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0-20 00:38:11
讓十九大代表、中聯重科黨委書記、董事長詹純新感觸深刻的,是報告中強調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詹純新表示,實體企業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每經編輯 方正稿件
十九大代表、中聯重科黨委書記、董事長詹純新
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豁然開朗、十分振奮!總書記的報告不僅全面深刻闡述了五年來黨和國家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總結了五年來,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更高瞻遠矚地提出了一系列極富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和新要求,闡明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黨和國家發展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具有很強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和指導性,飽含家國情懷,充滿時代精神,極富使命感。報告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思想指南、行動綱領,作為一個基層黨代表,我完全贊成、衷心擁護。
最讓我感觸深刻的是報告中強調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原來的“加強”到現在的“深化”,看似簡單的表述調整,體現的是黨中央抓改革的決心和力度。
實體企業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身處工程機械行業的中聯重科,用5年的發展實踐證明了這一點。2013年,宏觀經濟換檔升級步入新常態,工程機械行業跌入低谷。就在此時,黨中央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告訴我們應“怎么看”,也明確了該“怎么干”。5年來,企業緊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步伐,主動調整,苦練內功,用釘釘子的精神扎實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如今的中聯重科已經重新回到持續的上升通道,不僅如此,經過“強身健體”,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全面增強。
從已經取得的成績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我們進一步成長和成熟,步入了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從長遠來看,扎扎實實地落實黨中央的部署,沿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務實篤行,才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檢驗企業大局觀念和發展理念的試金石。中聯重科將繼續全面貫徹習總書記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偉大發展理念,把企業不斷做精、做強、做長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