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媒體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媒體聚焦 > 正文

發審委“頂配”候選人公示:6名來自券商,8名來自北大清華

券商中國 2017-07-25 23:27:52

從7月7日證監會公布了修訂后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辦法》,到今日公示80名發審委委員候選人,18天里發審委換屆工作快馬加鞭進行。

我們先來標注下重要看點:

1、從候選人的情況來看,候選人的選擇范圍很大,職務較高,行業聲譽較大,堪稱“頂配”。24名來自律所,32名來自會所,2名來自資產評估機構,8名來自北大清華兩所高校,6名來自券商,4名來自基金公司,4名來自保險資管,基本為行業領頭人或公司高管。

2、80名候選人中,究竟誰會脫穎而出成為最終的66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公示的80位候選人中不包括證監會系統內委員,所以最終確定的66位發審委委員不全是從80名候選人中產生。也即除去證監會系統內委員,最終至少有十多名候選人被淘汰。

3、按照7天的公示時間推算,不出意外,8月這一懸念或有定論,資本市場將迎來全新的第十七屆發審委。

4、按照新修訂的規則,主板發審委和創業板發審委合并;委員總數由當前的60名增加到66名,增加的6名均為專職委員;委員連續任期由最長不超過三屆改為不超過兩屆,每年至少更換一半。

1、“頂配”陣容大盤點

6名來自券商:

我們來看看這80名候選人的組成,其中有6名來自證券公司,分別為:長城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丁益,國泰君安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裁王松,國金證券董事長冉云,中金公司首席執行官畢明建,華融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祝獻忠,招商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達。

這6位可謂熟悉證券、會計業務及有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并且精通所從事行業的專業知識,在所從事的領域內有較高聲譽。其中,霍達曾任證監會市場部主任,擁有豐富資本市場監管和研究經驗。

從他們的學歷背景來看,基本擁有研究生、博士學歷,從年齡段來看,除畢明建是50后生人外,其余5人均60后生人,其中祝獻忠和霍達出生于1968年,僅為49歲。

56位來自會所和律所:

除了證券公司,絕大多數候選人,即56位來自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除了李志林和楊濤均來自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外,其余候選人均出自不同單位。資產評估機構2名候選人分別為北京天健興業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的劉興旺和上海立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沃兆寅。

8名來自北大清華兩所高校:

8名來自高等院校的候選人全部來自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均為教授級別及以上職稱,不乏市場上耳熟能詳的學術骨干,包括北大光華院長劉俏、清華經管金融系主任楊之曙、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教授張曉燕、清華法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施天濤、北大研究生副院長姜國華、北大法學院副院長郭靂、北大國發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清華經管會計系教授謝德仁。

4位來自基金、4位來自保險:

另外買方代表,有4位為基金公司的老總,包括了銀華基金董事長王珠林、建信基金總裁孫志晨、長城基金董事長何偉、博時基金董事長張光華;4位為保險公司老總,分別為華泰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楊平、長城財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沈志斌、光大永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輝、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韓松。

按照發審規則,以上候選人是根據單位和相關行業協會推薦產生的,在公示后候選人還將參加證監會設立的發審委遴選委員會,通過面試和考察環節,在經過證監會主席辦公會后,擇優錄取,最終確定發審委委員名單。

2、新要求更嚴格

接近監管層的相關人士表示,候選人推薦工作從去年已經開始,所以此次才會較快公示。

根據規定,委員推薦單位責任被極大的強化,若發審委委員因違法違規被解聘的,證監會取消其所在單位五年內再次推薦發審委委員的資格,若為中介機構,證監會將對其在審項目采取冷處理,不予審核,若發審委委員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通報其所在單位,由其所在單位作出相應處分,在原有談話提醒、批評、解聘等處理措施的基礎上,增加公開譴責的處理措施。

對于來自中介機構的專職委員,證監會要求采取回避措施,在任期間,需與其所在業務脫鉤,一心一意的審核,不能幫中介機構招攬業務等,參加商業談判等,避免產生利益沖突。不管是來自國家部委、中介機構、交易所、派出機構,還是來自科研院校,均納入證監會管理體系,專職委員比照處級干部填寫個人事項報告表,比照證監會工作人員遵守禁止買賣股票的規定。證監會以外的專職委員受聘期間,執行證監會工作人員禁止買賣股票的規定,相關人員所持股票,原則上應當在具備依法轉讓條件時受聘一個月內清理完畢;證監會以外的兼職委員受聘期間,買賣股票的限制措施另行規定,證監會系統內的委員,嚴格按照證監會工作人員禁止買賣股票的規定執行。同時,增加對機關人員買賣股票情況核查工作安排。

