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三板集合競價時代,這六大變化你必須知道!

證券時報 2017-12-30 13:56:13

12月22日下午,全國股轉公司召開新三板分層與交易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發布制定關于交易制度、分層、信披三大組合拳改革措施,新三板集合競價時代。從歷史經驗來看,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從來都是牽一發動全身的,而新三板改革后可能會發生六大變化尤其值得關注。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上周五的政策,沒有出乎太多人意料,但影響可能極為深遠。

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向來不是孤立的,牽一發而動全身,更何況是涉及整個市場交易制度的改革。“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這些看似無關痛癢的政策將會對新三板產生深刻影響。有些立竿見影,有些或潛移暗化。

今天,讀懂君就來談談新三板改革后可能發生的六大變化。如果你還關注新三板,這些變化你必須知道!

/01/原始股市場將徹底消失

在新三板,原始股銷售可真是一個暴利行當。

由于協議轉讓允許手拉手交易,且可以顯示在盤面,給原始股不法銷售提供了可乘之機。他們一手從公司內部低價拿票,一手又將籌碼賣給不懂股票的大爺大媽。與此同時,左手倒右手制造虛假的價格,實現表面的賬面盈利,蒙蔽這些非合格投資者判斷力。

過去兩年間,他們控制了超百家公司的股價,瘋狂牟取暴利,幾乎成為這個市場最大的獲益者。

集合競價取代協議轉讓后,盤中的價格改為由數量和時間競價實現,盤后手拉手交易的股價將不在盤面顯示,操縱股價的難度大大增加。另外,手拉手門檻被提升至單筆申報數量不低于10萬股,或者轉讓金額不低于100萬元,單筆銷售如此體量的原始股,幾乎不可能完成。

不難想象,新三板的原始股時代宣告終結。未來的半個月,可能會是原始股銷售們最后的狂歡,投資者可要小心哦!

/02/未來12個月內,部分股票的撮合頻次將提高

廢除協議轉讓,推出集合競價,對新三板有跨時代的意義。

短期的影響也顯而易見。原本只要股東足夠分散,新三板公司可能分分鐘都有成交,協議轉讓的效果與連續競價幾乎無異。但現在,基礎層每天撮合一次,創新層每天撮合五次。對于部分公司來說,撮合頻次不高的集合競價效率遠不如原先的協議轉讓。

更不要說,部分基礎層股東人數眾多的公司,每天僅一次的撮合有多影響交易效率了。這樣的公司并不在少數。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半年報,基礎層協議轉讓且股東超過200人的公司有98家,日均換手率高為0.3%,流動性甚至高于不少做市公司。

換言之,當下的集合競價頻率可能遠遠不能滿足部分企業的流動性需求。這樣一來,手握撮合頻次鑰匙的股轉系統,提高這些企業的撮合頻率也變得順理成章。

讀懂君相信,不出意外,未來12個月內新三板將走出這一步——將部分股票的撮合頻次提高。而當非連續集合競價的撮合頻次提高到0.01秒,幾乎與滬深交易所的連續競價制度無異,流動性也會很具備吸引力。

/03/做市回暖,新三板做市重回增量時代

協議轉讓的退出,做市成為新三板上唯一可以實現連續成交的交易方式,地位的提高不言而喻。

看上去,股轉系統很難在短期內大幅提高集合競價的撮合頻率,使其接近連續競價。對股東人數較多的公司而言,可不是一個好消息。做市也成為它們實現連續交易、滿足其流動性需求的唯一選擇。

此外,改革后進入創新層的共同標準——合格投資者不少于50人,意味著那些渴望進入創新層的公司,將在沒有公開發行的情況下,需要完成分散股權這一高難度的事情。

由于手拉手交易的門檻被提高,通過集合競價分散股權又存在定價等不確定性因素。做市制度的價值開始凸顯。做市商所具備的定價和報價功能,使得做市成為企業初始分散股權的理想方式。

在這種背景下,做市回暖將成為可能,新三板做市有望重回增量時代。

/04/50人股東的要求,將提高創新層的流動性

股權集中度高,一直是影響新三板流動性的重要因素。此前,市場將分散股權的重任寄希望于放開35人限制的公開發行。

現在,創新層50位合格投資者的進入門檻,有望改變這一尷尬的局面。那么至少50位合格投資者的要求究竟能對分散流動性有多大幫助呢?

