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業內稱券商新三板業務明年料回暖

中國證券報 2017-12-05 08:49:00

臨近歲末,新三板改革預期漸濃。業內人士認為,新三板市場是重構投行盈利模式的藍海。隨著體制機制的完善,新三板市場將在提升直接融資、助力中小企業發展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券商新三板業務有望在2018年回暖。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4日,全國共有11633家企業掛牌新三板,流通總股本為3414.84億股,而2017年新三板摘牌企業數達到594家,尤其是下半年以來摘牌數量達到434家。

新三板行情冷淡,券商的業務自然遇冷。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4日,共有90家券商推薦2506家公司掛牌,比去年同期的4783家相比減少近一半。今年以來新增推薦掛牌數量在100家以上的券商僅有開源證券、安信證券和國融證券,分別為154家、141家和112家。而推薦掛牌家數不到10家的券商有28家。

在新三板市場整體低迷的行情下,不少券商重新調整業務結構,弱化新三板業務,甚至有券商幾乎離開了新三板市場。天風證券分析師陸韻婷表示,新三板業務盈利不足,而券商對于企業的持續督導壓力又偏大,導致繼續開展新三板業務的收益與風險不平衡。另外,交易機制單一,做市業務突破困難。由于缺少大宗平臺,券商選擇使用做市交易并購將會導致股價大幅波動,因此,越來越多的券商對于使用做市方式并不積極。當前市場上協議轉讓方式仍然占主流,市場流動性和信心不足,做市業務不容樂觀。同時,機制單一導致估值缺失,新三板業務價值難以體現,券商承做所獲費用也是有限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改革路徑日漸清晰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劉靖認為,當前新三板的問題反映的是市場不成熟,然而新三板扶持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發展直接融資,堅持市場化的方向,明確獨立市場的定位均符合歷史發展方向。因此,對新三板仍長期堅定看好,但各方參與力量都要認識到一個新市場從形成到成熟是個長期過程。預計到2020年之前,都是新三板的基礎制度成形的階段,政策將是最大的變量。

“新三板市場的改革路徑日漸清晰,新三板市場或迎來積極變化。”光大證券分析師葉倩瑜表示,融資難度加大倒逼新三板相關改革制度加速出臺。一旦理順了發行和交易機制,有理由期盼關于新三板市場更多的改革也會陸續推出,這對于改善市場情緒,明確投資者的交易策略有著積極的作用。另外,三類股東問題已得到管理層統一認識,有望減輕明年產品到期潮對市場造成的負面沖擊。

川財證券分析師楊歐雯認為,在多層次資本市場構建中,新三板作為承接交易所市場和區域市場的分層市場,在頂層設計和制度構建逐步完善過程中,定位會更加清晰。隨著戰略意義的提升,其市場活力也會有所恢復,未來一些利潤及其他指標不能達到主板市場硬性要求,或者容量超過區域市場的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企業能夠在三板市場上更便捷的找到與其匹配的投融資對手方。

未來蘊含較大機遇

陸韻婷表示,交易制度方面的改革將打破以往“協議轉讓為主,做市轉讓為輔”的格局,轉變為“做市轉讓為主,集合競價為輔”的制度。因而未來券商可能會加大做市交易量,提升做市業務收入占比。其次,隨著改革措施推出,市場將逐步完善,掛牌企業的價值得到實現。

“對券商而言,在優勢細分領域提前布局的券商將從此輪新三板市場元氣恢復的過程中受益。”楊歐雯表示,券商一方面要重視市場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趨勢,挑選優質、有潛力的掛牌及擬掛牌企業作為客戶;另一方面要重視全產業鏈服務,通過提供包括掛牌、做市、投資、研究、發行、持續督導、并購、IPO等一系列高效優質的綜合金融服務,提高業務盈利能力。

山西證券分析師劉麗認為,券商新三板業務應深耕中小企業,努力挖掘儲備項目,在行業政策明朗化后形成業務優勢。影響2018年新三板業務的關鍵因素是政策的明朗化和清晰化,市場活躍度,形成有效的價格發現機制。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林婷婷)

責編 周禹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日韩欧美国产二区 | 男人的天堂亚洲日韩欧美激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放 |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