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07 23:58:20
每經編輯 實習記者 蘇杰德 每經記者 岳琦
實習記者 蘇杰德 每經記者 岳琦 每經編輯 張海妮
6月7日,在由中國經營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辦的中國企業競爭力夏季峰會上,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稱,中國在全球化發展的三個核心的因素當中,還沒有具備強大的競爭能力,中國引領全球化的時機還不成熟。
在談到中國企業如何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進行產能合作的時候,龍永圖認為,這要看這種合作能不能給對方帶來政府稅收,能不能促進他們經濟和貿易的優化。“我們要考慮這樣的產能合作能給對方帶來什么,然后再談我們能有什么。”
中國企業在美投資面臨三大風險
在中國企業競爭力夏季峰會上,發生了一件頗令龍永圖意外的事,美國前貿易談判總代表巴爾舍夫斯基一見面就跟他說了句“生日快樂!”龍永圖感動地說,“她是今天第二個跟我說‘生日快樂’的,第一個是我的夫人。”16年前,巴爾舍夫斯基談判時的專業精神,以及特別注重細節曾給龍永圖留下深刻印象。
這兩位曾經在中國入世談判桌上“針鋒相對”的對手,如今已算是親密摯友。兩位老人親身見證了中國入世16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
回首中美WTO談判之路,龍永圖稱當時中美談判一次一次碰到挫折,一直到最后都覺得不可能。但是,最后還是做到了,這一點對中美兩國建立互信的關系具有重大的歷史借鑒。
中美兩國合作日益加深,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去美國投資。巴爾舍夫斯基在歡迎的同時也提到了三個主要的風險:第一是中國公司擁有的相關信息太少,比如說關于法律方面;第二是商業風險,美國企業在生產上和運營上有更多更嚴格的規則要求,比如對生產質量、生產后期的服務等方面都有一系列更嚴格要求;第三是對當地公眾關系及政府關系的了解,中國企業不光要對聯邦政府的政策環境做研究,而且還要對地方政治環境給予相應關注。
中國經驗可供西方國家學習
在峰會上,有人提到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中國是否要引領全球化的問題時,龍永圖稱,中國引領全球化時機還不成熟,“我們可以在某些方面起作用,但是說中國接過美國扛起的全球化的旗幟還早。”
他認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有三個要素:第一個是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技術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推動力;第二個是跨國公司的載體。第三個是全球產業的大轉移。總體來講,中國從全球化發展的三個核心因素當中,都還沒有具備強大的競爭能力。
不過,龍永圖認為,中國解決經濟發展和利益分配方面不均衡的做法,可以是解決反全球化浪潮的一個方法。西方國家,或者產生反全球化浪潮的國家,可以借鑒中國的經驗。這方面,中國可以發揮重大的作用,使全球化浪潮能夠繼續前進。
“一帶一路”合作需先考慮對方需求
在談到中國的企業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怎樣合作時,龍永圖認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能合作,首先能給對方帶來大量的就業,其次是怎樣通過產能合作,改變或者調整這些國家的經濟結構。
龍永圖稱,在合作中,中國企業當然也可以得到機會:第一個是中國可以得到需要的資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數量很大,在進行“一帶一路”峰會的時候,印度尼西亞的一個商會副會長就曾表示,印度尼西亞的鎳礦占世界的70%,希望中國可以去開發;第二個是中國可以贏得巨大的市場,中國市場很大,但是還是出現了產能過剩,所以市場還是需要開拓。
實際上,中國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晉平用一組數字形象表達了中國的努力。他在峰會現場表示,中國企業目前在“一帶一路”參與的56個經濟合作區,主要是由中國企業來開發的,已經入駐的企業按照去年年末的數字來統計,已經達到了1082家,而且他們為當地創造的稅收達到10億美元,為當地帶來的新的就業崗位已經增加到18萬人左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