗒拼車已在北上廣等多個城市開始了網約出租車的試運營。不久前,記者在用滴滴打到一輛出租車時,司機便建議并指導記者切換到嘀嗒,這樣一來,乘客可少花10元錢,司機還可增加10元錢。“嘀嗒給我們的獎勵是分層級的,根據我們用嘀嗒拉的客人的數量,每上一個臺階,每單的獎勵就越多,高的每天能增加幾百元收入”。
在積極推介嘀嗒的同時,該司機對即將出臺的美團打車也充滿了期待,“希望能夠重現當年網約車大戰時給我們補貼的場景,這樣你們乘客能受益,我們也能受益。”
來自嘀嗒的數據顯示,自去年10月份上線出租車業務至今,已開通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佛山6個城市,通過嘀嗒認證的出租車達14.2萬輛,占6個城市出租車總量中的比例超過70%;認證司機超過18萬名,其中通過司機介紹司機的占比超過60%。在上述6個城市中,應答率最高的廣州超過86%,北京的全天平均應答率達到72%。
嘀嗒CEO宋中杰表示:“之所以進軍出租車領域,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出租車行業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出租車的生存空間日益被擠壓,司機群體職業滿意度下降,離職潮出現,市民打出租車體驗變差等。”
嘀嗒副總裁李金龍更直言:“我始終認為除了在價格和激勵層面以外,還有一個層面是我們平常容易忽略掉的因素:人心。最核心的原因還是出租車司機群體非常盼望有一個新平臺進來,讓他們能夠看到未來,讓他們能在這個平臺上得到更加公平的待遇和更好的發展”。
盡管在拼車之外新增了出租車業務,但宋中杰表示,不會再增加快車、專車業務。“我們專注去打造一個沒有快車、沒有專車的出租車平臺,目前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在同一個平臺上出現,造成了出租車司機的不信任感。對我們來說,我們專注于推出順風車和出租車,沒有快車和專車,是希望給出租車司機一個安全、可信賴、有未來的平臺”。
嘀嗒拼車此次更名為嘀嗒出行,除了業務上與滴滴出行進一步重疊之外,在發音上也更加接近,甚至容易混淆。對此,滴滴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不予評論”。
有分析人士指出,嘀嗒此番大舉進軍出租車業務,也算是反戈一擊,“因為在拼車業務上,滴滴出行的順風車給嘀嗒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
不過,嘀嗒這種不亞于當年網約車大戰時的補貼力度,能夠堅持多久呢?后續融資計劃又是怎樣的呢?對此,宋中杰表示,“這個比較敏感,我們會根據業務發展的情況去做相應的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在網約“出租車”的業務上,原本準備打掃戰場的滴滴正遭遇越來越多的生力軍。去年下半年,起步于專車的首汽約車在多個城市陸續上線出租車業務。“目前首汽約車在北京已經接入了幾家出租車公司,未來我們將接入北京所有的出租車”,首汽約車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神州專車在部分城市也上線了出租車業務。不過,神州專車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北京目前還沒有這個計劃”。
曾經一度麻煩纏身的易到,從上周開始,也新增了網約出租車業務。易到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對加盟的出租車司機同樣有各種激勵。
“互聯網巨頭靠燒錢來洗牌的網約車市場,今天看來,并沒有燒出足夠高的門檻”,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