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重磅推薦

每經網首頁 > 重磅推薦 > 正文

【盤前資訊全知道】11日七大財媒精華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1 08:06:11

我國量子通信研究贏得全面領先優勢;美圖股價大漲,減持機構少賺50億港元;融資“熱”不懼走勢“震”,融資客撿漏轉投兩類消費股。

上海證券報

監管趨嚴,信托“輸血”地產渠道漸收窄

統計顯示,7月發行的房地產信托產品的規模達472.7億元,而同期成立的房地產信托的規模僅為210.2億元,環比6月份的345.5億元,大幅下滑39.16%。多位信托業內人士稱,監管層對房地產金融業務的監管加強,使得信托等金融機構對待地產信托業務更趨謹慎,未來信托這一當前房企的重點“供血”渠道或將漸漸收緊。

供給側改革見成效 西北水泥市場回暖

今年以來,得益于行業自律強化、環保政策趨嚴、錯峰停窯時間和范圍擴大等原因,水泥行業回暖勢頭良好。其中,西北地區水泥市場雖然沒有東部地區回升迅猛,總體仍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具體來看,7月11日,祁連山發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預盈公告,預計上半年可實現凈利潤1.8億元左右。而公司2016年上半年的凈利潤虧損1863.76萬元。

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內熱外冷

據統計,目前18家試點銀行中,僅8家發行22單相關產品,規模在200億元出頭,相較商業銀行去年底的萬億不良資產規模,僅為冰山一角。并非銀行完全沒動力發行產品,而是不良貸款屬于高風險資產,機構投資者無法把握定價,再遇上市場本身“缺錢”,就不愿意買了。為吸引投資者,目前試點銀行花了不少心思在產品設計上,包括大幅折價發行、結構分層等。

首批上市銀行半年報登場,銀行上半年并無“縮表”跡象

平安銀行、華夏銀行以及常熟銀行8月10日發布上半年業績報告,率先開啟上市銀行業績披露大幕。從半年報數據來看,三家銀行在盈利方面保持穩健態勢,不良資產也處在可控之中。同時,在金融去杠桿、嚴監管背景下,三家銀行并未“縮表”,資產與負債都保持了增長。

中國證券報

基金風格偏移 “真”成長基金難尋

多家券商、基金近期發表觀點,認為短期內市場或向成長風格分化,建議挑選相關風格基金。但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由于上半年市場以大盤價值風格為主,不少原來為成長風格的基金發生了風格偏移。當前,想要挖掘真正的成長風格基金并不是易事。同時,記者了解到,已有基金公司注意到上述現象,計劃未來發行有更明確的投資風格的產品,以方便各類投資者選擇基金。

釀酒行業板塊“漲漲漲” 6只釀酒行業主題基金凈值創新高

昨日,釀酒行業板塊位于漲幅榜前列,貴州茅臺等股票股價盤中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在釀酒行業持續走強的推動下,釀酒行業主題基金水漲船高,Choice數據顯示,釀酒行業11只主題基金中,6只基金凈值達到了基金成立以來的最大值。東北證券認為,已公布的中報數據,不論是高端還是次高端均有亮眼增長表現。而從行業三年以上大周期角度判斷,現在僅僅是白酒新一輪牛市的開端。

弱美元提振業績美股科技板塊最受益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持續走低,同時美股不斷走高。華爾街分析師認為,美元走低不但令金融環境更寬松,同時還能夠提振企業盈利和銷售增長。預計美元下半年可能保持疲軟走勢,國際業務占比較高的美國企業,特別是科技企業將因此受益。

證券時報

借鑒別人家的摘牌經驗 進一步完善A股退市制度

證券時報頭版刊文稱,要徹底沖刷“擁殼自重”“炒小炒差”的陳腐淤泥,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退市制度,細化退市指標,特別是需借鑒美國經驗,針對信息披露指標等非量化指標應多給以解釋,利用證券法修訂契機加強對信息披露違法的處罰力度,對財務信息造假進行事前的制度防范,緊盯連續虧損的ST公司,在敏感時點重點稽查是否存在利用非經常性損益進行盈余管理、關聯方輸送利益等行為。此外,還需借鑒美國的集體訴訟制度來規范上市公司運作。

