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30 19:12:14
每經編輯 左越
每經記者 左越 每經編輯 江月
3300點,好久不見。
自從2016年1月7日,上證指數收于3125點跌破3300點整數關口后,幾乎再未成功跨過這關。一年多時間里,滬指在去年11月底、今年4月初、8月初三度闖關,但均以失敗告終。直到上周,上證指數終于昂首跨過3300點。用時,596天。
現在,我們是否又站在了牛市的門檻上?
牛市來了?太早
我們之所以在此時好奇、探討“牛市來了嗎?”這個問題,不僅是由于指數行情沖過3300點。
牛妹(微信號:buerniu5188)注意到,投資者情緒也有所回升。7月以來,新增投資者數量連續6周環比上升,只有上周出現小幅回落,從33.34萬下降至32.72萬。入場資金也在增加,8月29日兩市融資余額超過9330億元,創出近幾個月新高。根據CHOICE數據終端,7月3日~8月29日,港資通過滬、深港通凈流入A股的資金達到了444.85億元人民幣。
的確,從行情表現、開戶數、入市資金這些現象來看,近來股票市場確實夠熱鬧。但是,繞開這些熱鬧現象,從深層次來探究,現在就說牛市來了,太早。
招商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姚爽表示,大盤難以出現趨勢性行情,因為在流動性仍處緊平衡、經濟基本面仍將緩慢下降、政策鼓勵脫虛向實的情況下,并不支持證券市場大幅上漲。
九泰基金宏觀策略研究組組長王義發也向牛妹提到,伴隨著近期A股市場走強,樂觀的聲音漸多。但如果理性地來看待的話,會發現當前市場并不具備出現牛市的條件。受經濟基本面景氣度偏向積極的影響,盈利整體好于預期,但其緩慢向下的大方向并未逆轉。A股估值水平整體仍較高,尤其是創業板的估值(整體法)仍在50倍附近。估值和盈利狀況均處于脆弱平衡狀態。從流動性來看,經濟基本面、政策考量、外部經濟環境等因素意味著流動性存在穩中趨緊的風險。更為重要的是,盡管賺錢效應可以引入更多資金入市,但從眼前來看,除非存量博弈得以徹底替換為增量博弈,眼下偏弱的資金面和風險偏好也不支持牛市出現。
不過,雖然大面積普漲的牛市或許還遙遠,但基金經理們也向牛妹強調了“結構性牛市”的到來。例如,南方優選價值基金經理羅安安向牛妹提到,市場已經從快速下跌的熊市,經歷結構性熊市,進入到了結構性牛市的階段,至于能否迎來全面牛市,市場分歧仍較大,外部環境如市場利率、匯率等并不支持牛市,增量資金入市并不顯著。
財通價值動量混合基金基金經理金梓才表示,市場可能很長時間回不到過去那種單邊上漲的牛市格局,簡單來說就是雖然指數未來表現會很好,個股機會也會很多,但指望出現大面積普漲格局是不現實的,有很多公司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會被邊緣化。其實,今年以來結構性行情的機會非常多,周期、金融、消費、電子等板塊都有很多投資機會,如果僅僅通過判斷市場是否是牛市來進行投資,會錯失很多機會,建議未來還是降低對于指數行情的預期。但市場會逐步趨于活躍,市場機會增多,可以在市場中積極尋找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可能會更加有效。
券商股難帶動大行情
如果復盤來看,大盤正在進行中的這輪上漲其實權重股尤其是金融股貢獻了相當可觀的力量。尤其是券商股在這幾天的拉升、漲停更添了把火。
而這樣的行情,讓熟悉的畫風撲面而來。這也是近來大家好奇“牛市來了嗎”的另一大原因——2014年末,正是在狂飆的券商股的帶動下,2014~2015年的那輪牛市才由此起步。
歷史有時是相似的,那這次是否會重走3年前的路呢?羅安安向牛妹表示,由于增量資金入市并不明顯,其認為券商股還是超跌反彈,不能帶動大盤持續上漲。指數上漲需要結合經濟基本面能持續的龍頭板塊。目前看,更多要在盈利改善較明顯的行業中挖掘。
事實上,要看券商為代表的金融板塊這次能否擔綱大任,首先要搞清金融股近來表現亮眼的原因所在。
金梓才告訴牛妹,“我們看到了金融行業的景氣均有顯著改善、銀行資產質量的改善、實體經濟的企穩回升,這種資產質量的改善以及未來的息差仍會改善,這種景氣的改善仍將帶來股價的震蕩上行;而券商股估值相對較低,屬于金融中的滯漲品種,并且在市場情緒改善的時候是一個比較值得關注的板塊,但是未來中期的空間還有待于觀察券商各個業務的具體發展狀況,觀察市場成交量、融資融券的變化情況等。”
