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

每經網首頁 > 熱點 > 正文

“共享汽車”監管征求意見出臺:要求實名制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01 19:59:2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娜    

每經記者趙娜 每經編輯 周禹彤

交通事關民生,繼網約車、共享單車后,共享汽車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關注。

今日(6月1日)起,由中國交通運輸部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定的《關于促進汽車租賃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開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為期兩周。《征求意見稿》主要涉及夯實安全管理基礎、鼓勵分時租賃發展、提升服務能力和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四方面。其中,明確了規范汽車租賃車輛管理、落實汽車租賃身份實名制查驗制度等要求是二大關鍵。

知名IT與知識產權律師趙占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征求意見稿》的公布意味著新興的共享汽車模式納入監管的視野,整個行業將迎來規范發展的新階段。交通出行領域不斷迎來新的變革。網約車行業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了政策制定,共享單車行業用半年左右的時間各地陸續出臺的政策,而共享汽車行業的監管政策的制定過程更短。這也體現了監管部門對于共享汽車的高度重視,對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也非常關注,進而希望通過制定政策進行引導和規范。

明確實名制,鼓勵發展分時租賃

《征求意見稿》提出,汽車租賃是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出行、商務活動、公務活動和旅游休閑等需求的交通服務方式。為促進新形勢下汽車租賃業的健康發展,推動移動互聯網與汽車租賃業的融合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出行需求,現提出相關指導意見,基本原則包括三點:一,用戶為本,安全第一;二,改革創新,融合發展;三,科學監管,規范有序。

對于出臺初衷,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有關負責人對中國交通報社表示,總體而言,我國汽車租賃業仍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服務能力不足、法規政策建設滯后、企業經營風險較高、分時租賃新模式亟待引導等突出問題,與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公眾多樣化出行需求不相適應,出臺《征求意見稿》十分必要。一是保護用戶權益的需要;二是提供有效供給的需要;三是優化交通出行體系的需要;四是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需要。

記者注意到,圍繞夯實安全管理基礎,《征求意見稿》主要涉及規范汽車租賃車輛管理和落實汽車租賃身份查驗制度兩維度。強調汽車租賃經營者應當具備身份查驗所需的設施設備,對承租人提供的有效證件原件進行查驗,并將有關信息在車輛租賃合同中記錄,并載明所有駕駛人身份證件和駕駛證信息。

也就是說,明確要求租賃車輛應交付給經過身份查驗的承租人,對身份不明或者拒絕身份查驗的,不應提供汽車租賃服務。其中,承租人是個人的,應查驗承租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和駕駛證原件;承租人為企業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查驗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其他有效登記證件,授權委托書和經辦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

對這一實名制查驗要求,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有關負責人稱,《反恐怖主義法》要求“機動車租賃業務經營者應當對客戶身份進行查驗,對身份不明或者拒絕身份查驗的,不得提供服務”。為貫徹這一要求,《征求意見稿》針對個人、企業法人或其他組織等不同類型的承租人,提出了具體可操作性的措施。同時,由于租賃車輛在租賃期間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經營者對租賃車輛的管控能力較弱,實名制租車也有利于預防和降低車輛詐騙風險。

趙占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征求意見稿》的公布意味著新興的共享汽車模式納入監管的視野,整個行業將迎來規范發展的新階段。整體的監管思路是以規范促發展,按照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提出了夯實安全管理基礎、鼓勵分時租賃發展、提升服務能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四個方面的內容,明確了汽車租賃行業的基本管理制度,提出應科學確定分時租賃發展定位,并對鼓勵和規范分時租賃健康發展提出了相應政策措施。

《征求意見稿》提出,鼓勵發展分時租賃(也稱為汽車共享),鼓勵探索通過優惠城市路內停車費等措施,推動租賃車輛在依法劃設的城市路內停車泊位停放。并肯定分時租賃稱,“是傳統汽車租賃業在服務模式、技術、管理上的創新,改善了用戶體驗,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有助于減少個人購車意愿,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私人小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趨勢以及對道路和停車資源的占用。”

“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貫徹《征求意見稿》規定,踏實服務、合規經營。”Gofun出行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及汽車分時租賃的發展定位,標志著以Gofun出行為代表的共享汽車終于正式進入大眾視野,成為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重要一員。

Gofun出行方面稱,《征求意見稿》鼓勵公共場所為“共享汽車”提供停車便利,并通過優惠城市路內停車費解決分時租賃經營者面臨的“停車難”問題,為分時租賃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相信政策的助推將使其進一步實現“隨取隨還”的停車模式,滿足用戶便捷性和品質體驗的同時,響應供給側改革,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移動出行相關監管政策空窗期在縮短

值得注意的是,鼓勵發展分時租賃,離不開我國有證無車的“本本族”數量持續增加的背景。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7年3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首次突破3億輛,其中汽車達2億輛;機動車駕駛人超3.64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2億人。從駕駛人駕齡看,駕齡不滿1年的駕駛人在全國機動車駕駛人總數中占比達8.88%。

不過,《征求意見稿》也提出,科學確定分時租賃發展定位。各地交通運輸部門要會同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綜合考慮城市經濟發展、交通出行結構、汽車保有量、停車資源等實際,在堅持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的前提下,考慮分時租賃非集約化出行的特點,合理確定分時租賃在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定位,研究建立與公眾出行需求、城市道路資源、停車資源等相適應的車輛投放機制,使其與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車等出行方式協調發展,形成多層次、差異化的城市交通出行體系。

此外,記者查閱《征求意見稿》的過程中留意到,不論是規范分時租賃還是更廣意義上的汽車租賃,均提到要利用“電子圍欄”技術,強化對租賃車輛規范安全的管控力度。比如,分時租賃通過推廣應用“電子圍欄”技術,設立虛擬停車區域,引導用戶有序停車,加強停車管理。而此前,北京市部分區域針對“共享單車”的管理,已開始逐步試點“電子圍欄”。

“從網約車到共享單車,再到共享汽車,交通出行領域不斷迎來新的變革,與此同時,也對既有的管理體系、傳統的利益格局帶來沖擊和挑戰,更帶來了與用戶權益相關、與社會公共利益相關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影響著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因此,交通部門在行業發展實踐的基礎上研究制定監管政策。”

趙占領對記者分析稱,應該說,這是行業發展逐漸趨向成熟的一個標志。從中也可以看出,監管部門對于新的業務模式、技術形態保持著密切關注,制定監管政策比較及時、高效,網約車行業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了政策制定,共享單車行業用半年左右的時間各地陸續出臺的政策,而共享汽車行業的監管政策的制定過程更短。這也體現了監管部門對于共享汽車的高度重視,對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也非常關注,進而希望通過制定政策進行引導和規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不卡tv | 亚洲精品中文AV字幕乱码 | 亚洲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 午夜理论片福利在线观看 | 五月丁香伊人青青草原网 | 亚洲中文字幕自拍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