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謹防上市公司“高送轉”動機不純 監管部門全面強化監管

證券時報 2017-08-07 07:19:55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高送轉”行為進一步加強監管,市場炒作情緒有所降溫。然而,隨著半年報披露高峰期將至,炒作高送轉慣性思維也在暗流涌動。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提醒,“高送轉”實質上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不會對公司的盈利能力有任何實質性的提升,投資者的股東權益也不會因此而增加,不要被這種“數字游戲”迷惑。作為中小投資者,為避免落入“高送轉”的陷阱,要對“高送轉”的本質有更加清醒和深刻的認識。

過去幾年,“高送轉”一直是備受市場關注的熱點題材之一,經常受到中小投資者的追捧。

在A股市場上,有的上市公司借此大幅拉升股價,撩撥投資者的神經,把“高送轉”異化成配合大股東或內部人士減持的“靈藥”。作為“高送轉”誤導投資者并造成損失的典型案例,某上市公司就曾打出一套“高送轉+減持套現+大額預虧”的組合拳,引誘不知情的投資者為公司股價炒作和不當的“市值管理”買單。

2015年初,該公司發布“高送轉”預案,擬進行 “10轉20”的利潤分配。同日,公司股東又共同披露了減持計劃,套現逾20億元。然而,僅幾日后,公司發布了8億元預虧公告并同時預警。該上市公司對業績預判的前后矛盾及毫無征兆的巨虧震驚了市場上的投資者,公司股價出現大幅波動。此后,證監會對相關負責人予以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的措施。根據律師粗略統計,截至目前,針對公司虛假陳述索賠的訴訟已涉及400名左右的投資者,索賠標的在8000萬元到1億元之間。

證監會表示,市場上的確存在上市公司“動機不純”,利用“高送轉”配合股東減持、限售股解禁,也有少數公司在由盈轉虧甚至業績惡化的情況下強推“高送轉”方案。對此,為保護投資者的知情權,監管部門全面強化高送轉一線監管,對于披露“高送轉”預案的公司,按照分類監管、事中監管、刨根問底“三位一體”的監管模式,嚴把信息披露審核第一關。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江聃

責編 周禹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高送轉監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 |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先锋资源站欧美精品 | 专区日韩中文字幕97色伦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色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