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31 02:06:24
8月28日的漲停,似乎是對贏合科技上半年驚艷表現的一個回饋。一周前,贏合科技發布一份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大幅增長的中報,受到近10家券商的增持評級。
在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扶持下,處于行業上游的贏合科技享受著政策紅利帶來的幾何式增長。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研究發現,贏合科技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37億元,截至6月30日的應收賬款金額為6.51億元,占今年上半年營收的比重為88.33%,相較于2016年12月31日的3.87億元激增2.64億元。而同期的應收票據也達到近2.07億元。
每經編輯 吳澤鵬 金喆 方京玉
每經記者 吳澤鵬 金喆 實習記者 方京玉 每經編輯 文多
公告截圖
盡管上市已有兩年時間,贏合科技的業績仍保持“多連跳”的快速步伐。2017年上半年,贏合科技實現營業收入近7.37億元,同比增長125.99%,離2016年全年的營業收入8.50億元僅一步之遙。同期的歸屬凈利潤為1.14億元,同比增長98.24%。
不僅如此,贏合科技還在上半年多次披露了大客戶的利好消息。
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研究并對比贏合科技近期的財務數據發現,在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兩項指標幾乎雙雙保持翻倍式跨越時,贏合科技的應收賬款也在大幅增長。截至今年6月30日,贏合科技的應收賬款達到6.51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88.33%。而同期的應收票據為2.07億元,報告期內增長超1億元。
賬齡結構顯示,其中1年以內賬齡的應收賬款金額為5.4億元,1至2年賬齡賬款金額為1.16億元,2至3年為4129.29萬元,3年以上為563.53萬元。
記者進一步發現,贏合科技的應收賬款增長主要發生在今年第一季度。一季報顯示,截至3月31日的應收賬款為6.25億元,報告期內凈增加2.38億元,2.38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總額的98.35%。
贏合科技在半年報中解釋稱,銷售額持續成倍增長,既影響應收賬款增加,也導致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收回的商業票據增加。
事實上,贏合科技在半年報中也對應收賬款作出了風險提示,贏合科技稱,不排除如果發生重大不利影響因素或突發事件,可能發生因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回而形成壞賬的風險,從而對公司資金使用效率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8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贏合科技公開郵箱發去采訪提綱。8月28日下午,贏合科技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將盡快回復。但截至發稿,未收到贏合科技的回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