“6·30定律”被打破,超6成光伏企業中報預喜

進入8月,光伏設備行業上市公司紛紛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超6成企業業績預喜,多家公司凈利潤增長預計近1倍。與往年相比,今年光伏企業的“6.30定律”被打破,需求增長帶動多晶硅等產品價格上漲,對中上游企業影響積極。

次新股指數年內大跌37% 仍有次新股走出慢牛行情

今年以來,創業板綜、創業300、中證1000、創業板指等年內跌幅均超過10%,它們代表的都是小市值題材股。表現更為慘烈的是,次新股指數年內大跌36.54%,并且今天再度創出了新低;另一個表現糟糕的指數是最小市值指數,年內跌幅達到30.21%。 也有開板后表現非常好的次新股。其中,今年1月17日上市的榮晟環保,連續7個一字漲停板后于2月3日開板,至今累計上漲77.11%;今年1月5日上市的德新交運,連續12個一字漲停板后于1月24日開板,至今累計上漲76.33%。

證券日報

融資“熱”不懼走勢“震” 融資客撿漏轉投兩類消費股

兩融標的股方面,本周以來截至8月9日,共有473只標的股呈現期間融資凈買入,其中,食品飲料行業有18只標的股呈現期間融資凈買入,合計融資凈買入金額為41614.32萬元,休閑服務行業則有3只標的股呈現期間融資凈買入,合計融資凈買入金額為5452.32萬元。分析人士指出,消費類板塊一直都未沉寂,只因前期獲利盤兌現而出現暫時調整,由于消費類白馬股的估值與業績依然相匹配,因此出現調整時資金逢低買入跡象明顯。

鋼鐵有色等行業去杠桿壓力仍存 上市公司創造現金流能力良好

昨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撰文指出,去年以來,我國降低企業杠桿率7大途徑全面發力,目前成效已初步顯現。從A股市場2016年的年報看,鋼鐵、有色等5行業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出現明顯好轉,去杠桿成績顯著。“雖然鋼鐵行業、有色金屬行業去杠桿的壓力明顯,但從行業償債能力的各項指標可以看出,鋼鐵類和有色金屬類上市公司創造現金流的能力尚好。”深圳前海復金基金董事長陳曉陽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綠色債券發展勢頭強勁 上半年發行近678億

來自東方金誠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境內綠色債券累計發行34只,發行規模677.9億元,發行數量、規模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78%和28%。 綠色債券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鼎力支持。今年3月份,證監會發布了《中國證監會關于支持綠色債券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了《非金融企業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業務指引》。

每日經濟新聞

股價上漲要“踩剎車”?稀土與電解鋁均有股票被臨停

由于3天內累計漲幅超20%,廣晟有色8月9日晚間發布了8月10日臨時停牌公告,此外8月9日晚公告臨時停牌的公司還有中孚實業,這分別是近期兩大行情“發動機”——稀土和電解鋁板塊中首只被臨停的公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來臨時停牌使牛股漲勢“踩剎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多位主流券商的有色行業分析師,發現他們目前仍然對稀土板塊仍持樂觀態度。

美圖股價大漲 減持機構少賺50億港元

美圖公司(01357,HK)自一上市便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近期機構投資者大額減持讓美圖公司再次走進聚光燈中。讓人費解的是,面對機構投資者減持,美圖公司的股價卻節節高升,對比機構減持的價格,短時間里最高已上漲了50%。粗略計算下來,減持的機構少賺了50億港元。

