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2017-06-21 08:13:22
MSCI明晟今日宣布,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初始加入A股的222支大盤股。基于5%的納入因子,這些加入的A股約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
為緩沖滬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額度限制,MSCI擬分兩步實施初始納入計劃,實施時間分別預定在明年5月和8月,也就是MSCI的半年度和季度指數評審時。若在預定納入日期之前滬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額度被取消或大幅提高,MSCI不排除改為一次性實施。
以上決定意味著,從明年起,海外資金將可以直接通過MSCI新興市場指數購買A股。明晟MSCI估計,全球目前約有10.5萬億美元資金在跟蹤MSCI指數,約有1.6萬億美元資金在追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
MSCI指數政策委員會主席Remy Briand稱,隨著A股準入制度進一步與國際標準接軌,滬股通和深股通持續無阻的準入得到市場檢驗,以及國際機構投資者獲取更多市場經驗,MSCI將相應提高A股在MSCI 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比重。
貝萊德亞太區主席Ryan Stork表示:“A股納入MSCI的決定將中國股市加入了主流投資之中,這將令我們的客戶受益。”
短期影響偏積極 更多影響在長期
中金公司王漢鋒指出,短期影響偏積極,更多影響在長期。MSCI納入A股對市場情緒可能有一定的提振作。考慮到初期納入標的數量不多、初始納入比例不高,短期資金流入規模也不大(我們初步估算流入資金量大約在150億美元左右),且相應個股年初至今已經累計了一定漲幅,MSCI納入A股短期對市場可能產生正面影響。更重要的影響將在長期。從長期來看,海外投資者對A股參與度會進一步提升,對A股的認知度和覆蓋度上升,市場機構化的趨勢有望加速,A股的投資風格逐步理性化,在機制和制度上將逐漸走向完善。
他指出,A股納入MSCI對行業龍頭影響偏積極。盡管此次納入短期對整體市場的有限正面作用,但考慮到這樣的結果可能一定程度上超出市場預期,相關的權重較高、增長與估值匹配度較好的行業龍頭有望從中受益。我們將在后續對這一話題展開詳盡的分析,敬請關注。
投資者將擁有更多中國頭寸 A股市場將機構化
Krane Funds首席投資官Brendan Ahern表示:“這將是慢慢上升的過程。目前是一小步,但只是第一步。一段時間后,這將戲劇性的改變投資者的組合結構,投資者將擁有更多的中國頭寸。”
Ahern稱:“中國要機構化A股市場是一件好事。他們希望外國投資公司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幫助機構化市場。這最終對中國來說是一件好事。對投資者來說,中國大的不能忽視。瑞士的GDP只有中國的1/10,但在投資者的組合中,瑞士所占的比重比中國還高50%。這是不合理的。今日A股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幫助糾正這個問題。”
Ahern表示,Krane Funds三年前就預料明晟MSCI會把中國A股納入其中并因此上市ETF,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之內,KBA將開始把在岸股票從0.7%提升至17%,使得包括H股等中國股票的整體權重在未來數年最終超過40%。
Prudential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dvisers首席投資策略師John Praveen表示:“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對中國金融市場來說是一件好事。這提振了金融系統的可信度,并給予全球投資者更輕易獲得中國股市頭寸的機會。雖然最初的比重較低,但股票的選擇更廣。這可能刺激投資者加大對中國公司的頭寸,并帶來中長期的發展,此外,這只是第一步,考慮到其經濟規模和增速,中國的比重還可能繼續增加。”
市場對人民幣需求將有所增加
BK Asset Management董事總經理Kathy Lien表示:“這顯然將推升人民幣。我們可能會看到人民幣有一個上升,隨后持平。長期來看,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將有所增加。但中國央行可能出臺一些政策,避免人民幣升值太多。”
將提振市場情緒 但實際影響有限
瑞銀財富管理新興市場分析師Lucy Qiu表示:“我們認為,這在短期將提振市場信心,但是資金流動的實際效果將存在一定限制。我們預計,在初期,將有80億美元-1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不過,相對于A股近期每日700億美元的平均交易額,這只是桶中的一滴水。”
富國銀行首席組合策略師Brian Jacobsen表示,明晟MSCI將中國A股納入符合市場普遍預期,鑒于中國已經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占比逾27%,MSCI的最新決定并不會帶來太大變化。主動投資經理此前已經可以投資這些公司。他相信,投資者仍然有足夠的理由考慮投資以消費者為主企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