可見,發審委委員不是你想當就能當,層層審核層層選拔,要想掌握擬上市企業審核過會的投票權,還得練好“真本事”。在原有廉政要求、專業素質、遵紀守法等資格條件的基礎上,發審委委員還需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理論水平和道德修養。

3、發審流程“關鍵7人”

作為《證券法》規定的股票發行核準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審委通過召開發審委會議進行審核工作。對于擬上市的企業來說,這一流程被稱作上會。如今,證監會有關職能部門會在發審委會議召開5日前,將會議通知、股票發行申請文件及證監會有關職能部門的初審報告送達參會發審委委員,并將發審委會議審核的發行人名單、會議時間、發行人承諾函和參會發審委委員名單在證監會網站上公布。

根據新規則,每次參加發審委會議的發審委委員為7名,市場總結為“關鍵7人”。表決投票時同意票數達到5票為通過,同意票數未達到5票為未通過。而在此之前,擬上市的企業已經通過了重重關卡,證監會公布了發審流程的十大環節:受理、見面會、問核、反饋會、預先披露、初審會、發審會、封卷、會后事項、核準發行。

這7名發審委參會委員如何確定?之前是“固定班底”模式,主板審核分為三個小組,每組七人,創業板為兩小組,每組也七人,不同的組別排期以審核上會項目。新規出臺后,則改變固定模式,采取一次一授權,電腦搖號產生當期的發審委委員,不固定召集人、不固定組,臨時組建發行審核團隊,避免固定組別帶來的弊端。

對于審核標準,接近監管層的相關人士指出,證監會將會通過發行審核問答等形式向社會公開審核標準,對于審核遇到的新情況問題也及時形成新的審核標準,以限制發審委員的自由裁量空間,審核工作要嚴格按照證監會的標準內容進行。發審審核過程中,將采用錄音錄像制度,記名投票制度。其中,記名投票是為了應對事后追責的情況,若不牽扯這一內容則會被密封交由證監會保管。

此外,發審委會議結束后,參會發審委委員應當在會議記錄、審核意見、表決結果等會議資料上簽名確認,同時提交工作底稿。

新修訂的發審規則,全流程從嚴監管,從選人、用人、監察分離等方面規范權力,關鍵在于強化發審委制度運行的監督管理,強化發審委制度運行監管,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設立發審委遴選委員會,增加面試和考察環節,按照依法、公開、擇優的原則選聘發審委委員;設立發行審核監察委員會,采取按一定比例對發行審核項目進行抽查的方式,對發行審核工作進行監察。

“目的是為了打造忠誠可靠、干事創業的發審委隊伍,樹立風清氣正、團結向上的工作氛圍。”證監會發言人高莉表示,以切實提升發行審核質量,嚴把上市公司準入關,防止病從口入,防范惡性與重大審核風險,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4、發審制度幾經變革

20世紀90年代初,滬深交易所相繼成立。1993年,為提高新股發行工作的透明度,證券市場全國統一的股票發行審核制度正式建立。建立初期,股票發行實行審批制,監管部門對股票發行額度嚴格控制,企業上市需要經過兩級行政審批—首先向其所在地政府或主管中央部委提交額度申請,經批準后報送證監會復審。在那個階段,審批制先后采用了額度管理和指標管理兩種模式,彼時,證監會的權力非常大,不但會對企業的質量、前景進行實質審查,還會對發行股票的規模、價格、發行方式、時間等作出具體安排。

2000年,股票發行開始實行核準制,并且延續至今。2001年3月17日,證監會宣布取消股票發行審批制,在核準制之下,正式實施通道制。2003年,證監會頒布《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暫行辦法》和《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細則》,正式推出了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并取消了原來的委員身份保密的規定,將委員投票由無記名改為記名投票,在選聘上由有關行政機關、行業自律組織、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等推薦,證監會決定聘任,人數上則由此前的80人變為25人,其中政府機關委員人數減少,社會行業委員增加。

由此,保薦制度、發審制度、承銷制度這三大制度共同構成了核準制的基礎制度。此后,發審委又出現了一些細節上的變化,比如,此前證監會只會公布發審委的審核結果,2014年末,證監會將發審委對上市公司提出的主要問題也一并予以公布。

目前,證監會加大了發審透明度,對于上會企業、發審委委員名單提前五天公布,發審結果、發審問詢問題當天公布,并于每周五公布首發企業排隊情況和審核狀態,以及終止審查企業名單。

