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2017-10-19 11:37:33
上海一“2室1廳跑道”戶型刷爆朋友圈。記者在采訪多位建筑設計師時,有設計師表示,奇葩戶型的出現,他們也很“委屈”,之所以會產生這類戶型,有可能是權衡了所有限制條件之后的最優解。
近日,一系列奇葩戶型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廣泛的爭議與探討。從“2室1廳1跑道”戶型到“惡魔之嘴”戶型,各種“奇葩”戶型設計圖讓公眾大為吃驚。
在調侃之余,公眾的關注點聚焦于奇葩戶型產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建筑設計該如何保障居住舒適度。多位建筑設計師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奇葩戶型的出現,他們也很“委屈”,建筑設計其實是戴著枷鎖在跳舞,奇葩戶型的產生,有可能是權衡了所有限制條件之后的最優解。“說是建筑設計師任性的后果可能性不大。當然也不排除這種可能”。
記者調查發現,網上探討最多、最火的“2室1廳1跑道”戶型是位于上海中山公園的一套在售二手房。通道其實是公用走廊,兩個房間雖然同處一個產權證上,卻是由兩個門進入,分別獨立。目前該二手房總價戶型圖去掉了過道部分。
香港一家設計事務所主持建筑師對人民網記者表示,住宅樓的設計內容包含建筑輪廓、平面布局、深化結構等。用地和規劃條例以及開發商的創意要求決定了建筑外輪廓,而項目定位、日照要求、容積率指標和開發商的風格設想等因素綜合決定了戶型。
“在建筑外輪廓確定了的情況下,戶型還是有一部分設計空間的。由于項目開發方擁有最終決定權,除去客觀因素以外,我認為奇葩戶型的產生,更多是設計師妥協于開發商的結果。”上述建筑師透露。
“只要建筑符合國家規范,在戶型上的創意,審批部門是不管的,只要開發商覺得能賣出去。”該建筑師表示:“其實拋開平面造型上的奇葩,我認為一些奇葩戶型的平面布置還算是合理的,采光通風和生活分區都給了保障。”
而北京一家設計院的資深建筑師分析認為,奇葩戶型的產生,有可能是權衡所有條件之后的最優解,或者是為了保障其他戶型做出的犧牲,也可能是僅剩的邊角空間。“當然,也不排除設計師想任性一次的可能。”他說。
針對“地大房子就大”的普遍認知,他表示,地塊大小并不直接體現于房子上,在用地規劃的指導下確立了建筑數量與建筑輪廓之后,房子大小受制于開發商對各樓層戶數要求、戶型創新要求、空間最大化利用要求等多個因素。“尤其是塔樓結構,在保障了絕大部分戶型的舒適度之后,還剩下一些空間也被要求應用于居住,這個時候設計師只能在不規則空間內盡量找出居住面積。”
該建筑師進一步分析到,建筑設計的核心有三個原則:功能合理好用、建造經濟高效、造型美觀怡人。對于居住這種需求大覆蓋廣的建筑而言,前兩者占據主導地位,所以一般的戶型,都是人的生活特點和現階段的建造技術特性決定的。“比如北方人對日照和保暖的要求,南方人對通風防潮的要求,決定了彼此的不同,但是整體上人們的生活習慣還是共同點比較多。”他表示,橫平豎直的墻體和房間劃分,是結構上計算方便、施工上定位準確、家具布置上不用單獨定制、使用上效率高等各種因素決定的。“正是因為我們見到的戶型,大多符合這些規律,所以才凸顯出奇葩之所以奇葩。”
北京清尚建筑設計研究院何山工作室負責人何山則告訴人民網房產:“建筑設計都是戴著枷鎖在跳舞,要妥協各種因素的影響,盡可能將空間利用起來。也有可能奇葩戶型是因為遇到要求奇特的開發商,在方案修改多次以后,設計師的突發奇想。”
而且戶型奇葩的房子,市場表現并不好。有中介人員總結說:“這些比較奇葩甚至說比較差的戶型,在市場好的時候,掛牌價格相對同區域其他戶型要便宜一些,所以也能賣得出去。但是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比其他戶型便宜16%都賣不出去。”(本文有刪減)
(來源:人民網 記者:孔海麗)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