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智能硬件

每經網首頁 > 智能硬件 > 正文

太和文明論壇 | 大咖熱議人工智能工具論 對人類貢獻和挑戰同在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6 20:18:29

谷歌大中華區總裁Scott Beaumont說,“人工智能是一個工具,我們的挑戰是將其物盡其用。”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潘天佑則稱,人工智能是一個工具,如果這個工具不能超越人類,要這個工具干嘛?這兩個業內權威人士都認為,人工智能作為為人類所用的工具,理應發揮最大效用。

上述言論都出自8月26日下午舉行的“太和文明論壇”人工智能分會場上。

每經記者 趙娜 每經編輯 盧祥勇

2017年8月25日至27日,由太和智庫發起主辦,每日經濟新聞戰略合作的首屆“太和文明論壇”在京舉辦,本論壇關注多個當前備受關注的宏觀和行業發展的話題。8月26日下午舉行的人工智能分會場上,吸引到來自谷歌、IBM、微軟、亞馬遜、信幀機器人、太和智庫、聯想創投、隆正互聯等企業、資本、研究機構等業內人士參與討論。

“作為一個機器人公司的CEO,我感受到人工智能對社會帶來的沖擊。”信幀機器人(北京)有限公司CEO賀江濤說,iRobotCity的機器人和解決方案已在金融、煙草、電力等行業得到應用。就目前而言,硬件型的機器人的特征是大腦比較發達但是小腦不夠發達,因為運動能力比較差,就會出現問題甚至有時會出現法律上的挑戰,比如機器人撞到了人算什么?因此,對機器人要有監護人制度。

賀江濤就此稱,“在我們公司對機器人的代碼設計或者是維護,叫機器人監護制度,如果機器人的工作狀態或者是工作速度超出了范圍,你要負責。對甲方設置了一個‘物權責任法’制度,你買了我的機器人,你在酒店里工作,你可能會提出很多的速度要求,我會給你一些警告:可能會撞到。如果真的撞到了,這個責任算你的,甲方對機器人的能力(要求)也會有所收斂。”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丁一凡認為,人類之所以對人工智能產生了某種程度上的恐慌,是因為過去我們的工具,所有功能的延伸都是要受腦子的控制。但是現在的人工智能作為工具,會讓人家覺得是不是超出控制,我們的人腦是不是就很危險?人工智能只是代替人腦的一個工具而已,沒有什么值得可恐慌。值得恐慌的問題在于,由于人工智能和其他工具的嫁接,可能造成人工越來越不需要。

從投資人的角度,聯想創投董事總經理王光熙提到,短期到中期,人工智能對整個社會的效應包括對商業模式的提升。AI的應用會非常深度的和一些產業、行業當中的垂直領域深度整合。

“雖然人工智能的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超前的憂慮是有必要的。”微軟亞太研發集團副總裁商容認為,人工智能需要有理性,也需要有感性,但是涉及到感性就涉及到倫理和隱私等問題,未來還會對人類分工也會有所改變,所以需要超前考慮才能提前有所規范。

盡管人工智能的大規模應用仍是個長期命題,但歷史已證明,技術革命對于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不可或缺。從此角度而言,隨著一些工作崗位的消失或被取代,另一些全新的工作也會隨之出現。在討論AI奇點時,技術本身和相關法規和倫理影響,都值得一同關注。

責編 盧祥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色依依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A级毛∧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在线 | 中文字幕一级特大黄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 亚洲综合国产在不卡在线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