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17 23:32:25
1月18日,萬興科技(300624,SZ)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這意味著這家APP應用軟件提供商成為登陸A股的先鋒。
今日上市的萬興科技,在國內名聲并不太大。但其面向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消費軟件,99%的銷售收來自于境外,2016年營收已達3.68億元,利潤4959.65萬元。因而,萬興科技被業內人士譽為中國企業在海外消費軟件市場的“隱形冠軍”。
對于公司未來發展規劃,萬興科技董事長吳太兵在路演上稱,公司數字文檔產品線的銷售額過去幾年保持著穩定的增長,這個市場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而在做大做強既有消費類軟件的同時,公司延展業務和市場范圍,積極探索智能家居市場發展新機會。
三大產品線營收快速增長
“目前,公司自主研發并在售的軟件達百余款,主要包括多媒體類、數字文檔類和跨端數據管理類三大類,廣泛應用于電腦、平板、手機等終端。經過10余年的發展,公司已在全球拓展了數以百萬計的付費用戶。”1月4日吳太兵向參與路演的投資者介紹道。
所謂多媒體軟件是指,可以把文本、圖形、視頻、圖像、動畫和聲音等運載信息的媒體集成在一起,并通過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的一種軟件。如視頻編輯類的軟件即屬此列。
萬興科技亦靠著多媒體類軟件“發家致富”。其成立之初便主要進行多媒體軟件的開發和銷售,而近幾年多媒體軟件產品貢獻的銷售收入仍占公司總收入的50%以上。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分別達到 55.59%、50.24%、52.67%和55.89%。
雖已是主要收入來源,但多媒體軟件的銷售仍在快速增長中。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多媒體軟件分別實現銷售收入1.25億元、1.32億元、1.93億元和1.2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4.31%。
實際上,在海外萬興科技出品的Video Converter、Filmora等在多媒體軟件可謂市場上的明星產品。TopTenREVIEWS統計顯示,目前Video Converter 在全球多媒體轉換類軟件綜合排名第1,Filmora 在視頻編輯類軟件目前在全球視頻編輯類軟件綜合排名第8,Filmora上線1年多來全球下載量超4000萬次,月活躍用戶超150萬。
在多媒體軟件市場賺得“第一桶金”后,萬興科技將業務領域延伸至數字文檔軟件、跨端數據管理軟件等領域。但這并非易事,在數字文檔領域,微軟Microsoft Office猶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此外還有WPS、Adobe公司的PDF等各領域的巨頭牢牢占據絕大部分數字文檔市場份額。
欲在巨頭手中分食一杯“羹”,萬興科技唯有獨辟蹊徑。2005年,其抓住微軟和Adobe等數字文檔巨頭之間互不兼容的市場機會,推出PDF轉換軟件PDF Converter解決了上述問題;2007年,又抓住蘋果iOS與Windows音頻、視頻不兼容的市場痛點,推出Video Converter Ultimate萬能音視頻轉換軟件。
近幾年,萬興科技數字文檔軟件、跨端數據管理軟件銷售處于在快速增長之中。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數字文檔軟件分別實現銷售收入2559.01萬元、3097.59萬元、4121.05萬元和2456.66萬元,年復合增長率26.91%;同期,跨端數據管理軟件分別實現銷售收入7310.16萬元、9917.53萬元、1.28億元和6880.27萬元,年復合增長率32.19%。
與此同時,萬興科技營收也穩步增長。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分別為2.26億元、2.63億元、3.68億元及2.19億元,2015年和2016年營收分別同比增長16.28%和40.09%。
“公司數字文檔產品線的銷售額在過去幾年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未來隨著移動設備數字文檔的處理需求日益增長,用戶訂閱模式越來越成熟,我相信這個市場還有更大的成長空間。”吳太兵認為。
其進一步解釋道,由于微軟的Office、Adobe的PDF、蘋果iWork等軟件均有自身獨特的技術標準,互不兼容。而保持和維護該標準屬于企業的技術核心和戰略核心。數字文檔巨頭企業制定的軟件標準不統一,為下游提供數字文檔轉換和編輯軟件產品的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機會。
與此同時,目前普通大眾用戶從原來的消費者角色轉變為既是消費者同時又是內容生成、編輯創作者,這種轉變提高了多媒體消費類軟件的需求量。另一方面,電腦、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日益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人們在使用移動設備溝通、支付、拍照、攝像等過程中存儲較多個人數據,當設備意外丟失、被竊時都存在跨端數據遷移、同步、加密保護、備份、恢復等個人數據安全管理需求。