今年私募經理做對沖被“虐哭” 量化對沖策略失靈逾四成產品虧損

今年A股市場的行情表現一反常態,“一九”特征明顯,絕大多數個股跑輸大盤。這就使得通過股指期貨對沖來控制回撤的量化對沖私募“束手無策”,納入不完全統計的401只相對價值策略對沖基金產品中,負收益產品多達184只,占比達45.88%,其中甚至包括知名私募的部分產品,也出現了較大虧損。

我國量子通信研究贏得全面領先優勢

中國科學院10日凌晨宣布,“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用1年時間提前實現了既定2年完成的科學目標。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說,系列成果贏得巨大國際聲譽,標志著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研究在國際上達到全面領先的優勢地位。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表示,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成果是“本領域的一個里程碑”。這些結果代表了遠距離量子通信持續探索中的重大突破。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0億專項債版圖解構:停車場、管廊建設專項債占半壁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以來發改委監管序列下的專項債共包括城市停車場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養老產業、雙創孵化、配電網建設改造、綠色債券、債轉股專項債券、PPP項目專項債券等9項,累計發行158只,募資總規模近2000億。其中停車場、管廊建設等方向的專項債占所有專項債的規模接近一半;不過,7月以來上市在候企業債(含已發行待上市、待發行、發行)中,專項債占企業債的比重在不斷提高。

上海制造業增速創5年新高 企業智能化布局成效初顯

上海第二產業增速同去年相比由負轉正,提升幅度高達9.9個百分點。各制造企業布局智能化生產已經初顯成效,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生產性服務企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制造業的整體回暖,生產性服務業也進入了發展快車道,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

第一財經日報

強勢人民幣歸來 債市更受外資青睞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10日報6.677,上調305個基點,創去年9月29日以來新高。在岸人民幣(CNY)對美元一度漲破6.66,為2016年8月25日以來新高;離岸人民幣(CNH)突破6.68關口,日內大漲逾130個基點。伴隨著美元走弱和人民幣即期匯率升值,再加上中國的利率仍遠高于美國和歐洲,中國債市的機遇愈發凸顯。中信固收分析認為,人民幣升值吸引外資流入,利好國內債市。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日報、證券時報、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日報)

