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2017-07-05 10:06:00
年報“爽約”觸碰監管紅線,掛牌企業面臨監管升級。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股轉系統”)發布的公告,截至6月30日,共有108家掛牌公司未能按照規定時間披露2016年年度報告,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規定,應終止這些公司股票掛牌。其中,ST巨環等18家掛牌企業,股轉系統決定自7月3日起終止其股票掛牌。
對此,中國證券報記者聯系了多家“榜上”有名的掛牌企業了解到,企業年報難產的原因千差萬別。部分企業表示將緊急補發年報。業內人士表示,新三板市場逐漸規范完善,掛牌企業需要提升其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規范性。除嚴格監管年報披露外,近期股轉還對相關公司進行了紀律處分,新三板市場監管趨嚴態勢明顯。“在前期市場規模擴大的基礎上,新三板質量控制正在升級。健康發展的市場,需要實現有序的進退。”券商新三板分析人士表示。
108家企業年報“爽約”
股轉系統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6月30日,共有108家公司未能按照規定時間披露2016年年度報告。這些年報披露“困難戶”包括英福美、銀都傳媒、連能環保、華安股份、三凱股份、星通聯華、東方炫辰等。根據財匯大數據終端數據顯示,在6月30日的最后截止日期,數十家新三板企業“壓哨”發布2016年年度報告。
在年報“爽約”的企業中,部分企業的年報發布屬于“老大難”問題。以天水風動為例,公司上年年報就因為財務數據核算工作延后,直至2016年6月27日才披露2015年年報;去年6月30日最后關頭才公布2015年年報的ST鑫秋,此次索性放棄繼續聘請審計機構對公司財務進行審計。公司已多次發布被強制摘牌的風險提示公告。
據不完全統計,在此次年報爽約的108家掛牌企業中,共有60多家企業已申請摘牌或者擬申請摘牌,占比接近63%。其中,英福美在公告中表示,關于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事宜已經2016年10月召開2016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已于2016年11月向股轉系統提交了公司終止掛牌申請材料,并取得了《受理通知書》。“公司截至2017年6月30日未披露2016年年度報告,公司股東大會已審議通過摘牌事項,且已向股轉公司提交摘牌申請。”惟新科技則公告稱,因后期規劃與上市公司方面的并購考慮,基于謹慎性原則,本次不披露2016年年度報告。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已通過終止掛牌的議案,并于4月25日向股轉系統提交了終止掛牌的申請文件,并于同日取得股轉系統出具的《受理通知書》。
對于主動提出摘牌申請的企業,此次股轉系統明確,“對于6月30日前已提交了終止掛牌申請的公司,將繼續履行主動終止掛牌的審查程序,并在完成審查后發布終止掛牌公告”。
在上述108家企業中,部分公司已經出現重大經營風險,而無暇顧及規范信息披露。根據主辦券商光大證券發布的公告,因優諾股份生產經營已停滯,公司公章已被債權人控制,現已無法履行相應信息披露義務。優諾股份生產經營已停止,未及時編制2016年年報,公司無法預計披露2016年年度報告的時間。優諾股份亦無法召開2016年年度股東大會?;ㄆ熳C券則表示,鑒于銀都傳媒實際控制人處于失聯狀態,公司已停止經營,銀都傳媒將無法披露2016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存在被全國股轉公司終止掛牌的風險。
對于這類并未主動申請摘牌的公司,股轉系統表示,“對于涉嫌存在違規及其他待核實事項的公司,將在相關事項處理完畢后,啟動終止掛牌程序”。
今年以來,股轉系統對新三板企業信息披露特別是定期報告的披露更加重視。近期,新三板出現了史上最大規模處罰,多達480家企業在同一天收到來自全國股轉系統的監管函。其中,大多數公司是由于未能按時披露2016年年報而受到警示。
“股轉系統對于掛牌企業信息披露,特別是年報等定期報告監管越來越嚴格。新三板企業在定期報告的公告上,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方面是自身的財務不規范等;另一方面是審計機構的供不應求。很多年報審計機構需要排長隊還不一定來得及。因此市場上也有聲音認為,監管部門應該考慮企業審計工作的實際困難??梢哉f,新三板公司年報難產的原因很多。但作為掛牌企業,維護市場規則、制度是其義務,畢竟無規矩不成方圓。”上海浦東一家新三板企業高管朱先生對中國證券報表示,其所在企業苦熬一個多月后終于趕在截止日前發布了2016年年報,避免了被“點名”的命運。
摘牌+處罰“重拳出擊”
除了對主動申請摘牌和涉嫌違規等公司進行核查后摘牌,此次股轉系統還對18家掛牌企業實施直接摘牌。直接摘牌的企業包括ST巨環、耐諾邦、證券傳媒、長江電力、天水風動、弘大能源等。
這類企業一般具有相應的“硬傷”。例如,環球拓業生產經營業務處于停滯狀態,公司在收到股轉系統的自律監管措施后都未履行信披義務,年報披露自然告急。另一家被摘牌的企業圣榮沐出現的情況則是,由于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閆俊,董事楊博夫婦因涉嫌集資詐騙案于2016年11月被公安機關抓捕歸案并執行逮捕,公司目前無法正常開展經營活動。對于這類掛牌企業,股轉系統給出的處置方法是,自2017年7月3日起終止其股票掛牌。
