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01 00:54:38
對于金磚銀行下一步的發展,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主任周強武指出,將為金磚五國申請金磚銀行的貸款項目,提供項目準備金,這將在本次廈門會晤上取得新的進展,也會促進相關項目的開展和實施。同時,在2017年,金磚銀行還會批準一些新的項目,預計全年的貸款總額將會達到25億美元左右。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鐘尹 每經編輯 陳 星
每經記者 張鐘尹 每經編輯 陳 星
再過幾天,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將在廈門拉開帷幕。8月31日,國新辦舉行金磚國家財金合作情況吹風會。
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主任周強武介紹:“針對金磚國家面臨的共同發展任務,我們共同推動PPP領域的合作,為金磚國家PPP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北京市君合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世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金磚國家PPP未來有較大的市場潛力,不過也需要關注由于法律環境、PPP生態等差異給中國企業走出去做PPP帶來的風險。
金磚銀行去年批準了7個項目
金磚銀行于2015年開業,總部設在上海,同時在南非設有非洲區域中心,這兩年來引起了廣泛關注。
周強武介紹,金磚銀行是金磚五國共同的“Baby”,開業兩年多來,在組織架構搭建、業務開展,財務人事政策制定、內控政策,以及總體戰略方面進展非常大。
此外,在融資方面,金磚銀行也取得了進展。周強武表示,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上,發行了30億元的綠色債券。同時,金磚銀行去年批準了7個項目,總金額達到15.5億美元,所有的項目都是可持續發展項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8月30日,金磚銀行在上海宣布批準了四個來自成員國的貸款申請,其中中國的兩個貸款項目是位于湖南的湘江治理項目和位于江西的節能項目。
金磚銀行行長卡馬特表示,這四個項目既契合成員國的發展步伐,也能體現出銀行對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資源傾斜,銀行未來將持續關注能改善民生的貸款項目。
對于金磚銀行下一步的發展,周強武指出,將為金磚五國申請金磚銀行的貸款項目,提供項目準備金,這將在本次廈門會晤上取得新的進展,也會促進相關項目的開展和實施。同時,在2017年,金磚銀行還會批準一些新的項目,預計全年的貸款總額將會達到25億美元左右。
卡馬特此前表示,2017年至2018年,金磚銀行正在儲備的項目已經有23個,其中多個項目集中在綠色能源以及基礎設施領域,這將為金磚國家綠色能源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急需的資金。
近日,金磚銀行公布了未來五年的總體戰略,預計三分之二的貸款項目將被用于助力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
8月31日,社科文獻出版社發行的《新興經濟體藍皮書:金磚國家發展報告(2017)》顯示,金磚銀行小到可以資助成員國或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到可以解決“一帶一路”自貿區、金磚“一體化大市場”等大戰略用資難題。
該報告副主編、浙江工商大學教授劉文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金磚銀行的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在未來,各成員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所需總額將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如何解決金磚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在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方面所需的資金缺口,是金磚國家落實合作的一大方向。
金磚國家基礎設施需求巨大
PPP領域合作也是未來推動金磚國家合作的重要方式。
亞洲開發銀行發布的題為《滿足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的報告指出,到2030年其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總計將超過22.6萬億美元(每年1.5萬億美元)。若將氣候變化減緩及適應成本考慮在內,此預測數據將提高到26萬億美元(每年1.7萬億美元)。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PPP官員肖光睿認為,現在不管是新成立的多邊開發機構,還是原有的世行、亞行這些國際組織,面對如此大量的需求,加在一起都是杯水車薪。
記者注意到,兩個月前,在上海舉行的金磚國家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已經正式建立金磚國家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領域合作框架,包括制定《金磚國家PPP良好實踐》以及設立工作組研究金磚國家開展PPP合作的具體方式。
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表示,上述成果標志著金磚國家首次就PPP模式建立合作框架,為金磚國家開展PPP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也將為促進金磚國家基礎設施的大聯通作出貢獻。
史耀斌介紹,改善公共服務及基礎設施,是金磚國家普遍面臨的巨大需求,中方在擔任金磚國家主席國后,首次提出在PPP領域開展合作,并推動建立金磚國家推廣PPP模式的交流與合作框架。這一倡議得到金磚各方的積極響應。
大岳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金永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總的來說,跨國PPP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金磚國家PPP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外國企業來中國做PPP項目時,是一組人員包括企業、金融機構、律師、咨詢公司等,一起對項目進行評估,這是我國企業走出去做PPP項目值得學習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