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14 22:56:09
“整個2017年,中國體育產業的確發生了很多事情。”張大鐘直言不諱地談到,“我現在回想起來,很慶幸我們沒有亂動,看準了方向,控制住了自己的欲望,不跟隨,這很難得。有時候‘多動癥’是要出事的。”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陳耀霖
每經記者 陳耀霖 每經編輯 任芷霓
1月13日,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統計局在2018年全國體育產業發展大會上發布公告,經核算,2016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為1.9萬億元,總產出比2015年增長了11.1%。總體來看,完成46號文中“2025年5萬億”的目標值得期待。
整個產業在總結,各個體育公司也沒有閑著。1月14日,阿里體育在山東膠州舉行新聞通氣會。回顧過去一年,阿里體育CEO張大鐘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7年的體育產業很動蕩,慶幸公司沒有“亂動”,而是看準方向一步步去做,未來將繼續在電競和校園體育、政府協同等領域發力。
目前,正值阿里體育旗下賽事WESG(世界電子競技運動會)2017年亞太總決賽在膠州舉辦。張大鐘也談到了電競在去年的爆發性增長,他表示,認可“電子競技是體育”這一概念非常重要,圍繞此方針,阿里體育推動“電競入奧”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根據2018年全國體育產業發展大會數據,2016年,國家體育產業總規模為1.9萬億元,增加值為6475億元,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9%。從名義增長看,總產出比2015年增長了11.1%,增加值增長了17.8%。
但2017年國內體育產業的增長速度相較2016年將有所放緩。因為不管是投資規模,還是投資數量都不能再用“火熱”來形容,其中行業龍頭樂視體育的衰退、各路資本開始觀望和撤離都是風向標事件。
“整個2017年,中國體育產業的確發生了很多事情。”張大鐘直言不諱地談到,“我現在回想起來,很慶幸我們沒有亂動,看準了方向,控制住了自己的欲望,不跟隨,這很難得。有時候‘多動癥’是要出事的。”
具體而言,張大鐘解釋到,和別人相比,阿里體育可能是燒錢最少的互聯網公司。體育是需要有承載的,僅僅在互聯網不夠。而運動的規律,需求的場景是在線下,阿里體育看準的就是“落地”這個方向。
“成立城市體育服務部門,應該說是2017年阿里體育做的一個最重大舉措。”張大鐘談到,城市看重阿里體育的互聯網屬性,而阿里體育看重城市能夠“落地”,不斷鋪開的城市合作,讓公司走出了一條自己的新路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依托電競、路跑等賽事IP,阿里體育目前已與常州、蘇州、嘉興、衢州、銅陵、膠州等多個地方政府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根據阿里體育提供的數據,截至去年“雙十二”,其服務平臺已覆蓋全國近60座城市的逾10個大中型體育場館,200個體育健身場館,此外還有覆蓋超過20個省市的7532家電競館,約53萬臺終端。
實際上,當阿里體育剛開始進行城市戰略時,部分業內人士并不看好。2015~2016年間,在體育行業眾多龍頭公司紛紛花重金購買賽事版權,天價并購海外俱樂部的時候,同為巨頭的阿里體育卻出乎市場預料,另辟蹊徑,選擇首先在二三線城市推廣自己的賽事。業內有人認為阿里體育如此布局,是因其入場太遲,知名IP已被一掃而光的“無奈之舉”。
“2018年,阿里體育將繼續在電競、校園體育這些年輕人關注的領域發力,在體育服務發力,在政府協同合作、運動場館、運動小鎮等領域發力,這是我們的想法。”張大鐘說。
在阿里體育的戰略布局中,多次談到電競行業。在阿里體育等推動下,電子競技作為正式項目已入選亞運會,人們也順理成章地開始展望“電競入奧”的前景。
去年時,奧委會主席巴赫曾表態,“暴力血腥的電子游戲和奧運精神相悖,我們必須和他們劃清界限”,給電競入奧潑了一盆冷水。但9月份后,巴赫又松口稱在沒有暴力項目的前提下,奧運會希望吸引年輕觀眾,愿意擁抱電子競技,為電競重開了大門。
縱觀整個2017年間,由于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以及LOL全球總決賽的大獲關注,有聲音認為電競其實不需要奧運的認可。對此,張大鐘很不認同,他稱,“電競是體育,這一直是我的觀點。搞體育,最高的目標就是奧運。如果不參與奧運,那電競就一直被認為是游戲而已,是自個兒跟自個兒玩。”
張大鐘進一步談到,電競要發展,最終要運作到奧林匹克體系里面去,而不能一直作為商業比賽存在。“傳統體育已經發展幾百年了,奧林匹克有自己一套價值體系、價值觀的認可。電子競技也是體育,認可這個觀念,整個國家、社會對于電競的態度都將發生極大的轉變。”
阿里體育與國際奧委會溝通頻繁,到如今電競入奧還存在哪些難點?張大鐘認為,一些電競的運動項目,要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從奧運的價值觀來說,電競不能光是打打殺殺,電競項目也要符合、傳承奧運精神。在這一點上,阿里體育正在與游戲開發廠商溝通,進行協調和工作。
“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比如大家熟悉的CS:GO,是恐怖分子和反恐警察為主題的槍戰類游戲,那要是游戲中恐怖分子的一方勝利了,這肯定不符合奧運的價值觀。”阿里體育電子體育事業部總經理王冠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到,例如最近很火的大逃殺“吃雞”類游戲,有公司將游戲原本“世界末日”的主題改為了“軍事演習”,將殺戮變為淘汰,這就是一個很巧妙的引導做法。
“這次WESG的亞太區比賽,有20多個國家/地區的選手來參與,還有幾個受到國際奧委會認可的電競協會。”張大鐘談到,“電競要以國家為名義出征、國家買單,這就和傳統體育項目沒有區別。我們也在逐漸向歐洲的奧委會推廣電競,將其納入體育協會,讓電競產生根本的不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