股轉系統明確,被摘牌公司應積極應對投資者訴求,主辦券商應指定專門人員負責被摘牌公司相關事宜并披露聯系方式,協助做好被摘牌公司投資者的溝通工作,指導被摘牌公司妥善解決投資者訴求。
對此,聯訊證券分析師彭海認為,企業不按規定披露年報的行為是對股東的不負責任,監管層必定會對這種行為嚴加打擊。新三板市場加強監管,是對加強企業經營合法合規的重視,在促進新三板市場規范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監管趨嚴仍是主旋律,新三板市場有進有退,更能保證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除加強年報披露監管外,近期股轉系統在對掛牌企業的紀律處分方面也是重拳出擊。僅今年6月,股轉系統就對時空客、白兔湖、ST哥倫布、族興新材以及主辦券商華林證券實施了紀律處分。其中,2014年至2016年期間,時空客存在資金占用、信息披露違規、提前使用募集資金等行為;2015年至2017年期間,白兔湖在五次股票發行中累計存在六次提前使用募集資金行為;2016年,ST哥侖步存在信息披露違規行為。股轉系統希望各市場主體從中吸取教訓,掛牌公司應引以為戒,誠實守信,規范運作,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完善公司治理,主辦券商應勤勉盡責履行持續督導義務。
對于股轉系統此次掀起的年報監管以及紀律處分風暴等,中國證券報記者聯系了多家“榜上有名”的新三板企業。采訪發現,不少年報未能及時披露的企業存在相應的經營風險。眾多上榜企業投資者聯系不順暢,電話無人接聽甚至是無法打通的情況不在少數。在能聯系上的掛牌企業中,在對接相關信息的時候,多是不夠專業、規范。
新三板市場部分公司的“亂象”也讓主辦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同樣芒刺在背。“作為主辦券商,我們也很受傷。堅持持續不斷地督導新三板企業進行內部治理優化、規范進行信息披露。但新三板公司良莠不齊,有些企業大股東、董監高等并沒有領會新三板市場的市場法則和實際意義,離管理科學、運行合理、信息公開透明的公眾公司有很大的差距,仍需要在市場中多加歷練。對于一些涉嫌違法違規,影響相對惡劣的公司,監管部門唯有鐵拳出擊才能為市場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讓我們主辦券商等跳出一些無休止的負循環。”有新三板企業主辦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據其介紹,遭遇新三板“劣質”企業煩惱的主辦券商,在資金、品牌影響等方面損失不小。
“質控”重塑市場生態
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新三板市場正在經歷“質量控制”提升的過程。業內人士認為,新三板市場當前的問題關涉整體制度設計命題。北京新鼎榮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弛表示,由于新三板企業掛牌門檻相對較低,短短幾年已有一萬多家企業掛牌。部分企業因為新三板流動性問題,想去A股排隊IPO時,卻發現之前披露的很多信息不能和申報A股IPO的信息相違背。但由于兩者門檻不同,一些之前在新三板已經披露的信息必須做出修改,涉及工程繁雜。這讓有些企業可能選擇退市。
而嚴格監管的態勢也在改善新三板市場的生態環境。“在新三板市場大擴容的背景下,更需要思考新三板市場的真正定位。有人認為新三板市場是A股市場的前站,有人認為新三板掛牌公司的出路在新三板市場之外等。但在什么位置上就應該更多的去思量這個位置的事情,新三板掛牌公司在轉板等預期之外,首先更應該關注如何參與建設良性發展的新三板市場,在新三板市場上體現自己的價值。”前述新三板主辦券商人士表示。
事實上,此次年報監管風暴正從細微之處改變新三板市場的生態。特別是股轉系統要求的“被摘牌公司應積極應對投資者訴求,主辦券商應指導被摘牌公司妥善解決投資者訴求”等的規定,從具體實務開始,提挈市場革新的大格局。此次上榜的掛牌企業公告顯示,對于退市過程中不同股東的利益訴求的應對,成為很多企業的重點工作。例如,已申請主動摘牌的遠傳技術公告稱,對于公司摘牌存在異議的股東,將以不低于異議股東取得公司股份時的成本價格回購股份。科恩銳通則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承諾,在科恩銳通股票終止掛牌之日起一周內,提議公司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并向股東大會提交由公司回購異議股東股份及減資的提案,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應在表決該提案時投贊成票;若公司回購事項無法實現,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將承擔回購義務并有能力回購。此外,還有新三板公司接受采訪表示,股轉債等方式都可以用來作為保護投資者的可選方案。
“保護股東權利、同股同權、信息披露合法合規等資本市場基本理念正在通過市場監管、企業自律等方式落地生根。”上海一家私募機構人士表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