王義發也向牛妹提到,就券商股而言,估值具備優勢和基本面超預期改善是促使其表現積極的最重要因素。往后看,兩市成交量上行、IPO業務量回升將繼續對券商業績起到積極拉動左右,資管行業監管帶來的去通道對券商的影響也在不斷弱化,券商股仍具備估值和盈利的匹配優勢,機構對于券商板塊存在明顯的加倉空間也意味著其行情尚未走完。
創業板冬天已過要具體分析
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市場風格轉換明顯,上證50為代表的藍籌、白馬股表現遠優于創業板。不過,從最近表現看,創業板也走出了近幾個月來的新高,7月18日至今創業板指漲幅超過了10%。
此前多少有些“喑啞”的創業板能否在這輪反彈中一振士氣呢?恐怕這也是不少在前幾年偏愛創業板個股的投資者所關心的問題。
正如王義發提到,“估值偏高、盈利下修是制約創業板表現的重要因素。除非投資者風險偏好得到大幅改善、流動性環境大幅好轉、創業板業績超預期大幅逆轉,創業板大幅走強的基本仍不具備。當然,考慮到創業板已經連續五個季度得到機構減配,機構對其的配置處于歷史較低位置,配置層面的博弈特征也意味著創業板不至于繼續大幅調整。”
此外,此前的并購熱潮對創業板的影響也不可忽視。華夏基金向牛妹表示,創業板在2013~2015年有一輪并購高峰,業績承諾大部分截止到2015~2017年,因此并購帶來的業績不達預期的影響將在2017~2018年見頂,創業板整體的業績增速也將趨于穩定,優秀企業有望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
多位基金經理也向牛妹提到,雖然與整體市場一樣,創業板的整體行情還難說向好,但其中一些行業和公司值得關注。
“未來真正具有成長性的公司和板塊是可以布局的,但部分公司僅僅依賴于外延并購實現的話,未來仍然面臨政策的風險。因此,創業板中還是需要具體分析研究真正具有成長性的品種,布局未來成長空間廣闊、估值合理的品種。”金梓才向牛妹表示。
羅安安也提到,創業板隨著證金公司的增持激發了市場反彈熱情,表現為指數權重股的交易活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盈利拐點出現和估值模式改變,可以適度布局創業板指中權重股的反彈行情。
哪些板塊值得關注?
大家從上述投資總監和基金經理們的觀點中也能看出,他們對券商股后續的表現,態度還是很明確的,就是看好。
如前所述,既然基金經理們不約而同地都提到了結構性牛市。有結構性的牛,也對應有結構性的熊。對投資者來說,找到具備結構性牛市的板塊和行業,遠比確定牛市是否到來,更有實踐意義。
牛妹接下來就請幾位談了談對后市哪些行業和板塊更為看好↓↓↓
姚爽:在高漲的預期之下,結構機會遠大于指數機會。指數上我們仍以流動性考量作為最顯著的影響變量,衡量市場的全局性賺錢效應,目前偏謹慎。我們仍然堅持結構性行情為主,從基本面角度出發選股,繼續持有價值龍頭股、跟蹤周期品種、挖掘中小創板塊中盈利增長較為確定且估值合理的標的。
羅安安:目前時點,我們維持市場逐步從結構性熊市轉為結構性牛市的看法。結合指數前期上漲的邏輯繼續存在,看好指數權重股的表現,傳統周期板塊仍然存在較好投資機會,成長板塊看好新能源汽車等。
金梓才:前面提到了金融行業的景氣均有顯著改善,我們看到了銀行資產質量的改善,看到了實體經濟的企穩回升,因此這種資產質量的改善及未來的息差仍會改善,這種景氣的改善仍將帶來股價的震蕩上行;而券商股估值相對較低,屬于金融中的滯漲品種,并且在市場情緒改善時是一個比較值得關注的板塊。但未來中期的空間還有待于觀察券商各個業務的具體發展狀況,觀察市場成交量、融資融券的變化情況等。
王義發:看好的行業為銀行、券商、保險及部分受益供給收縮帶來的基本面改善的化工、有色子板塊。考慮到經濟基本面具備明顯較強的韌性,行業供需格局修復難以一蹴而就,預計眼前走弱的周期行業后續仍有機會;消費板塊的盈利面臨下修壓力逐步加大,估值水平得以繼續提振的難度因資金偏好有所改變而加大。因而,預計消費類板塊整體相對平淡。主題方面,看好國企混改主題和蘋果產業鏈。
華夏基金:順經濟周期的金融和周期股仍有投資機會,周期股需重點選擇供需關系改善的細分行業;消費升級和制造業升級也將驅動一批上市公司提升市場份額和利潤水平;除此之外,國企改革層面依然值得關注,近期聯通混改的方案力度較大,一些央企混改和區域混改的重點公司也有一定的投資機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