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14 22:39:49
沒有區塊鏈技術,就不會有比特幣的出現。
每經編輯 余蕊均
每經記者 余蕊均 每經編輯 官遠星
在您閱讀本文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個名詞——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于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如此解釋,“區塊鏈”三字可能仍讓你摸不著頭腦,但如果說到“比特幣”,你也許就不那么陌生了。實際上,“區塊鏈”正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和基礎架構,可以說,沒有區塊鏈技術,就不會有比特幣的出現。
近幾年,區塊鏈技術被眼光敏銳的金融行業率先捕捉,而在未來,區塊鏈技術也可能會在各行各業大顯身手。
懷揣著這樣的希望和愿景,昨日(6月14日),第一屆全球區塊鏈高峰論壇在成都高新區舉行,來自國內外區塊鏈金融機構、行業領跑者和投資機構的代表相聚一堂,對區塊鏈今后的發展趨勢和創新應用進行了激烈地碰撞,許多顛覆式的思考,讓人們見識到了區塊鏈的發展前景。
區塊鏈或助跨境匯款“甩痛點”
談到傳統跨境付款,很多人都會瞬間想到“成本高”“到賬時間慢”“效率低”等老大難的痛點。而區塊鏈的應用或許會能為跨境支付翻開新篇章。
據麥肯錫報告顯示,目前,跨境支付交易量占不到全球支付的20%,但是它所帶來的交易費卻占到了全球支付交易費的40%,在完成跨境支付的過程中需要支付的高成本可見一斑。
基于區塊鏈賬本技術,新跨境匯款方式能夠連通網絡中各個匯款和收款賬戶,匯款公司直接將款項轉化為區塊鏈技術下的“數字貨幣”,而收款公司則直接將“數字貨幣”提現。在此過程中,匯款公司和收款公司直接進行支付、結算,省掉了所有中間環節費用,極大地節省了企業在跨境匯款中的成本,并提升了效率。
峰會現場,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區塊鏈技術將成為未來跨境匯款的主流趨勢,“因為該技術很好地解決當前B2B跨境支付價值鏈成本高、到賬時間慢、效率低等根本性痛點。”一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
“未來,在旅游、留學、海購等方面的跨境支付,區塊鏈的作用也會有所顯現。”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中國西南區塊鏈創新發展聯盟成立
除了跨境支付,還有另一個詞反復被參會的嘉賓提及——“數字資產”。一位參會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區塊鏈作為一種技術,第一步就是運用到數字資產上。“當我們把自身的資產都鏈接成為數字資產,這無疑會加強整個社會的溝通以及運作效率。”除此之外,他還提到,未來區塊鏈可能在戶籍方面進行應用,現在的戶籍信息存在一定的泄露甚至被偽造的風險。如果將戶籍放在區塊鏈里,身份證就很難偽造了。
而這種說法和維優元界創始人,區塊鏈與數字資產專家初夏虎不謀而和,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個人信息也是資產的一種,而目前很多行業將個人隱私信息放在中心化的服務器上,是具有一定風險的。而區塊鏈技術能夠使有每一個人有一個專屬自己的“數字身份”,這個信息由自己保管,更加安全可信。“你考試考了27分,不想讓同學知道,‘數字身份’也許能夠幫到你。“初夏虎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
事實上,區塊鏈作為新興技術,在被認為具有無可限量發展前景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其技術本身的特性限制、進入門檻、傳統商業的挑戰,以及場景應用的拓展等,都是擺在區塊鏈從業者面前的難題。有專家認為,區塊鏈技術關鍵是要想好能真正發揮其作用的領域,不要一開始就作為一個包治百病的東西,單點突破一定會做出好的東西,商業模式的創新才是最關鍵的。
當日峰會現場,中國西南區塊鏈創新發展聯盟成立。據了解,目前該聯盟已同電子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達成合作意向,計劃通過定向培養、企業培訓等形式提供區塊鏈專業人才,打破區塊鏈高端人才被國外壟斷的現狀,為國內區塊鏈企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實習生謝孟歡、趙思強對此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