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券商投行大調查(3):嚴監管基調難改,大投行新模式成唯一藥方?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09 23:04:25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一些券商在投行模式上,也開始進行探索。特別是中信證券大投行模式的成功,讓不少券商開始模仿。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吳永久    

Qq__20180109213140.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從去年第四季度以來,IPO審核趨嚴之中,券商們壓力不小。特別對于一些養了大批投行人員的券商而言,更是如此。

不過,寒冬往往也是券商們調整業務架構,為春天做準備的好時候。在管理層定調“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的背景下,券商們仍然相信,春天終將到來。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想在投行方面有好的業績表現,當然需要配備精兵強將。我們先來看看下面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根據證券業協會統計的各大券商保薦人人數(截至2018年1月9日)。

有10家券商保薦代表人人數超過100人。中信建投以182名居首,廣發、國信分別以177人和163人位列第二和第三。國金證券和中信證券均為139人。

這只是保薦人的數量,還不包括未取得保代資格的投行人員。能夠廣納人才,也是這些券商投行業務收入表現出眾的重要原因。但在IPO審核趨嚴之中,那么多人也是一筆不小的人力成本。如何應對也是每家券商面臨的問題。

業內共識:嚴監管仍將持續

首先,對于這個寒冬要持續多久,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大部分認為,2017年以來的嚴監管仍將持續。

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應該延續2017年從嚴監管的模式,防范風險、穩健經營成為監管部門主要的指導思想。而不僅是IPO,增發、債券、新三板等業務也受到了影響。

“2017年證監會對券商的合規風控管理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先后出臺了多個辦法和指引,同時證監會或派出機構也多次組織對券商的合規風險管理進行現場檢查。

在IPO審核方面,我們感受到的是,一方面監管部門加快審核進度,減少存量,平均每周7-10家企業上會成為常態,另一方面提高審核標準,發審會IPO的審核通過率從前兩年的90%左右下降到約78%,尤其是去年10月份新一屆發審委上任以來,通過率進一步降低。

債券方面,根據證監會年初組織的自查自糾的要求,多地證監局對轄區內的債券發行人及受托管理機構進行現場檢查,并對出現的違規行為采取了監管措施。

新三板方面,各地證監局也組織了對主辦券商有關持續督導、掛牌企業的大股東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方面的檢查,此外股轉公司每月對主辦券商執業質量進行評價,給主辦券商帶來一定的壓力。新三板由于其融資功能不強,加上股轉公司審核從嚴,2017年新增掛牌企業數量也大幅下降, 2016年當年新增掛牌企業約5000家,2017年新增掛牌企業數下降到約1470家。”

安信證券非銀行業分析師趙湘懷則表示,預計2018年IPO審核提速和從嚴并存,IPO保薦承銷業務仍將向龍頭券商集中,項目儲備豐富、保薦能力強的券商相對受益。

再融資方面,2018年再融資規模預計企穩。2017年下半年發行量已經邊際回暖。主要原因是因新規出臺而被延后審理的項目陸續得到證監會的審理。可轉債成為定增受限后最好的替代方案之一。

但是由于實體經濟去杠桿、債券市場利率上行疊加資管新規對于資金和杠桿等的限制,預計2018年債券承銷規模繼續下降,債券承銷將繼續承壓。

不過,長期來看,2017年監管機構多次提出證券公司要“服務實體經濟”,“提升企業直接融資占比”,從中長期看,直接融資包括IPO、再融資、債券融資等股權和債權類的融資,加上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未來券商投行各項業務均有發展空間。

質量控制成了券商投行重中之重

說了業內人士對宏觀的看法后,我們再看看投行人士微觀上的做法。總體而言,加強質量控制成為最近券商投行的重中之重。

▲圖片來自:攝圖網

上述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基于目前的審核形勢,公司投行近期做了以下五項關于加強質量控制的工作。

第一,要求項目組及業務部門加強對項目的管理,做好盡職調查工作,協助和指導發行人規范運作,充分信息披露。

第二,加強對項目人員的管理,通過培訓、考核等相關措施,提高項目人員的風險意識,提升其執業水平。

第三,進一步強化質控部的項目管理工作,質控部通過立項審核、了解輔導情況、參加重要中介協調會、抽查項目組工作底稿、項目內核、溝通討論反饋意見及回復等方式,增加對項目流程的介入節點,努力做到項目全流程的跟蹤,加強事中風險控制。

第四,進一步完善內核委員的構成,提高內核會意見的專業性和客觀性。

第五,不斷提高公司合規、風控部門對投行業務的介入程度,實現公司層面對投資銀行類業務風險的整體管控。

而對于記者所問的,公司是否提升質控標準。他表示:“公司目前沒有考慮調整質控標準,但是基于目前的審核形勢,公司要求項目組進一步提高執業質量,如盡職調查工作應做得更扎實,信息披露應更充分,企業應具有較強地抗風險能力,企業整改后應運行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等。”

