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成都成華探路“文旅融合”:打好“大熊貓”和“工業文明”兩張牌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16 01:22:1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余蕊均    

每經記者 余蕊均

一個抱住奶爸撒嬌的動作,就能吸引全球8億多次的視頻點擊量,大熊貓“奇一”的意外走紅,讓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相關負責人頗為感慨,“真的火得不能再火”,“大熊貓受喜愛程度確實是很多明星都不能相比的。”

的確,從承擔外交使命以來,大熊貓便在全球“圈粉”無數,而隨著網絡直播的介入,大熊貓的曝光度大大提升,在這個網紅輩出的年代,它們只要打打滾賣賣萌便可輕松占領熱搜榜單。

除了線上活躍,線下也毫不遜色。據統計,2016年,位于成都市區內的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下稱“成都大熊貓基地”)共接待游客354.3199萬人次,同比增長36.22%,其中,國慶節的游客人數增長達77.38%。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省旅發委近日發布消息表示,“十三五”期間將整合“大熊貓”資源,推出全球唯一的大熊貓國際生態旅游線,從目前的線路圖來看,南北兩條線路的起點均在成都大熊貓基地。

“我們要全力打好‘大熊貓’這張牌,加快建設熊貓國際旅游區。”坐擁如此優勢資源,成都市成華區自然不愿錯失良機,其目前正著力打造“人文與生態合一、都市與田園交融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成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華正在謀劃打造“文旅成華”區域品牌,除了發揮“大熊貓”優勢,還要打好“工業文明”這張牌,讓老廠房“長出”都市新經濟。為此,成華區希望通過以“文化為魂、旅游為翼、生態為底、產業為柱”的方式,“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和內涵。”

全球唯一大熊貓國際生態旅游線將從成都大熊貓基地始發

上個月初,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在其任內首次訪華,首站來到四川成都。在參加了“2017丹麥旅游推介會”后,他前往成都大熊貓基地,提前與兩只即將前往丹麥定居的熊貓打了“照面”。

事實上,不止拉斯穆森,近年來,位于成都外北熊貓大道的大熊貓基地已然成為外賓們到訪蓉城的必去之地。

去年7月,在成都參加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的世界各地嘉賓們,將會議期間唯一一次集體參觀放在了大熊貓基地;9月,300余名參加2016世界航線發展大會的嘉賓到達成都后,第一個參觀的景區也是大熊貓基地;今年2月,“精靈王”李·佩斯在大熊貓基地參加大熊貓飼養員保育體驗活動……

大熊貓的魅力已不用多言,其強大的吸睛能力也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

一組數據可以說明:以大熊貓基地過去三年國慶期間的接待游客數量來看,可謂逐年攀升——2014年接待游客16.19萬人次,同比增長20.28%;2015年接待游客19.01萬人次,同比增長17.42%;2016年接待游客33.72萬人次,同比增長77.38%。

記者注意到,從1987年成立以來,成都大熊貓基地今年已步入“而立之年”,從最初的6只野外救助的病、餓大熊貓開始,截至2016年,基地共繁育大熊貓158胎,243仔,現存活176仔,成功建立起全球最大圈養大熊貓種群。因此,無論從科研繁育、保護教育還是文化旅游等方面,這里都已成為近距離接觸大熊貓的不二之選。

根據四川省旅發委的最新規劃,“十三五”期間,將整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雅安碧峰峽、都江堰熊貓谷、臥龍四大人工圈養大熊貓種群基地,46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和岷山、邛崍山、大小相嶺三大山系野生大熊貓棲息地,打造全球唯一的大熊貓國際生態旅游線。

從目前的線路圖來看,南北兩條線路的起點均在成都大熊貓基地。

“這是我們的優勢資源,要全力打好‘大熊貓’這張牌,加快建設熊貓國際旅游區。”成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力度發揮大熊貓資源優勢、挖掘大熊貓內涵、塑造大熊貓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出“熊貓都市家園”的旅游金字招牌。

