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29 16:39:10
截至11月,2017年B2B2.0平臺的融資事件達到172起,同比下降8.5%。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趨勢主要是受行業投資波動影響,融資事件減少顯示資本對于B2B市場更加理性。
每經編輯 王星平
每經記者 王星平 每經編輯 曾健輝
12月28日,《中國B2B行業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B2B電商市場,無論是B2B電子交易額,還是B2B平臺營收規模,均延續較快發展。但另一方面,B2B平臺融資數量在減少,且資本向行業頭部企業的聚集程度逐漸變高。
財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金融事業部總經理楊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目前B2B平臺數量較多,但是資本化程度相對還不算高,上市企業不多。并且若想以單一電商板塊獲得資本青睞也越來越難,未來會有更多企業向供應鏈服務平臺轉變。
《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預計達到26萬億元,同比增長23.81%。B2B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預計達到19萬億元同比增長26.67%。B2B市場營收規模預計達到2518.99億元,同比增長42.14%。托比網分析師認為,市場營收規模的增長,除了因為隨著電子商務的深入發展,B2B平臺業務不斷壯大外,還因為行業頭部企業的拉伸。
與之形成反差的是,截至11月,2017年B2B2.0平臺的融資事件達到172起,同比下降8.5%。2017年預計國內B2B平臺融資額為197億元。2017年中國B2B市場的融資事件呈下行趨勢,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趨勢主要是受行業投資波動影響,融資事件減少顯示資本對于B2B市場更加理性。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張周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B2B領域的融資環境整體來說還不錯,之所以資本會更關注到這一塊,除了因為電子商務的發展,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傳統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進入這一領域,以致于引發的關注度更高了。
但綜觀近兩年的B2B融資市場,2017年獲得首次投資的B2B平臺數量進一步降低,B2B融資市場的“馬太效應”逐漸明顯。
楊森認為,這與目前大多數B2B平臺盈利模式不清晰有關。“前兩年大家投資B2B看中平臺的GMV,但后來慢慢發現這個故事講不下去了,而新的盈利模式還不清晰,所以無論是企業還是投資人都抱著觀望的態度,但又不想錯失投資機會,所以相對來說,投資相對成熟的頭部企業是比較穩妥的選擇。”業內人士進一步表示。
此外,從行業獲投事件以及融資額度層面來看,汽車、物流、工業等大宗商品行業得到了資本的青睞。
對于B2B市場的投資增速進一步放緩,整個行業并非沒有反應。“據我所知,2016年下半年開始就已經有一批B2B平臺不見了。”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云啟資本創始合伙人毛丞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B2B領域的投融資呈現上下波動的趨勢。自找鋼網探索出鋼鐵領域的交易新模式后,B2B領域的投融資在2014年明顯增加,2015年與2017年投資的活躍度高,2016年投資量觸及近兩年谷底。
為了能獲得更多資本關注,平臺也在不斷轉型,希望用新的故事來打動市場。在銅道聯合創始人歐陽格看來,不同的企業會講述不同的故事。例如有錢有資源的可以做生態做供應鏈,有錢沒資源的可以深耕產業,沒錢有資源的努力活下去,沒錢沒資源的只好選擇放棄。
例如大宗鋼鐵電商平臺鋼源城將自身定位為一家供應鏈服務平臺,從供應鏈管理角度出發,追求區域級的供應鏈整合能力。鋼源城目前搭建了包括鋼鐵交易、招投標、物流服務平臺(大智運)、供應鏈金融服務等在內的6個子平臺。通過線上化手段把一個鋼廠的上下游通過鋼源城平臺整合起來,在一個區域內整合多家鋼廠集中為它進行供給、銷售,甚至于未來的集中生產系統,最終的目的是想做到產能供給、產線供給。
“從落地執行層面來看,鋼源城主要還是根據交易本身的痛點來操作。例如上游的中小鋼廠信息程度低,交易渠道少;中間的貿易商對上游原材料的把控相對較弱;而終端的客戶因為整個產業產能過剩,溢價能力較低,這些都是客戶的痛點,而我們將這些痛點都整合起來解決掉,就能形成強大的盈利模式。”楊森說。
對于投資人而言,也會有自己的選擇標準。毛丞宇表示,目前投資人投資B2B平臺看中的指標主要有四點:分別是企業所在產業鏈的位置與價值、增長率、平臺下單頻次與客單價以及平臺毛利率。
楊森認為,未來兩年大平臺收購兼并,小平臺被整合將會成為趨勢,無論是處于哪一方,都要有自身的特色才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