另一家不愿具名的合資券商投行對記者表示,作為合資券商,公司本來投行業務就借鑒了一些華爾街的標準。對于選取項目本身非常嚴格。“這樣的好處是,盡量減少項目出問題的幾率。但另一方面,則是導致了項目儲備量有時候較少。其實,你可以將投行選取項目,和企業賒銷聯系一下就明白了。用更寬松的信用政策,會冒更大的壞賬損失風險;但過緊的信用政策也會導致銷售不足。不過,在嚴監管的環境中,正好是選擇好的行業、好的項目的時機。而且,如何在擴大項目儲備的過程中,盡量降低項目風險,將是任何市場環境中都需要注意的事情。”

嚴冬中另一要事:建立合適的投行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一些券商在投行模式上,也開始進行探索。特別是中信證券大投行模式的成功,讓不少券商開始模仿。

所謂大投行模式,簡單的說,是集團公司在建立資本運作平臺的時候,將母公司打造為大投行角色。母公司的主要工作包括構筑聯盟與合作網絡、集合資金的投資行為、作為孵化器的行為、中介行為、資本運作主導行為,并且將旗下相關子公司進行資源整合和工作協同。

但是,現實而言,由于凈資本的多少不同,獲取項目資源容易程度不同,現在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并非所有券商都適合大投行模式。而是該根據自身情況,在加強風控的情況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式。

上述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個人理解的中信證券式的大投行,是指中信證券因擁有人才、品牌、資源優勢,項目來源比較充足,因此在組織架構和激勵政策等方面,注重總部集中管理,強化風險控制,激勵政策比較緩和,員工獎金與單個項目收入的關聯性相對較弱。而中小型券商為了擴大業務規模,對業務人員的激勵政策更激進,不少券商實行項目提成制或類項目提成制的激勵政策,甚至實施承包制。在組織架構上,中小券商也給予業務部門更多自主權,合規風控對投行的管理相對薄弱。”

他指出,雖然中小券商的組織架構和激勵政策可能需要調整或完善,但是并不一定都能適用中信證券的模式。各家券商應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和企業文化實行適合的經營模式。如果強行推廣大投行模式,可能不利于一些中小券商的業務拓展,導致效率低下并影響經營。