東郊記憶催生文創經濟入駐企業超100家年產值近億元

如果說大熊貓基地是吸引海內外游客的重要砝碼,脫胎于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的“東郊記憶”,則承載了一代成都人的夢想。

上世紀50年代,以420發動機廠為代表的一批軍工廠在成都開建,它們與已建成投產的成都量具刃具廠、錦江電機廠等“一五”計劃的重點企業一起,開啟了成都東郊的工業文明時代,成華區也因此成為國內著名的老工業基地。

今年5月,成都在編制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公告》中,首次公布近現代工業建設留下的27處工業遺產保護名錄,其中就包括了東郊記憶。

西南交通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李異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些鐫刻著工業文明發展進程的老工業建筑,記載了城市的發展歷史,是人類工業文明的見證,也是天府文化的一部分,“有著無可比擬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提起東郊記憶如今的表演場地曾是一座燈光球場的故事,李異感慨頗多,“這片廠房沒有被推翻、修成樓盤,這是好事。”在他看來,外地人來到成都,這里會是他們認識成都的窗口,可以和這座城市的歷史展開一場對話。

官網資料顯示,作為國家4A級景區的東郊記憶,已經形成了“工業遺存保護和文化創意產業相結合的新型產業園區,開園以來日均接待游客達2萬人次。”

如今,走進東郊記憶,在原有的工業遺址之上,不僅隨處可見與音樂有關的元素、符號,成都人對美術、戲劇、攝影等多元文化的探索也在不斷升級。去年12月,繁星戲劇村與東郊記憶簽約,開啟了劇場與音樂產業跨界融合的新模式;本月底,中國成都·金磚國家電影節將在此舉行……

今年3月,負責園區運營的成都傳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東郊記憶已有超過100家企業入駐,年產值近億元”,“我們正在打造國內最大的數字音樂企業集聚園區、中國重點商業(服務業)集聚區和成都旅游文化的新地標。”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近來加速打造現代音樂產業鏈,建設“音樂之都”,作為國家音樂產業基地的東郊記憶,無疑將為此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打造“文旅成華”區域品牌加快布局六大產業功能區

“成華擁有獨特的資源稟賦,以工業文明為例,作為成都近現代工業發展曾經的‘主戰場’,成都市27處工業遺產保護名錄,成華就有12處榜上有名。”成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文化品牌塑造”工程的指引下,成華將重點打好工業文明、大熊貓文化“兩張牌”,做好保護、傳承和傳播,不斷加強“文旅成華”的區域品牌塑造。

記者注意到,就在上個月,成華區再添文創強將——被譽為中國第一音頻平臺的喜馬拉雅FM西南總部正式亮相。

該公司負責人王宇表示,他們主要圍繞技術研發及商務運營兩個方面展開業務,未來將進一步以成都為中心輻射西南,逐步鋪開各項業務,形成獨立的音頻生態閉環。

按照成華的構想,在八里二仙片區,可以集聚發展文化傳媒、音樂影視等文創產業,加快建設文化創意發展區,著力打造“文創之心、創客樂園”。

成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華目前已統籌布局了六大產業功能區,除了在環城生態帶片區加快建設熊貓國際旅游區、在八里二仙片區打造文化創意發展區外,還將在大龍潭片區建設都市工業發展區,在建設路片區打造商務總部發展區,在東客站片區建設樞紐經濟發展區,在昭覺寺片區建設商貿旅游發展區。

“我們希望立足于全區的資源稟賦和現實基礎,以此謀劃打造‘文旅成華’,并在各項工作中不斷強化這一區域品牌,加快重塑城市經濟地理。”上述負責人說。

如今,找準“角色定位”后,成華正全力以赴提升產業層次、提高城市品質。成華的期望是,到2020年,力爭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100億、地區生產總值過1000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萬”的“百千萬”目標,努力創造與面積最大中心城區資源稟賦相匹配的貢獻和業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 | 亚洲aⅴ在线播放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 | 亚洲日韩a∨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