欲做智能家居領導者
萬興科技99%銷售收入都是來自于境外,主要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等發達國家或地區。2017年上半年,公司來自美國和日本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達46.48% 和11.92%。
直接將軟件賣給海外C端用戶,在國內少有軟件公司能做到。國內的360、金山軟件,針對C端用戶都是采用免費策略,然后通過增值服務(廣告、服務訂閱等)來盈利。能賺“老外”錢的中國軟件公司大部分從事2B業務。
“對于絕大多數中國公司來講,把軟件賣到國外去,還要做到盈利豐厚確實很難的,但不管怎么樣,我們做到了。”吳太兵此前對媒體表示。
那萬興科技又是如何成功做到的呢?“相對于國內軟件開發商,我們多年來一直專注于國外市場,對國外市場深耕多年,熟悉國外消費者的文化、使用習慣等,產品功能、界面設計更符合用戶需求;而相對于國外開發者,我們在產品品質有保障的前提下,我們具有較明顯的人力成本優勢,產品性價比較高,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吳太兵認為。
按照吳太兵對公司的總體發展規劃,萬興科技在做大做強消費類軟件的同時,將切入智能家居市場,努力成為一家以智慧家庭軟硬件為主業的高科技企業。“我是程序員出身,萬興科技的強項也是做軟件,我們就從軟件出發,再一步步布局硬件,形成軟硬件結合的智能家居生態產業鏈。”此前其對媒體稱。
在吳太兵看來,近年來伴隨軟件服務化、硬件化,公司適時推出了智能家居相關產品,這是消費軟件的延展與升級。據悉,萬興科技早在數年前積極布局和培育智能家居市場,2016 年向浙江亞合大機電科技增資1000萬元,增資后持有其10.00%的股權。目前,后者經營狀況良好。
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萬興科技智能家居業務研發及營銷投入分別為達765.60萬元、1051.22萬元、3129.36萬元和1648.20萬元,持續的投入為公司帶來了較豐富的技術及產品儲備。
萬興科技看好智能家居并不難理解。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科爾尼此前發布報告預計,到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的整體規模將由2016年的100多億美元增長至500億美元,并有望在2030年激增至4000億美元。到2030年,亞洲市場銷售額將超過1150億美元,占據全球市場25%以上的份額,中國或將在2020年前就成為亞洲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場。
據悉,萬興科技旗下從事智能家居業務的子公司為深圳市斑點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斑點貓)。目前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物聯網指紋鎖、物聯網高清攝像機、物聯網人體紅外感應器、物聯網門窗開合傳感器、物聯網開關、物聯網插座等產品已在中國成功面世,整套的物聯網家居安全解決方案更是走在行業的前列。
注重研發確保領先地位
作為一家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萬興科技十分注重產品研發以確保競爭優勢。
“公司多年來始終將提升產品研發和創新能力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不斷提升在消費類軟件領域的專業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培養了一支人員穩定、技術實力較強的技術團隊。”吳太兵稱。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末,萬興科技擁有的專門從事相應產品的研發工作員工共325人,占公司員工總數的56.82%。此外公司還擁有72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和108項專利,在知識產權方面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此外,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目前以直接或間接方式持有公司股份,從而使員工與企業共享企業發展的成果,員工利益與公司發展緊密結合,激發員工工作熱情、保持員工穩定。
2014 年至2017年1~6 月,萬興科技的研發費分別為4919.27萬元、5591.82萬元、7513.76萬元和4123.55萬元,占銷售收入比重分別達到21.76%、21.28%、20.41%和18.79%。
而本次萬興科技將通過IPO募集資金3.44億元,其中2.49億元都將投入到“萬興通用消費類軟件產品研發及技術改造項目”中。公司稱,該項目的實施,將使得公司主營業務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使得公司產品性能進一步提升,產品種類也將更加豐富,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綜合實力,有助于鞏固并提高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