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 2017-06-28 10:01:40
因安全氣囊召回導致經營狀況惡化的日本高田公司26日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據悉,包括各汽車廠家為其墊付的召回費用,高田公司的負債總額或達約1.7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11日元),成為日本最大規模制造業破產案例。
隨著日本高田公司申請破產,美國和日本的眾多汽車廠商將不得不為問題氣囊引發的召回和賠償損失買單。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2019年底前,美國的召回范圍將擴大至4200萬輛汽車中的7000萬個安全氣囊。目前的召回范圍約為4600萬個安全氣囊,日本和美國加在一起,總共還有約4000萬個未回收的問題氣囊。美國全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已修理的安全氣囊僅占最終召回總量的約五分之一。
此次安全氣囊召回是美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汽車安全行動,涉及19家制造商生產的汽車,包括寶馬、特斯拉、福特和本田。
有分析稱,如果將各家車企未回收的氣囊計算在內,召回費用預計將膨脹至1.3萬億日元。相比之下,涉事車企用于支付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協議的補償金額也不過1750億日元。
日本的汽車公司表示,將繼續從高田購買替換件。這些公司在26日提交給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備案文件中暗示,預計大部分召回成本不會獲得高田的賠償。
本田和豐田26日表示,已為高田公司墊付的召回費用大部分無法得到償還。豐田表示,無法追回的金額可能高達5700億日元。日產則表示,不太可能向高田追討已支付的召回費用,但并未透露具體金額。據外媒報道,日產2015年度針對可能的召回成本,計提一次性稅前費用900億日元。本田在截至2016年3月底的兩個年度內,已撥付5560億日元用于召回和修理。
雖然本田和豐田都表示,無法討還的召回費用對公司經營的影響有限,但資金實力相對較弱的中小企業卻可能因為高田公司的破產而陷入困境。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表示,已指示相關部門采取對策,必要時將為受高田破產影響的中小企業提供臨時融資援助。
到目前為止,除了召回費用,汽車生產商似乎更擔心,高田工廠能否繼續生產替換件。
因免費回收和修理問題氣囊,高田公司的財務狀況已經急劇惡化,其2016財年(截至2017年3月)出現795億日元虧損。近日受破產傳聞影響,高田公司股價暴跌。東京證券交易所26日宣布,高田股票將于7月27日退市。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