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7-07-13 09:39:54
牽動新三板優質企業的三大問題終于獲得監管層首度正式回應。7月12日,《證券日報》記者從新三板掛牌企業圣泉集團獲悉,證監會近日就12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解決新三板擬IPO企業“三類股東”(即契約型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計劃和信托計劃)合法資格、建立轉板試點或IPO綠色通道、設立精選層的三項具體建議作出回應。
證監會回應,目前證監會正在積極研究“三類股東”作為擬上市企業股東的適格性問題;新三板掛牌企業直接轉板或開通IPO綠色通道的制度設計,需統籌考慮市場公平與監管秩序,審慎研究推進;下一步證監會將進一步完善市場分層的制度與辦法。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圣泉集團董事長唐一林等12名全國人大代表提交了《關于發展新三板市場的建議》,對上述三個問題提出具體建議。
7月12日,多位市場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監管層正式回復口徑可以看出,新三板擬IPO企業“三類股東”適格性問題比較明確,預計未來還將有更加詳細的政策;轉板或者IPO綠色通道、再設精選層預計在短期內將擱淺。
就盡快明確“三類股東”作為擬IPO企業股東的合法資格的建議,證監會表示,針對部分新三板掛牌公司存在“三類股東”的問題,證監會并未在IPO申請及受理階段設置差別性政策,已有多家存在“三類股東”的擬上市企業提交IPO申請并獲受理。同時,鑒于“三類股東”作為擬上市企業股東涉及發行人股權清晰等發行條件及相關信息披露要求,“目前證監會正在積極研究‘三類股東’作為擬上市企業股東的適格性問題”。
關于盡快推出直接轉板試點或者IPO綠色通道的建議,證監會回應,目前,證監會對貧困地區符合條件的IPO申請企業實行“即報即審、審過即發”的優先審核政策,但審核標準不降低、環節不減少、程序不壓縮;同時對貧困地區企業采取現場檢查措施,對貧困地區企業財務信息披露質量進行檢查,確保貧困地區上市企業的質量。另外,目前證監會對股東人數不超過200人的公司掛牌新三板豁免行政審批,新三板掛牌企業已逾萬家,創新層掛牌企業已逾千家。
新三板成立以來,已有安控科技、雙杰電氣、康斯特、合縱科技、拓斯達等公司通過IPO,從新三板轉到創業板上市。但這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轉板制度。
證監會此次回應強調,“新三板掛牌企業直接轉板或開通IPO綠色通道的制度設計,需統籌考慮市場公平與監管秩序,審慎研究推進。”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證券日報》表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轉板,仍然需要《證券法》先做出“上位法”制度安排,而后才有可能推出部門細則政策。
就新三板在現有基礎層、創新層基礎上再分出精選層的建議,證監會表示,截至目前,新三板創新層掛牌公司數量雖然實現了較快的增長,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2016年創新層的企業不太穩定,900多家創新層企業中在2017年調出的有400多家,調入創新層的企業有將近1000家。“下一步證監會將進一步完善市場分層的制度與辦法,為眾多掛牌企業提供差異化的制度供給,不斷提高新三板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