實施大投行模式,需要券商具備一些條件,如業務來源相對充足,而不必過于依賴各級項目人員去承攬業務;管理層經驗豐富,總部的控制力較強;企業文化側重于集中管理;公司整體的合規風控意識較強等。而中小型券商由于業務來源有限,為爭取承做更多項目,擴大經營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必須實行業務優先的策略;且不同券商存在文化差異,因此不一定都能實施中信證券式的大投行模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從去年第四季度以來,IPO審核趨嚴之中,券商們壓力不小。特別對于一些養了大批投行人員的券商而言,更是如此。 不過,寒冬往往也是券商們調整業務架構,為春天做準備的好時候。在管理層定調“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的背景下,券商們仍然相信,春天終將到來。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想在投行方面有好的業績表現,當然需要配備精兵強將。我們先來看看下面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根據證券業協會統計的各大券商保薦人人數(截至2018年1月9日)。 有10家券商保薦代表人人數超過100人。中信建投以182名居首,廣發、國信分別以177人和163人位列第二和第三。國金證券和中信證券均為139人。 這只是保薦人的數量,還不包括未取得保代資格的投行人員。能夠廣納人才,也是這些券商投行業務收入表現出眾的重要原因。但在IPO審核趨嚴之中,那么多人也是一筆不小的人力成本。如何應對也是每家券商面臨的問題。 業內共識:嚴監管仍將持續 首先,對于這個寒冬要持續多久,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大部分認為,2017年以來的嚴監管仍將持續。 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應該延續2017年從嚴監管的模式,防范風險、穩健經營成為監管部門主要的指導思想。而不僅是IPO,增發、債券、新三板等業務也受到了影響。 “2017年證監會對券商的合規風控管理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先后出臺了多個辦法和指引,同時證監會或派出機構也多次組織對券商的合規風險管理進行現場檢查。 在IPO審核方面,我們感受到的是,一方面監管部門加快審核進度,減少存量,平均每周7-10家企業上會成為常態,另一方面提高審核標準,發審會IPO的審核通過率從前兩年的90%左右下降到約78%,尤其是去年10月份新一屆發審委上任以來,通過率進一步降低。 債券方面,根據證監會年初組織的自查自糾的要求,多地證監局對轄區內的債券發行人及受托管理機構進行現場檢查,并對出現的違規行為采取了監管措施。 新三板方面,各地證監局也組織了對主辦券商有關持續督導、掛牌企業的大股東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方面的檢查,此外股轉公司每月對主辦券商執業質量進行評價,給主辦券商帶來一定的壓力。新三板由于其融資功能不強,加上股轉公司審核從嚴,2017年新增掛牌企業數量也大幅下降,2016年當年新增掛牌企業約5000家,2017年新增掛牌企業數下降到約1470家。” 安信證券非銀行業分析師趙湘懷則表示,預計2018年IPO審核提速和從嚴并存,IPO保薦承銷業務仍將向龍頭券商集中,項目儲備豐富、保薦能力強的券商相對受益。 再融資方面,2018年再融資規模預計企穩。2017年下半年發行量已經邊際回暖。主要原因是因新規出臺而被延后審理的項目陸續得到證監會的審理。可轉債成為定增受限后最好的替代方案之一。 但是由于實體經濟去杠桿、債券市場利率上行疊加資管新規對于資金和杠桿等的限制,預計2018年債券承銷規模繼續下降,債券承銷將繼續承壓。 不過,長期來看,2017年監管機構多次提出證券公司要“服務實體經濟”,“提升企業直接融資占比”,從中長期看,直接融資包括IPO、再融資、債券融資等股權和債權類的融資,加上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未來券商投行各項業務均有發展空間。 質量控制成了券商投行重中之重 說了業內人士對宏觀的看法后,我們再看看投行人士微觀上的做法。總體而言,加強質量控制成為最近券商投行的重中之重。 ▲圖片來自:攝圖網 上述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基于目前的審核形勢,公司投行近期做了以下五項關于加強質量控制的工作。 第一,要求項目組及業務部門加強對項目的管理,做好盡職調查工作,協助和指導發行人規范運作,充分信息披露。 第二,加強對項目人員的管理,通過培訓、考核等相關措施,提高項目人員的風險意識,提升其執業水平。 第三,進一步強化質控部的項目管理工作,質控部通過立項審核、了解輔導情況、參加重要中介協調會、抽查項目組工作底稿、項目內核、溝通討論反饋意見及回復等方式,增加對項目流程的介入節點,努力做到項目全流程的跟蹤,加強事中風險控制。 第四,進一步完善內核委員的構成,提高內核會意見的專業性和客觀性。 第五,不斷提高公司合規、風控部門對投行業務的介入程度,實現公司層面對投資銀行類業務風險的整體管控。 而對于記者所問的,公司是否提升質控標準。他表示:“公司目前沒有考慮調整質控標準,但是基于目前的審核形勢,公司要求項目組進一步提高執業質量,如盡職調查工作應做得更扎實,信息披露應更充分,企業應具有較強地抗風險能力,企業整改后應運行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等。” 另一家不愿具名的合資券商投行對記者表示,作為合資券商,公司本來投行業務就借鑒了一些華爾街的標準。對于選取項目本身非常嚴格。“這樣的好處是,盡量減少項目出問題的幾率。但另一方面,則是導致了項目儲備量有時候較少。其實,你可以將投行選取項目,和企業賒銷聯系一下就明白了。用更寬松的信用政策,會冒更大的壞賬損失風險;但過緊的信用政策也會導致銷售不足。不過,在嚴監管的環境中,正好是選擇好的行業、好的項目的時機。而且,如何在擴大項目儲備的過程中,盡量降低項目風險,將是任何市場環境中都需要注意的事情。” 嚴冬中另一要事:建立合適的投行模式 而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一些券商在投行模式上,也開始進行探索。特別是中信證券大投行模式的成功,讓不少券商開始模仿。 所謂大投行模式,簡單的說,是集團公司在建立資本運作平臺的時候,將母公司打造為大投行角色。母公司的主要工作包括構筑聯盟與合作網絡、集合資金的投資行為、作為孵化器的行為、中介行為、資本運作主導行為,并且將旗下相關子公司進行資源整合和工作協同。 但是,現實而言,由于凈資本的多少不同,獲取項目資源容易程度不同,現在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并非所有券商都適合大投行模式。而是該根據自身情況,在加強風控的情況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式。 上述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個人理解的中信證券式的大投行,是指中信證券因擁有人才、品牌、資源優勢,項目來源比較充足,因此在組織架構和激勵政策等方面,注重總部集中管理,強化風險控制,激勵政策比較緩和,員工獎金與單個項目收入的關聯性相對較弱。而中小型券商為了擴大業務規模,對業務人員的激勵政策更激進,不少券商實行項目提成制或類項目提成制的激勵政策,甚至實施承包制。在組織架構上,中小券商也給予業務部門更多自主權,合規風控對投行的管理相對薄弱。” 他指出,雖然中小券商的組織架構和激勵政策可能需要調整或完善,但是并不一定都能適用中信證券的模式。各家券商應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和企業文化實行適合的經營模式。如果強行推廣大投行模式,可能不利于一些中小券商的業務拓展,導致效率低下并影響經營。 實施大投行模式,需要券商具備一些條件,如業務來源相對充足,而不必過于依賴各級項目人員去承攬業務;管理層經驗豐富,總部的控制力較強;企業文化側重于集中管理;公司整體的合規風控意識較強等。而中小型券商由于業務來源有限,為爭取承做更多項目,擴大經營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必須實行業務優先的策略;且不同券商存在文化差異,因此不一定都能實施中信證券式的大投行模式。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最的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精品视频 | 亚洲视频在线香蕉 |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一二三区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