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1 17:22:15
每經記者 張斯 每經編輯 盧祥勇
7月21日晚,樂視網(300104 .SZ)公告稱,董事會全票通過,選舉孫宏斌為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以孫宏斌接手樂視網為開端,標志著賈躍亭時代的結束。
此前,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發文指出,孫宏斌并非如他說的那樣不想做樂視網的董事長,而是必須坐上樂視網的董事長。只有他坐上了樂視網董事長的位置,他以前投的那些錢才會有著落和安全。
孫宏斌為何親自出手
在三天前(7月19日)的媒體溝通會上,孫宏斌曾表示“我不想當樂視網董事長。”但不想當,不代表不當。
樂視當下面臨的狀況可能是孫宏斌入股前萬萬沒有想到的,而盡管他從一開始就清晰的要將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體系分離,但目前遠遠沒有達到他的目標,而且他說的很多樂視網至關重要的問題,也不是他一個人能解決的。現在來看,必須有賈躍亭的參與。
雖然孫宏斌公開力挺老鄉賈躍亭,但目前看來,融創未能將樂視從資金泥潭中拉出。據財新網報道,面對樂視不斷迸發的資金問題,融創百億元投資款效果不彰,截至7月5日,還有約25億元沒有到賬。融創內部人士表示,余下款項應該會按照協議約定陸續到賬,目前剩余投資資金在到賬過程中。
對于融創此前的資金用途,賈躍亭在6月底的樂視股東大會上表示,融創給的這筆資金,其中有30-40億進入了上市公司體系,94億元付給了老股東。同時,目前償還貸款額已經達到150億左右,絕大部分都是償付給了金融機構。“應該把非常寶貴的90多億用到業務當中來,讓業務快速恢復正常,甚至有更好的發展,這才是從根本上解決金融機構風險的辦法”。
“銀行貸款可以跟銀行談重組,哪些還,哪些不還。”回過頭看,孫宏斌認為,關于資金的使用上還有運作空間。
而根據《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有關規定,賈躍亭的辭呈將自公司召開股東大會選舉產生新任董事填補其空缺后生效,在本次董事會改組前,賈躍亭仍將繼續履行董事長等職責。
所以,在此背景下,孫宏斌到了非自己出手不可的時候。根據《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有關規定,董事會會議決議是以投票表決的方式做出的,表決采取每人一票的方式,在投票時萬一出現僵局,董事長往往有權行使裁決權,即投決定性的一票。也就是說,孫宏斌想要重塑樂視必須要從更高的權利層面“說服”賈躍亭。
7月17日,樂視召開了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會上只執行了一個議案投票,即要通過 《關于公司第三屆董事會改組暨補選非獨立董事的議案》,也就是把孫宏斌、樂視網CEO梁軍、樂視影業CEO張昭選為董事。
此前樂視網董事會由5名董事組成,設董事長1人、副董事長1人。董事會成員中包括2名獨立董事。此后,董事會由8名董事組成,設董事長1人、副董事長1人。董事會成員中包括3名獨立董事。
而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融創拿下樂視網5名董事會席位中的兩席,擁有對樂視網重大事項的否決權。新增選的三名董事中,梁軍、張昭兩人都是原樂視系的,融創只有一個人進來,就是孫宏斌。其中,梁軍以前與孫宏斌同為聯想系出身,而作為賈躍亭左膀右臂的張昭,孫宏斌則在近期頻繁對外界表示出欣賞之情, “老王(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對張昭也很看好。”
孫宏斌如何重組樂視
經濟學家宋清輝發文表示,只有孫宏斌坐上了樂視網董事長的位置,他以前投的那些錢才會有著落和安全。他上任之后,預計將會推動樂視影業、電視等這幾塊業務的重整,以及推進樂視上市公司體系關聯交易的解決,使其加速成為賺錢的利器。
盡管樂視現在千瘡百孔,相對而言,孫宏斌投資的是樂視資產最好的三大板塊:影業、電視和樂視網。在前述媒體溝通會上,孫宏斌曾表示,“對于樂視未來的規劃,要么我干,要么我找一個合作伙伴。”
如果孫宏斌自己干的話,融創就需要考慮整個公司的戰略轉型。據財新網報道,孫宏斌表示,“要自己轉型的話,做五年也做不到樂視今天的份上。樂視影業2008年開始、電視2014年開始、上市公司2004年開始做,都有時間積累了,基礎還是挺好的。”
值得注意的是,樂視的內容體系已發生改變。張昭將全面接管樂視體系的內容入口,垂直整合樂視網、樂視致新、樂視影業、花兒影視等內容業務。在孫宏斌主導的“新樂視”改革中,張昭被賦予了更多的責任。
“樂視目前就是專心賣電視,業務簡單,多賣電視,多拍電影。”在前述財新網報道中,孫宏斌指出,影業板塊的版權成本越來越高,未來可能多走自制劇的模式,比如翻拍國外的好劇本。在孫宏斌的投資邏輯中,看重的是樂視大文化產業方向。
不過,對于樂視這家公司而言,作為投資者的孫宏斌,和作為創業者的賈躍亭,自然風格迥異。業內也有不同的聲音,認為孫宏斌不應該當董事長。
“賈躍亭一定會回來的!”隨著融創中國對樂視的控制逐漸深入,一位早期投資過賈躍亭的投資人表示,“這還是賈的樂視,沒人替代得了。目前樂視的情況大家看到的只是暫時的,融創介入之后的種種舉動都是策略而已。只要公司樂視和賈躍亭的基因還在就行。孫宏斌只要不動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相關的東西,都還算基因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