責編 杜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海證券報 監管趨嚴,信托“輸血”地產渠道漸收窄 統計顯示,7月發行的房地產信托產品的規模達472.7億元,而同期成立的房地產信托的規模僅為210.2億元,環比6月份的345.5億元,大幅下滑39.16%。多位信托業內人士稱,監管層對房地產金融業務的監管加強,使得信托等金融機構對待地產信托業務更趨謹慎,未來信托這一當前房企的重點“供血”渠道或將漸漸收緊。 供給側改革見成效西北水泥市場回暖 今年以來,得益于行業自律強化、環保政策趨嚴、錯峰停窯時間和范圍擴大等原因,水泥行業回暖勢頭良好。其中,西北地區水泥市場雖然沒有東部地區回升迅猛,總體仍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具體來看,7月11日,祁連山發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預盈公告,預計上半年可實現凈利潤1.8億元左右。而公司2016年上半年的凈利潤虧損1863.76萬元。 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內熱外冷 據統計,目前18家試點銀行中,僅8家發行22單相關產品,規模在200億元出頭,相較商業銀行去年底的萬億不良資產規模,僅為冰山一角。并非銀行完全沒動力發行產品,而是不良貸款屬于高風險資產,機構投資者無法把握定價,再遇上市場本身“缺錢”,就不愿意買了。為吸引投資者,目前試點銀行花了不少心思在產品設計上,包括大幅折價發行、結構分層等。 首批上市銀行半年報登場,銀行上半年并無“縮表”跡象 平安銀行、華夏銀行以及常熟銀行8月10日發布上半年業績報告,率先開啟上市銀行業績披露大幕。從半年報數據來看,三家銀行在盈利方面保持穩健態勢,不良資產也處在可控之中。同時,在金融去杠桿、嚴監管背景下,三家銀行并未“縮表”,資產與負債都保持了增長。 中國證券報 基金風格偏移“真”成長基金難尋 多家券商、基金近期發表觀點,認為短期內市場或向成長風格分化,建議挑選相關風格基金。但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由于上半年市場以大盤價值風格為主,不少原來為成長風格的基金發生了風格偏移。當前,想要挖掘真正的成長風格基金并不是易事。同時,記者了解到,已有基金公司注意到上述現象,計劃未來發行有更明確的投資風格的產品,以方便各類投資者選擇基金。 釀酒行業板塊“漲漲漲”6只釀酒行業主題基金凈值創新高 昨日,釀酒行業板塊位于漲幅榜前列,貴州茅臺等股票股價盤中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在釀酒行業持續走強的推動下,釀酒行業主題基金水漲船高,Choice數據顯示,釀酒行業11只主題基金中,6只基金凈值達到了基金成立以來的最大值。東北證券認為,已公布的中報數據,不論是高端還是次高端均有亮眼增長表現。而從行業三年以上大周期角度判斷,現在僅僅是白酒新一輪牛市的開端。 弱美元提振業績美股科技板塊最受益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持續走低,同時美股不斷走高。華爾街分析師認為,美元走低不但令金融環境更寬松,同時還能夠提振企業盈利和銷售增長。預計美元下半年可能保持疲軟走勢,國際業務占比較高的美國企業,特別是科技企業將因此受益。 證券時報 借鑒別人家的摘牌經驗進一步完善A股退市制度 證券時報頭版刊文稱,要徹底沖刷“擁殼自重”“炒小炒差”的陳腐淤泥,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退市制度,細化退市指標,特別是需借鑒美國經驗,針對信息披露指標等非量化指標應多給以解釋,利用證券法修訂契機加強對信息披露違法的處罰力度,對財務信息造假進行事前的制度防范,緊盯連續虧損的ST公司,在敏感時點重點稽查是否存在利用非經常性損益進行盈余管理、關聯方輸送利益等行為。此外,還需借鑒美國的集體訴訟制度來規范上市公司運作。 “6·30定律”被打破,超6成光伏企業中報預喜 進入8月,光伏設備行業上市公司紛紛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超6成企業業績預喜,多家公司凈利潤增長預計近1倍。與往年相比,今年光伏企業的“6.30定律”被打破,需求增長帶動多晶硅等產品價格上漲,對中上游企業影響積極。 次新股指數年內大跌37%仍有次新股走出慢牛行情 今年以來,創業板綜、創業300、中證1000、創業板指等年內跌幅均超過10%,它們代表的都是小市值題材股。表現更為慘烈的是,次新股指數年內大跌36.54%,并且今天再度創出了新低;另一個表現糟糕的指數是最小市值指數,年內跌幅達到30.21%。 也有開板后表現非常好的次新股。其中,今年1月17日上市的榮晟環保,連續7個一字漲停板后于2月3日開板,至今累計上漲77.11%;今年1月5日上市的德新交運,連續12個一字漲停板后于1月24日開板,至今累計上漲76.33%。 證券日報 融資“熱”不懼走勢“震”融資客撿漏轉投兩類消費股 兩融標的股方面,本周以來截至8月9日,共有473只標的股呈現期間融資凈買入,其中,食品飲料行業有18只標的股呈現期間融資凈買入,合計融資凈買入金額為41614.32萬元,休閑服務行業則有3只標的股呈現期間融資凈買入,合計融資凈買入金額為5452.32萬元。分析人士指出,消費類板塊一直都未沉寂,只因前期獲利盤兌現而出現暫時調整,由于消費類白馬股的估值與業績依然相匹配,因此出現調整時資金逢低買入跡象明顯。 鋼鐵有色等行業去杠桿壓力仍存上市公司創造現金流能力良好 昨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撰文指出,去年以來,我國降低企業杠桿率7大途徑全面發力,目前成效已初步顯現。從A股市場2016年的年報看,鋼鐵、有色等5行業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出現明顯好轉,去杠桿成績顯著。“雖然鋼鐵行業、有色金屬行業去杠桿的壓力明顯,但從行業償債能力的各項指標可以看出,鋼鐵類和有色金屬類上市公司創造現金流的能力尚好。”