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26 21:02:06
在2018年,周迅“周公子”演的《如懿傳》即將上映。這還沒過年呢,一家券商,就在事先上演大戲了。
12月26日,長江證券過了跌宕起伏的一天——上午,關于長江證券總裁鄧暉被董事會罷免的消息不脛而走。之后,又有版本說,鄧暉離職總裁后,或將出任副董事長這樣的閑職。收盤后,長江證券又公告稱,鄧暉離職后,擔任的不是副董事長,而是董事及董事會發展戰略委員會委員。之后,知名博主曹山石又說,繼任者是1982年出生的劉元瑞,劉元瑞先生是今年新財富新晉白金分析師。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硯丹
以上是火山君為大家梳理的一天故事梗概,好教大家先心里有個數。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況是券商的江湖,故事豈能如此之簡單。作為既專業又八卦的火山君,當然要好好扒一扒其中的細枝末節,讓大家看看多方說法,也自己衡量一下故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中泰證券和長江證券的能人
要看真相,當然得先說說故事的男主鄧暉先生。
長江證券相關人士給了火山君關于鄧暉的介紹。那語言是非常肯定的,是熱情洋溢的贊美的:
“鄧暉,是證券市場的老資格,早在1991年成立之初就加入了長江證券,也就是當時的湖北證券,曾擔任湖北證券副總裁兼經紀事業部總經理、長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副總裁等職位,后來離開了一段時間,于2013年又以監事長的身份回歸,并在2015年擔任總裁一職。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鄧暉對長江證券有著創業的初心,也有帶領長江證券成長發展、重鑄輝煌的決心,于2016年初,在公司股東、董事會的大力支持下,帶領長江證券這一屆極具改革基因的經營團隊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在人才、架構、體制機制等方面進行的全方位的改革和業務的持續創新,點燃了這家老牌券商二次創業的激情,使長江證券煥發了久違的活力。
2016年3月份,時任總裁鄧暉帶領全體高管公開競聘上崗,更有80后副總裁在競聘中脫穎而出,成為當時業內市場化改革的標桿。近兩年來,長江證券不斷鞏固改革成果,在公司全面推行公司市場化的用人機制,改變了過去‘能上不能下’的沉珂舊制,讓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輕員工走上管理崗位,同時結合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和激勵措施,使員工看到了希望、得到了激勵、獲得了空間,全力以赴地干工作、沖業績,促使人才結構不斷優化,為各業務條線尤其是核心業務、創新業務的發展帶來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總之讀下來,就是一句話:鄧暉先生厲害,非常厲害!那是公司市場化改革的急先鋒。
那么,鄧暉先生那“離開了一段時間”去了哪里呢?火山君再扒了扒,原來曾經去過湘財證券、德邦證券和齊魯證券(現中泰證券)。
在齊魯證券的生涯,是鄧暉一段輝煌的歷史。2008年11月,鄧暉加入齊魯證券,任經紀業務副總裁。2010年3月,任齊魯證券總裁不到兩年的張桂慶因身體原因辭去總裁職務,鄧暉于是正式出任總裁一職。
出任總裁后,鄧暉立即著手在投行、研究所、資管進行布局。
2011年2月至2012年年初,齊魯證券保代人數從25人增至60人。2011年,投行業務出現井噴,IPO數量排名由2010年第40位沖至第20位。又從其他券商至少挖來4名明星分析師。資管方面,先后吸引了國聯安王峰、國投瑞銀徐煒哲加入。2012年底,齊魯證券受托資金規模從王峰就職前的不足20億增至351億元,排名由2011年底37位升至的14位。
可以說,今日的中泰證券在市場上地位相比2011年有了大幅提高,鄧暉當年打下的基礎是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2013年,鄧暉離任齊魯證券。火山君曾和接近中泰證券的人士打聽過,鄧暉在齊魯時期,能力很強,口碑不錯,然而改革哪有不遇到困難的,最終鄧暉選擇了辭職重回老東家長江證券。
劉益謙對鄧暉不滿?
