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06 23:07:05
啤酒業產量時隔3年重回增長,但拉動主要靠巨頭,中小酒企仍未走出下滑境地。從今年上市啤酒企業的半年業績來看,如重慶啤酒(600132,SH)、蘭州黃河(000929,SZ)、西藏發展(000752,SZ)等中小酒企的銷量依然在下滑。
關停低效產能、剝離非啤酒業務、集中發力中高端產品……重慶啤酒的主要策略使其可以作為我國啤酒企業如何度過深度調整期的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重慶啤酒總銷量及營業收入仍受到關停工廠策略的影響。
每經編輯 陳星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編輯 趙橋
2016年,在啤酒行業產銷量下滑、多數企業利潤不佳的背景下,重慶啤酒實現扭虧,錄得凈利1.81億元,同比增長375.57%。值得注意的是,同報告期內,重慶啤酒共計銷售啤酒94.62萬千升,同比下降7.87%(不考慮關廠影響,本期下降約2%)。
到今年上半年,重慶啤酒實現營業收入15.90億元,同比下降2.82%,凈利潤1.62億元,同比增長64.55%。重慶啤酒在半年報中表示,營收下滑主要是公司啤酒總銷量下滑所致。
9月6日,重慶啤酒董秘鄧煒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總銷量下滑主要集中在低端產品,目前公司的銷量主要集中在中高端產品帶。公司主動關停工廠、收縮產能也對銷量及營收產生了一定影響。
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15年,重慶啤酒控股股東嘉士伯開始在華進行關廠、計提減損等一系列動作。截至2016年5月,重慶啤酒關停綦江、柳州、九華山、永川、黔江和六盤水等7家分、子公司。其關停理由大多為被關停公司實際產銷量貢獻甚微,旨在優化公司生產網絡。
今年,重慶啤酒還以20元交易對價出售安徽九華山公司和亳州公司的全部股權。其董秘辦人士曾對記者表示,該動作屬于公司生產網絡優化計劃的一部分,而該計劃還會持續進行。
當問及公司的生產網絡優化計劃是否仍將持續時,鄧煒表示,“公司的最初計劃已執行完畢,目前關停動作告一段落,暫時沒有最新的關停計劃。”
2013年底,重慶啤酒正式成為丹麥嘉士伯集團成員,后來,其取得了生產銷售“樂堡”、“嘉士伯”、“1664”等國際品牌的許可權,頻頻推出高端新產品,同時對原有的“重慶”及“山城”品牌進行升級。
重慶啤酒亦在今年半年報中表示,公司通過在報告期內,于現飲市場持續推進產品高檔化策略,在重慶相繼上市“特醇嘉士伯”和“樂堡野”兩款國際品牌高檔啤酒,進一步優化了在現飲終端的產品銷售結構,提升銷售百升收入;在非現飲市場上市“特醇嘉士伯”和“重慶純生”兩款聽裝啤酒,滿足了非現飲終端及消費者對高檔聽裝的需求。
中泰證券研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重慶啤酒產品結構持續升級,樂堡啤酒增速在13%左右,嘉士伯增速在30%左右,而低端酒山城啤酒繼續下滑。
同時,嘉士伯在入主重慶啤酒時承諾為避免潛在行業競爭,擬將與重慶啤酒存在潛在競爭關系的國內啤酒資產和業務注入后者,其中就包括嘉士伯(廣東)、大理啤酒及烏蘇啤酒等合計體量為重慶啤酒1.5倍的啤酒資產。
眼下,重慶啤酒正迎來2017年至2020年的資產注入窗口期,鄧煒表示,雖然目前公司還未接到嘉士伯方面的具體信息,但資產注入實現后,重慶啤酒將從一家區域性的啤酒公司成長為全國性的啤酒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重慶啤酒在有望成為嘉士伯在華資本運作平臺并加速擴張至全國市場的預期下,主打的川渝及湖南市場亦面臨著其他強勢啤酒品牌大舉進攻的挑戰。重慶啤酒方面亦在半年報中披露了這一風險。
行業動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