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01 22:46:01
每經編輯 項義妹
每經記者 項義妹 每經編輯 趙橋
正虹科技(000702,SZ)是中國飼料行業最早進行改制上市的企業,在股權結構上,湖南省岳陽市屈原農墾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屈原農墾集團)一股獨大。因歷史遺留問題,正虹科技近年的發展受不良資產拖累嚴重。
在各地國企混改風起云涌的當下,正虹科技憑借資產相對干凈、市值不高的殼資源,一度被投資者寄予重組的厚望,不過在傳聞數度傳出之后,依然無兌現跡象,重組預期逐漸降低。
7月28日,岳陽市金融辦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岳陽市金融辦對正虹科技的發展比較關注,我們金融辦也為該公司提供過一些發展的方案和建議,但是都沒有被公司的董事會采納。”
屈原農墾集團一股獨大
正虹科技的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國營屈原農場飼料廠,1994年更名為湖南正虹飼料廠,經濟性質為國營。1994年,經岳陽市政府批準,屈原農墾集團成立。公司股票于1997年3月18日在深交所掛牌交易。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第一大股東屈原農墾公司持有6702萬股,占總股本的25.13%,與第二大股東“嘉實資管-浦發銀行-嘉實資本-浦發青島-浦銀嘉實藍海2號資產管理計劃”的1.92%相比,相差23.21%。
但是,由于上市時改制不徹底,造成一些歷史遺留問題。
去年6月,岳陽市金融辦對市政協七屆四次會議第039號提案的答復中也指出,原國有企業員工身份未置換,每年僅這些人員包袱約需額外支出210萬元。投資建設的屠宰加工企業正虹海原,自投產后一直虧損,加上在幫助政府處理歷史遺留問題購入的岳陽市正飛飼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飛飼料)和岳陽湘城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城置業),這三塊不良資產每年虧損約1050萬元左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年報發現,正飛飼料主要從事飼料的生產和銷售,目前由正虹科技100%持有,去年營業收入為4793萬元,凈利潤為虧損98萬元。同期湘城置業的營業收入為186萬元,凈利潤虧損99萬元。而湘城置業目前為正虹科技旗下從事飼料、飼料添加劑倉儲、中轉、銷售、房地產綜合開發的全資子公司。
岳陽市金融辦稱,公司經營層急切想要加快處置不良資產,以便集中資源回歸尚有一定優勢的豬飼料主業,然而大股東基于各種擔憂,難下決斷。
股權改制尚無進展
在國企改革的浪潮之下,主業低迷的正虹科技一度被投資者寄予重組的厚望,但目前尚未看到實質進展。
岳陽市金融辦在上述文件中表示,近幾年來花費大量的精力引導正虹科技對其進行系列資本運作,以改善股權結構,盤活資產提高盈利水平,并設計多種改革方案,包括引進戰略投資者、放棄國有控股、出讓殼資源等,但最終所有方案都未得到正虹董事會的一致通過。
上述岳陽市金融辦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正虹科技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是獨立的企業法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是獨立的市場主體,我辦雖然是上市公司的協調部門,但是我們沒有權限干涉企業的經營行為。”
“要把握機遇加快引進戰略投資,徹底完成正虹的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使其真正完成向現代化企業的蛻變。”岳陽市金融辦在文件中稱。
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記者,國企賣殼與資本市場常見的重大資產重組的形式有較大的區別:國企賣殼一般是先將控股權出讓給市場,然后再由民營資本等第三方通過市場化的手段進行重組,這樣做會讓交易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國有控股的殼資源向來也是非常受資本市場青睞。
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楊德龍則向記者表示,現在借殼上市門檻較高,借殼上市的企業數量和以前相比大大下降,所以殼資源的價格也出現下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