說到這兒,也要說說長江證券。
這家總部在湖北武漢的券商,2013年鄧暉回歸的時候,第一大股東是青島海爾集團。2015年3月,鄧暉出任長江證券總裁,一個月后,2015年4月,劉益謙通過旗下新理益集團斥資100億,受讓青島海爾持有的14.72%的長江證券股權。
2017年半年報中,長江證券股權結構是這樣的:
其中: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和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均為劉益謙先生。
劉益謙2015年4月入股長江證券時的價格為14.33元,在經過2015年6月的每10股派現1.50元、2016年每10股派現3.5元、2017年6月的每10股派現1.50元之后,持股成本降為每股13.68元。按照2017年12月26日收盤價7.92元計算,劉益謙在長江證券上浮虧超過40億元。
劉益謙先生當然是非常有錢的,也是眾所周知非常文藝的。當年,他花了2.8億港元買了明成化斗彩雞缸杯,然后拿來喝了一次茶,引發了熱議。
拿來喝茶當然是土豪任性。可是如果是一筆投資浮虧超過40億元——那也真是大數目。劉先生可以買20個雞缸杯了——哦,不對,據傳,那明成化斗彩雞缸杯現存世一共只有19只。
而話說,喜愛藝術的劉益謙,對投了巨資購入的長江證券現狀滿意與否,火山君沒找到明確說法。不過,26日有一條媒體報道是這樣的:
接近劉益謙的知情人稱,劉益謙對鄧暉在長江證券扶植小圈子小團體的做法多有不滿,曾在與人聊天時談到,鄧暉每招一個自己人進來就是往自己脖子上多套一根繩,哪天干不好,就直接一勒。
看到這條報道,火山君不由想象了一下,劉益謙邊拿雞缸杯喝茶邊慢條斯理吐槽的樣子。然而,此事真假不可考,鄧暉確實是實實在在辭了職。這就像是,拍電影導演請了裘德洛來當男一號,偏偏贊助商,俗稱金主,要捧強尼德普,那咱還是換個人吧。
還有一個細節非常有意思:26日的市場傳言中,鄧暉是“被董事會罷免”。而深交所的公告中,是講“日前,公司董事會收到鄧暉先生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工作需要,鄧暉先生向公司第八屆董事會提請辭去公司總裁職務。”
公告中也用簡短的篇幅,盛贊了鄧暉先生的業績:“鄧暉先生擔任公司總裁期間,忠實、勤勉地履行了各項職責,帶領公司經營團隊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在架構、人才、體制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公司面貌煥然一新。公司董事會對鄧暉先生在擔任總裁期間所做出的卓越貢獻表示誠摯地感謝!”
可以說,長江證券這則公告,和所有上市公司高管辭職公告,無論是格式,還是措辭,幾乎如出一轍。然而,背后的真相,到底只是純工作原因而辭職,還是有著不為人知的隱情?火山君不可考,也曾試著聯系鄧暉先生,但26日整天,其手機均無人接聽。
在這世界上,地球離了誰照樣自轉公轉。但是無論是海爾時期的長江證券,還是劉益謙時期的長江證券,現在均無實際控制人。近年來,公司發展亦陽光與陰影交錯。
2017年上半年,長江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7.64億元,同比增長7.3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95億元,同比下降10.75%。整體業績好于同行。但半年報顯示,公司有其他未達到重大訴訟披露標準的糾紛涉案總金額為4.07億元,預計總負債1253萬元。
由于今年資本市場環境并不景氣,長江證券所開展的一些創新業務也遇到過一些難事兒。如12月7日,創業板公司科融環境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豐利科技所持公司股票被長江資管申請訴前保全。長江資管就與豐利科技、毛鳳麗證券回購合同糾紛一案向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所涉及金額超過4億元。
對于鄧暉的繼任者而言,擺在眼前的不可以稱作爛攤子,但是要想公司發展一帆風順,也是對于智慧無盡考驗。
傳新財富白金分析師劉元瑞將接班
知名博主曹山石稱,總裁的繼任者將是1982年出生的新財富白金分析師劉元瑞先生。火山君向長江證券方面求證,未獲得回復。但是關于劉元瑞先生,火山君還是得扒一扒。
上圖是劉元瑞先生在新財富現場。2011-2017年,劉元瑞獲得鋼鐵連續7年第一名,2017年新財富白金分析師。
在今年新財富的現場,劉元瑞先生發表的演講,令火山君印象深刻并一再引用:
那些年的賣方,眾星璀璨,熠熠生輝。再回首,大多已功成身退,各奔前程。十年堅守,要說不動如山,多少有矯情。也有過念想,不外乎賣方買方、平臺大小、行業好壞。但好在,總習慣于做好當下,也從未隨波逐流。而今感嘆,初出茅廬時,除了拼搏上榜沒有第二條路徑可選,很艱難卻也純粹。待榮耀加身,看似選擇更多,其實也不能盡悉利弊,反而瞻前顧后怕失了初心。
——劉元瑞
這一段實在是說得極好,說盡了做研究的心聲。劉先生能連續七年問鼎,也是實至名歸。
但是,如果真的是他繼任長江證券總裁,一位書生氣十足、研究出身的副總裁,從幕后走向前臺,從研究走向管理,能否讓這艘大船,在券商行業的長江中乘風破浪,直掛云帆?火山君將和各位看官一起繼續關注。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吳永久
(本文封面圖來自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