2016年半年報顯示,新三板股東人數在50-59的公司有228家,平均股東人數為54人。半年后,這些公司的平均股東人數增加至64人。其中,132家公司的股東人數出現增長,50家公司的股東人數增長超過10人。到2017年中報,股東人數又增長至74人。

2016年末,257家新三板公司的股東人數在50-59之間,平均股東人數為54人。半年后,平均股東人數增長至67人。也就是說,股東人數到達50人后,每半年平均股東人數能增長20%左右。

股東多,則交易活躍。換言之,如果創新層公司擁有一定的股權分散度,將提高創新層的整體流動性。

沒有降門檻,通過分散股權,創新層增加了優質企業的股票供給。親愛的投資者們,不是總是抱怨好企業買不到嗎?現在機會來了!

/05/創新層將出現一批質地優良、企業規范和股權分散的公司,精選層初現

標準的重新調整,勢必將讓整個創新層發生變化。在讀懂君看來,變化的影響是積極的。

創新層進入的財務指標大大降低,意味著越來越多公司符合標準。Choice數據顯示,按過去兩年的業績,有2260家符合標準一的要求。這一數字遠遠高于目前創新層1354家的規模。這還不算符合標準二和標準三的公司,以及新三板公司自身的業績增長。

此外本次政策出臺,為市場參與各方帶來了新的改革預期。

當然,由于現階段創新層企業進入成本增加,差異性制度未達預期。棄創新層,主動要求調回基礎層的現象,仍然將在部分虧損或面臨轉型的公司身上發生,但這不會改變創新層公司數量增加的趨勢。也就是說,創新層擴容勢必會發生。

而新的信披制度下,符合標準進入的創新層企業,規范性將大大加強。在有一定股權分散程度的狀況下,創新層也會加劇企業分化,好的企業越多越來人買入,交易會更活躍。

因此,我們將在創新層看到一批規范性好、質地優良和交易活躍的公司,而這些公司大概率就是未來的精選層的標的。

/06/創新層企業的業績可預期性大大增強

年報發布,業績突然下滑50%。次日,股價腰斬。過去一年,這樣的現象比比皆是。

對絕大部分投資者來說,投資標的的經營情況只能通過年報、半年報獲悉。但新三板企業大都規模較小,業績波動性大,如果只依靠相隔半年之久的年報、半年報信息,會令投資風險大大增加。

政策發布前,新三板掛牌企業披露季報屬于自愿,并非強制要求。截至10月31日,新三板11680家掛牌企業中,今年僅有126家披露三季報或三季度業績快報。從披露的情況看,小貸公司、私募機構、擔保租賃公司、保險公司、銀行等在內的金融類掛牌企業是三季報披露的主力。

試想一下,如果你能更加及時地獲悉企業的經營情況,或者在業績變動較大前提前得知,會不會大大的減少損失呢?

在股轉公司的努力下,這一切將得以實現。股轉系統要求,創新層公司需強制披露季報。同時,在創新層公司年報披露時間較晚,或者存在凈利潤變動較大的情況下,須披露相應的業績快報和業績預告。

通過季報,投資者每三個月就可以及時了解到企業的經營情況,業績可預期性大大增強,將更利于投資者即時做出反應。

來源:證券時報

責編 郭鑫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三板 集合競價 創新層 流動性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久久综合亚洲色社区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日韩欧美永久免费aⅴ在线 午夜少妇特级福利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视频不卡视频 |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 日本精品AⅤ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