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21 23:32:4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喜威
每經記者 張喜威
每經編輯 姚茂敦
備受金融市場關注的“債券通”再迎好消息。
6月21日,央行在官網發布《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且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這意味著離“債券通”正式開啟更進一步。
同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債登)監事長白偉群在“2017陸家嘴論壇”上強調了自貿區債券市場開放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對自貿區開放創新的重要性。
白偉群指出,債券市場是中國金融體系當中的基礎市場、核心市場和基準市場。自貿區開放創新的一個關鍵點就是自貿區債券市場的發展,自貿區的開放創新可以把建設在岸的離岸市場作為一個考慮方向。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貿區債券市場的發展有著十分廣闊的前景,將會在我國債權市場的對外開放中起到橋梁與紐帶的積極作用。
債市開放步伐持續加快
近幾年,我國債權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持續加快。
Wind數據顯示,自2010年底以來,中國企業海外發債的規模快速上漲,2015年、2016年發行規模有所回落。而彭博數據顯示,截至6月13日,今年以來中資企業外債發行總額為1488.57億美元,而去年全年的外債發行總額不過1523.18億美元。行業上,銀行、房地產和金融服務行業為外債發行的前三大主體,發行額占全年發行總規模一半以上。
6月12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企業境外發行債券風險提示”稱,中國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明發集團(國際)有限公司、平安不動產有限公司、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等有關企業發行外債未按照“2044號文”(即《關于推進企業發行外債備案登記制管理改革的通知》)規定履行事前備案登記,并要求上述企業盡快補辦有關備案登記手續。
這一動作被市場解讀為海外發債收緊的信號。
另一方面,盡管目前已有473家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內地債券市場,總投資余額超8000億元人民幣,但與其他開放程度較高的國際市場相比,仍需進一步全面深化開放。
值得注意的是,為規范開展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相關業務,保護境內外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債券市場秩序,央行制定了《暫行辦法》)。經2017年6月19日人民銀行第6次行長辦公會議通過,于6月21日正式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該《暫行辦法》已于5月31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而幾天之前的6月7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與港交所宣布,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債券通有限公司(債券通公司),承擔支持債券通相關交易服務職能,承擔支持債券通相關交易服務職能。
債券通開啟在即,多數分析認為,盡管債券通短期內吸引資金的規模可能有限,但長期而言不僅會促進中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還有利于引入更多增量資金借道香港進入內地債券市場,并助推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此外,債券通的開啟對強化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債券市場市值已超70萬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目前最新訊息來看,自貿區債券市場或將成為另一個連通離、在岸債權市場的新窗口。
“自貿區開放創新的一個關鍵點就是自貿區債券市場的發展。”白偉群在“2017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債券市場是中國金融體系當中的基礎市場、核心市場和基準市場。自貿區債券市場的開放,對整個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對于自貿區的開放創新,都非常重要。現在債券市場總的市值已經超過了70萬億元,這個時間點股票市場的市值大約53萬億左右。融資功能方面,2016年社會融資總額17.8萬億元,直接融資占到24%。這個24%當中有17%是債權融資,7%是股票融資。從開放度看,股票市場通過滬港通、深港通已經做了開放。債券市場從去年已經實現面向全球的全面開放,引進境外投資人8000億元資本。
白偉群認為,自貿區債券市場開放對整個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對自貿區開放創新都非常重要。首先,它作為一塊試驗田、破冰船,能在注冊制、信息披露、會計準則、監管規則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創新,推動債券市場發展,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其次,自貿區會聚集國際發行人和投資人,成為一個境內境外、離岸在岸市場相連通的重要節點,助推人民幣國際化;此外,自貿區債市也會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與之深度融合,能吸引全球資本配置“一帶一路”產業,并帶來更多合適的風險管理手段。
白偉群還以美國1981年開始在紐約建設的在岸離岸市場(IBFs),日本1986年在東京建設的離岸市場機制(JOM)為例,認為自貿區的開放創新可以把建設在岸的離岸市場作為一個考慮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白偉群還透露,中債登要遷移四個方面重要的核心功能到自貿區,立足自貿區,面向整個人民幣債券市場——人民幣跨境發行中心、人民幣跨境結算中心、中債估值中心和中債擔保品管理中心。
“在岸的離岸市場一旦建成,有望成為自貿區債權市場創新發展的一個突破口,在中國債權市場國際化進程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這不僅會對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起到重要地促進作用,而且可以推動中國債市健康、長遠地發展。”宋清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債登將四個核心功能遷往自貿區,對上海自貿區、自貿區債券市場以及整個中國的金融市場,都是一種非常有益的補充和完善,或能夠影響全球人民幣市場,引領離岸市場的定價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