深圳前海復金基金董事長陳曉陽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綠色債券發展勢頭強勁上半年發行近678億 來自東方金誠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境內綠色債券累計發行34只,發行規模677.9億元,發行數量、規模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78%和28%。 綠色債券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鼎力支持。今年3月份,證監會發布了《中國證監會關于支持綠色債券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了《非金融企業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業務指引》。 每日經濟新聞 股價上漲要“踩剎車”?稀土與電解鋁均有股票被臨停 由于3天內累計漲幅超20%,廣晟有色8月9日晚間發布了8月10日臨時停牌公告,此外8月9日晚公告臨時停牌的公司還有中孚實業,這分別是近期兩大行情“發動機”——稀土和電解鋁板塊中首只被臨停的公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來臨時停牌使牛股漲勢“踩剎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多位主流券商的有色行業分析師,發現他們目前仍然對稀土板塊仍持樂觀態度。 美圖股價大漲減持機構少賺50億港元 美圖公司(01357,HK)自一上市便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近期機構投資者大額減持讓美圖公司再次走進聚光燈中。讓人費解的是,面對機構投資者減持,美圖公司的股價卻節節高升,對比機構減持的價格,短時間里最高已上漲了50%。粗略計算下來,減持的機構少賺了50億港元。 今年私募經理做對沖被“虐哭”量化對沖策略失靈逾四成產品虧損 今年A股市場的行情表現一反常態,“一九”特征明顯,絕大多數個股跑輸大盤。這就使得通過股指期貨對沖來控制回撤的量化對沖私募“束手無策”,納入不完全統計的401只相對價值策略對沖基金產品中,負收益產品多達184只,占比達45.88%,其中甚至包括知名私募的部分產品,也出現了較大虧損。 我國量子通信研究贏得全面領先優勢 中國科學院10日凌晨宣布,“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用1年時間提前實現了既定2年完成的科學目標。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說,系列成果贏得巨大國際聲譽,標志著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研究在國際上達到全面領先的優勢地位。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表示,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成果是“本領域的一個里程碑”。這些結果代表了遠距離量子通信持續探索中的重大突破。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0億專項債版圖解構:停車場、管廊建設專項債占半壁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以來發改委監管序列下的專項債共包括城市停車場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養老產業、雙創孵化、配電網建設改造、綠色債券、債轉股專項債券、PPP項目專項債券等9項,累計發行158只,募資總規模近2000億。其中停車場、管廊建設等方向的專項債占所有專項債的規模接近一半;不過,7月以來上市在候企業債(含已發行待上市、待發行、發行)中,專項債占企業債的比重在不斷提高。 上海制造業增速創5年新高企業智能化布局成效初顯 上海第二產業增速同去年相比由負轉正,提升幅度高達9.9個百分點。各制造企業布局智能化生產已經初顯成效,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生產性服務企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制造業的整體回暖,生產性服務業也進入了發展快車道,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 第一財經日報 強勢人民幣歸來債市更受外資青睞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10日報6.677,上調305個基點,創去年9月29日以來新高。在岸人民幣(CNY)對美元一度漲破6.66,為2016年8月25日以來新高;離岸人民幣(CNH)突破6.68關口,日內大漲逾130個基點。伴隨著美元走弱和人民幣即期匯率升值,再加上中國的利率仍遠高于美國和歐洲,中國債市的機遇愈發凸顯。中信固收分析認為,人民幣升值吸引外資流入,利好國內債市。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日報、證券時報、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日報)
11日七大財媒精華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出受孕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影视 | 亚洲综合另类一区二区 | 亚洲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 中文字幕天堂资源网最新版 | 久久九九99这里有精品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