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APP 2018-01-17 13:57:47
隨著國產宮頸癌疫苗研發步伐的加快,外企壟斷的宮頸癌疫苗市場有望被打破。
CFP圖
1月16日,云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00142.SZ,下稱“沃森生物”)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上海潤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9價重組人乳頭瘤病毒疫苗(9價宮頸癌疫苗)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的臨床批件,可以開展臨床試驗。
與2價和4價宮頸癌疫苗相比,9價宮頸癌疫苗可預防更多種病毒類型。沃森生物公告顯示,9價宮頸癌疫苗主要用于適齡女性預防由HPV16、18、31、33、45、52、58型感染引起的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和由HPV6、11型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疣,以及用于適齡男性預防由HPV 16、18、31、33、45、52、58型感染導致的肛門癌和由HPV 6、11型感染導致的生殖器疣。
中國內地市場上,宮頸癌疫苗仍處于進口壟斷狀態。2017年下半年,葛蘭素史克生產的2價宮頸癌疫苗希瑞適和默沙東生產的4價宮頸癌疫苗佳達修陸續在中國內地上市,希瑞適定價為3針1740元,佳達修價格為3針2394元,由于各省份政策不同,接種者最終付費價格會有不同。
隨著宮頸癌疫苗的上市,中國內地市場顯現出巨大潛力。根據阿里健康數據,截至2017年底,通過線上渠道進行宮頸癌疫苗咨詢的用戶平均每天超過千人,累計登記和預約用戶逾5萬名。
方正證券研報數據顯示,按照可接種人數及10%的市場滲透率計算,我國宮頸癌疫苗潛在市場空間達350億元,如果按照30%滲透率計算,這一市場空間將達到千億級別。
盡管進口疫苗搶占了市場先機,9價宮頸癌疫苗或成為中國企業迎頭趕上的機會。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除沃森生物外,默沙東和上海博威、廈門大學研發的9價宮頸癌疫苗同在2017年11月獲得臨床批件,在這一細分市場上,三家中國企業和默沙東站在了同一起跑線。
“疫苗從臨床到上市需要3年左右時間,在9價宮頸癌疫苗上,中國企業和外國企業的上市速度可能會差不多。”東興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祁瑞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外,國產2價宮頸癌疫苗有望更快實現突圍。目前,沃森生物、廈門大學研發的2價宮頸癌疫苗已經進入Ⅲ期臨床的最后階段,有望在2019年上市,與進口疫苗共享市場。
不過,巨大市場下,國產疫苗面對的更重要問題是市場教育。“老百姓對于宮頸癌疫苗的認知比較少,現在能夠接受這個理念的人,一般支付能力會相對強一點,購買選擇權會大一些,對進口疫苗的傾向性會強一些。”醫藥行業專家黃東臨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