來源:證券時報旗下微信號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

記者:陳丹

責編 余冬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從7月7日證監會公布了修訂后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辦法》,到今日公示80名發審委委員候選人,18天里發審委換屆工作快馬加鞭進行。 我們先來標注下重要看點: 1、從候選人的情況來看,候選人的選擇范圍很大,職務較高,行業聲譽較大,堪稱“頂配”。24名來自律所,32名來自會所,2名來自資產評估機構,8名來自北大清華兩所高校,6名來自券商,4名來自基金公司,4名來自保險資管,基本為行業領頭人或公司高管。 2、80名候選人中,究竟誰會脫穎而出成為最終的66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公示的80位候選人中不包括證監會系統內委員,所以最終確定的66位發審委委員不全是從80名候選人中產生。也即除去證監會系統內委員,最終至少有十多名候選人被淘汰。 3、按照7天的公示時間推算,不出意外,8月這一懸念或有定論,資本市場將迎來全新的第十七屆發審委。 4、按照新修訂的規則,主板發審委和創業板發審委合并;委員總數由當前的60名增加到66名,增加的6名均為專職委員;委員連續任期由最長不超過三屆改為不超過兩屆,每年至少更換一半。 1、“頂配”陣容大盤點 6名來自券商: 我們來看看這80名候選人的組成,其中有6名來自證券公司,分別為:長城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丁益,國泰君安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裁王松,國金證券董事長冉云,中金公司首席執行官畢明建,華融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祝獻忠,招商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達。 這6位可謂熟悉證券、會計業務及有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并且精通所從事行業的專業知識,在所從事的領域內有較高聲譽。其中,霍達曾任證監會市場部主任,擁有豐富資本市場監管和研究經驗。 從他們的學歷背景來看,基本擁有研究生、博士學歷,從年齡段來看,除畢明建是50后生人外,其余5人均60后生人,其中祝獻忠和霍達出生于1968年,僅為49歲。 56位來自會所和律所: 除了證券公司,絕大多數候選人,即56位來自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除了李志林和楊濤均來自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外,其余候選人均出自不同單位。資產評估機構2名候選人分別為北京天健興業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的劉興旺和上海立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沃兆寅。 8名來自北大清華兩所高校: 8名來自高等院校的候選人全部來自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均為教授級別及以上職稱,不乏市場上耳熟能詳的學術骨干,包括北大光華院長劉俏、清華經管金融系主任楊之曙、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教授張曉燕、清華法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施天濤、北大研究生副院長姜國華、北大法學院副院長郭靂、北大國發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清華經管會計系教授謝德仁。 4位來自基金、4位來自保險: 另外買方代表,有4位為基金公司的老總,包括了銀華基金董事長王珠林、建信基金總裁孫志晨、長城基金董事長何偉、博時基金董事長張光華;4位為保險公司老總,分別為華泰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楊平、長城財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沈志斌、光大永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輝、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韓松。 按照發審規則,以上候選人是根據單位和相關行業協會推薦產生的,在公示后候選人還將參加證監會設立的發審委遴選委員會,通過面試和考察環節,在經過證監會主席辦公會后,擇優錄取,最終確定發審委委員名單。 2、新要求更嚴格 接近監管層的相關人士表示,候選人推薦工作從去年已經開始,所以此次才會較快公示。 根據規定,委員推薦單位責任被極大的強化,若發審委委員因違法違規被解聘的,證監會取消其所在單位五年內再次推薦發審委委員的資格,若為中介機構,證監會將對其在審項目采取冷處理,不予審核,若發審委委員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通報其所在單位,由其所在單位作出相應處分,在原有談話提醒、批評、解聘等處理措施的基礎上,增加公開譴責的處理措施。 對于來自中介機構的專職委員,證監會要求采取回避措施,在任期間,需與其所在業務脫鉤,一心一意的審核,不能幫中介機構招攬業務等,參加商業談判等,避免產生利益沖突。