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7-07-31 12:03:07
弱勢行情之下,業績因素成為機構布局的重要著眼點。能確定增厚業績的漲價概念股,正吸引眾多機構大力追逐。
在基金業內人士看來,漲價能夠給企業帶來確定性利好,但在市場風險偏好較弱的情況下,需要從產業趨勢上予以前瞻性布局。在機構看好的漲價概念中,主要有化工、鋰電池、電池負極材料等。
漲價概念受寵
從近期市場表現看,漲價概念股引起機構強烈關注。受益于石墨電極價格暴漲,方大炭素凈利潤大幅飆升。根據業績預告,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同比增長26.5倍,其中二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85倍至3.38億元,超出市場預期。
光大證券研報顯示,石墨電極的加權價格年初為1.29萬元/噸,一季度上漲2465元/噸,4月份上漲5881元/噸,5月份上漲9972元/噸,6月上半月上漲2145元/噸,6月下半月上漲2.31萬元/噸,7月以來上漲3.1萬元/噸,公司利潤的明顯飛躍是在6月下旬。
伴隨著石墨電極價格的暴漲,方大炭素股價飆升,最近三個月大漲約2.5倍,其中最近一個月漲幅近2倍。
從周期品種的鋼鐵、煤炭、有色金屬等個股的股價表現看,它們同樣受益于漲價概念。相關公司的股價可謂毫無例外地大漲,不少個股在短短幾周內就飆漲五六成乃至更多。
機構看重產業趨勢
雖然漲價概念股一路飆漲,但在弱勢行情之下,機構布局的重點仍轉向產業趨勢方面。市場人士認為,只有順應產業趨勢并邏輯合理的漲價概念,才能吸引機構布局。
從7月28日的市場表現看,杉杉股份、中科電氣、中國寶安、易成新能等個股均強勢漲停,上述個股漲停的邏輯在于電池負極材料漲價。根據中投證券研報,近期負極材料原材料價格飆漲,而負極材料過去一年價格穩定,市場關注度低,近期的環保監管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破了上游原材料原有的供需平衡,新環境下供應緊張,價格上漲預期強。上述幾家具有負極材料產能的公司,由此吸引機構大力布局。
在天風證券分析師楊藻看來,機構搶籌負極材料概念股源于新能源汽車的強力推廣,導致國內動力電池行業需求加速上升,同時也帶動國內負極材料企業的成長。“目前中國負極材料企業技術進步飛速,產能擴張迅速,已替代日本成為全球負極材料出貨量第一大國。未來中國是全球動力電池的生產基地,國內現有負極龍頭也將稱霸全球負極材料行業。”楊藻表示。
從近期鋰電池產業鏈漲價的情況看,動力18650電芯價格有所上漲,正極材料漲幅明顯,鋰礦、鈷礦相對年初漲幅巨大。多家機構認為,銅箔、覆銅板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漲價,其中特斯拉Model 3量產有望成為銅箔漲價催化劑,iPhone8等眾多手機新機型的推出,有望帶動三四季度PCB的需求,奠定覆銅板漲價的基礎。近期公布的基金二季報顯示,相關概念股生益科技、諾德股份、銅陵有色已吸引眾多基金布局。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