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外資金融踩擴張油門 布局重心移步中國

上海證券報 2017-11-14 11:08:28

隨著我國金融業將迎來更深程度的對外開放,外資扎根中國本土、深耕優勢業務也具備了更適宜的政策土壤。善于把握機會的外資金融巨頭們,看到了經濟增長率和金融業務普及率鮮明對比背后的巨大市場空間。金融活動開始從西方向東方轉移,金融權力東移這一趨勢正在加快。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1月13日凌晨4點,瑞銀中國業務解決方案中心無錫辦公室燈火通明,全球包括大洋洲、亞太地區、英美等市場的結算業務在這里相繼開展。

這反映了瑞銀中國戰略的重要一環。中國市場在這家老牌金融公司全球版圖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大中華區業務已成為其引以為豪的新門面擔當——在中國一線城市推進前臺業務、由二線城市支持全球中后臺業務的布局思路,躍然紙上。

隨著我國金融業將迎來更深程度的對外開放,外資扎根中國本土、深耕優勢業務也具備了更適宜的政策土壤。各大外資機構都對這個極富增長潛力的市場虎視眈眈。一頭是趨于飽和的海外市場,另一頭是仍在加速發展的中國“藍海”,善于把握機會的外資金融巨頭們,看到了經濟增長率和金融業務普及率鮮明對比背后的巨大市場空間。

爭主控權時不我待

“2017年11月10日”這個時間點承載著標志性意義: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當日國新辦舉行的中美元首北京會晤經濟成果吹風會上,介紹了我國金融業將向外資開放的具體情況,涵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各領域。

更高層次、更深程度對外開放的信號釋放后,市場各方紛紛積極回應。增持合資金融機構股權,將是外資深耕中國的第一步。

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瑞銀早有計劃提高其在中國合資證券公司——瑞銀證券的24.99%持股比例。瑞銀中國戰略委員會主席、集團亞太執行委員會成員錢于軍表示:“我們正推進增資事宜,會按照監管允許的方向來推進。”不過,錢于軍口中的“方向”,是否會隨著政策的推進把持股提至51%,目前未有明確表態。他對上證報記者強調了增持的一個原則,那就是追求穩妥,確保協調好股東、監管層及所有相關方的需求和要求。

摩根士丹利對中國合資券商的增持空間,也備受外界期待。今年9月,摩根士丹利從華鑫證券手中受讓合資券商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15.67%的股權,由此摩根士丹利持有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的股權比例從33%提升至49%。摩根士丹利也是自2012年中國將外資參股證券公司的比例限制從33%提升至49%后,率先實現頂格增持的外資機構。

在投資比例限制將從49%進一步放寬至51%后,摩根士丹利在第一時間給予了回應。“我們致力于在中國擴大和增長業務規模,此次決定進一步開放國內資本市場的舉措,是非常關鍵的一步。相信這會為國內的金融服務業帶來更多的投資和商機。”摩根士丹利新聞發言人11月12日向上證報記者如此表示。

外資角色“三部曲”

從最初進入中國市場時自設機構或與中資有實力背景公司聯手戰略經營,到此后財務參股中資金融機構坐享紅利,再到如今政策深度放開后重視優勢業務經營的“兩條腿”走路,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市場十數載經歷的“三部曲”成長軌跡,折射出外商中國戰略的微妙轉變。

熟諳中國經濟發展方向的瑞銀,已先行一步布局。2015年底,“中國2020戰略”在瑞銀內部達成共識,這意味著這家老牌金融巨頭將在中國進一步展開大規模投資。具體的計劃包含:未來五年內實現中國三大前臺業務——投資銀行、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的增長,同時要取得前中后臺共同前進、相得益彰的發展。2016年底,瑞銀中國業務解決方案中心“落子”無錫。

這是一個市場信號:外資在中國站穩腳跟后,其市場廣度已從早年間的一線城市向二線城市開拓,業務深度從前臺銷售延伸至支持全球的中后臺結算等業務。

在這一點上,全球保險業翹楚友邦也有類似的擴張舉措。在保持一線城市的發展腳步基礎上,友邦在中國將啟動“二三線城市快進計劃”,愿意投入更多的資源去加快在二三線城市的發展,這將是友邦未來在中國的一個重要戰略。在友邦中國管理層看來,這些機會可能是稍縱即逝的。

金融權力向亞洲轉移

在接受上證報專訪時,錢于軍透露了一個細節:即便彼時瑞銀全球或地區業務出現了困難,但從未想過撤離中國市場,而是選擇了長期堅守。

鐵了心要留在中國市場的外資金融機構,其實不在少數。雖然過去一段時間以來,鎂光燈常常聚焦在那些離場的外資機構,但輿論往往會忽略這些外資機構因自身財力不濟而在全球范圍內統一收縮業務的細節。

一家外資保險公司高管向上證報記者詳述了當年是如何成功說服那些挑剔的投資客及股東的。他們利用顯示該集團所涉足國家和地區的GDP增長率和保險業務普及率的圖表,闡述了亞洲市場未來可能帶來的巨大商機。“這一市場的主要特點是誘人的經濟增速、高儲蓄率和低水平競爭。”其中傳遞的信息是:這里有增長的機遇,沒有理由不來這里投資。

這一押注,已經令這些金融機構從中國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中獲益。最新的2017年三季報顯示,瑞銀亞太區稅前利潤同比增長39%,亞太區已成為瑞銀全球業務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其中大中華區功不可沒;匯豐高達70%的利潤來自亞洲,匯豐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直言,將業務重心轉向亞洲這一決策,為其帶來了高額回報和貸款增長;多個核心指標屢創新高,使得中國已成為友邦成長最快的市場之一,友邦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黃經輝在不久前接受上證報專訪時表示:“以目前的增速來看,相信中國很快會成為友邦最大的市場。”

更進一步來說,這些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的業績表現及未來在中國的擴張戰略,強化了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感覺:金融活動開始從西方向東方轉移,金融權力東移這一趨勢正在加快。

事實上,近年來人們已經看到了一些新變化:中國在全球金融領域發出了越來越多的“中國聲音”,參與了一些國際金融標準的制定,提升了全球制度性話語權,影響力和輻射力與日俱增。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新興經濟體已經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的主要動力。

責編 陳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外資 金融轉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 五月丁香色综合久久4438 | 性欧美黑人在线观看 | 在线a亚洲看片v电影 | 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 真人AV片免费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