不管是來自國家部委、中介機構、交易所、派出機構,還是來自科研院校,均納入證監會管理體系,專職委員比照處級干部填寫個人事項報告表,比照證監會工作人員遵守禁止買賣股票的規定。證監會以外的專職委員受聘期間,執行證監會工作人員禁止買賣股票的規定,相關人員所持股票,原則上應當在具備依法轉讓條件時受聘一個月內清理完畢;證監會以外的兼職委員受聘期間,買賣股票的限制措施另行規定,證監會系統內的委員,嚴格按照證監會工作人員禁止買賣股票的規定執行。同時,增加對機關人員買賣股票情況核查工作安排。 可見,發審委委員不是你想當就能當,層層審核層層選拔,要想掌握擬上市企業審核過會的投票權,還得練好“真本事”。在原有廉政要求、專業素質、遵紀守法等資格條件的基礎上,發審委委員還需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理論水平和道德修養。 3、發審流程“關鍵7人” 作為《證券法》規定的股票發行核準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審委通過召開發審委會議進行審核工作。對于擬上市的企業來說,這一流程被稱作上會。如今,證監會有關職能部門會在發審委會議召開5日前,將會議通知、股票發行申請文件及證監會有關職能部門的初審報告送達參會發審委委員,并將發審委會議審核的發行人名單、會議時間、發行人承諾函和參會發審委委員名單在證監會網站上公布。 根據新規則,每次參加發審委會議的發審委委員為7名,市場總結為“關鍵7人”。表決投票時同意票數達到5票為通過,同意票數未達到5票為未通過。而在此之前,擬上市的企業已經通過了重重關卡,證監會公布了發審流程的十大環節:受理、見面會、問核、反饋會、預先披露、初審會、發審會、封卷、會后事項、核準發行。 這7名發審委參會委員如何確定?之前是“固定班底”模式,主板審核分為三個小組,每組七人,創業板為兩小組,每組也七人,不同的組別排期以審核上會項目。新規出臺后,則改變固定模式,采取一次一授權,電腦搖號產生當期的發審委委員,不固定召集人、不固定組,臨時組建發行審核團隊,避免固定組別帶來的弊端。 對于審核標準,接近監管層的相關人士指出,證監會將會通過發行審核問答等形式向社會公開審核標準,對于審核遇到的新情況問題也及時形成新的審核標準,以限制發審委員的自由裁量空間,審核工作要嚴格按照證監會的標準內容進行。發審審核過程中,將采用錄音錄像制度,記名投票制度。其中,記名投票是為了應對事后追責的情況,若不牽扯這一內容則會被密封交由證監會保管。 此外,發審委會議結束后,參會發審委委員應當在會議記錄、審核意見、表決結果等會議資料上簽名確認,同時提交工作底稿。 新修訂的發審規則,全流程從嚴監管,從選人、用人、監察分離等方面規范權力,關鍵在于強化發審委制度運行的監督管理,強化發審委制度運行監管,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設立發審委遴選委員會,增加面試和考察環節,按照依法、公開、擇優的原則選聘發審委委員;設立發行審核監察委員會,采取按一定比例對發行審核項目進行抽查的方式,對發行審核工作進行監察。 “目的是為了打造忠誠可靠、干事創業的發審委隊伍,樹立風清氣正、團結向上的工作氛圍。”證監會發言人高莉表示,以切實提升發行審核質量,嚴把上市公司準入關,防止病從口入,防范惡性與重大審核風險,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4、發審制度幾經變革 20世紀90年代初,滬深交易所相繼成立。1993年,為提高新股發行工作的透明度,證券市場全國統一的股票發行審核制度正式建立。建立初期,股票發行實行審批制,監管部門對股票發行額度嚴格控制,企業上市需要經過兩級行政審批—首先向其所在地政府或主管中央部委提交額度申請,經批準后報送證監會復審。在那個階段,審批制先后采用了額度管理和指標管理兩種模式,彼時,證監會的權力非常大,不但會對企業的質量、前景進行實質審查,還會對發行股票的規模、價格、發行方式、時間等作出具體安排。 2000年,股票發行開始實行核準制,并且延續至今。2001年3月17日,證監會宣布取消股票發行審批制,在核準制之下,正式實施通道制。2003年,證監會頒布《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暫行辦法》和《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細則》,正式推出了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并取消了原來的委員身份保密的規定,將委員投票由無記名改為記名投票,在選聘上由有關行政機關、行業自律組織、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等推薦,證監會決定聘任,人數上則由此前的80人變為25人,其中政府機關委員人數減少,社會行業委員增加。 由此,保薦制度、發審制度、承銷制度這三大制度共同構成了核準制的基礎制度。此后,發審委又出現了一些細節上的變化,比如,此前證監會只會公布發審委的審核結果,2014年末,證監會將發審委對上市公司提出的主要問題也一并予以公布。 目前,證監會加大了發審透明度,對于上會企業、發審委委員名單提前五天公布,發審結果、發審問詢問題當天公布,并于每周五公布首發企業排隊情況和審核狀態,以及終止審查企業名單。 來源:證券時報旗下微信號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 記者:陳丹
發審委 候選人公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三区 | 在线看片国产的免费的 | 色综合久久丁香婷婷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中文字幕 | 一本一道a√无碼中文字幕 亚洲无毒AV在线 | 婷婷精品视频在线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