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首頁-房產

每經網首頁 > 首頁-房產 > 正文

國土部:若投資炒作不控制 大量供地亦難抑房價

中新網 2017-05-12 16:20:18

增加土地供應被不少人視為從供給端平抑房價的“利器”。不過,中國權威人士指出,這個利器的生效需要一個前提——“控制投資炒作”。

現在不少人對土地供應與房價的關系理解走入誤區,中國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司長莊少勤日前指出,實際上供地數量與住房價格并沒有必然的關系。

“據我們了解,全國范圍內的土地和住房供應基本能夠滿足人們對居住空間的需求”,莊少勤指出,中央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土地供應滿足居住是完全沒問題的。

但現實情況是大量投機資金涌入樓市,推高房價,在房價上漲的預期之下,開發商哄搶土地,地價也出現大幅上漲,再度推高房價形成惡性循環。在熱點城市,房價與地價并不簡單是面粉與面包的關系,而是形成了一種互相促漲的循環。

莊少勤指出,如果投機炒作不控制,即便大量增加土地供應,也難以達到抑制房價的效果。在土地成交活躍的2016年,一二線熱點城市供應的大量土地被拍出天價,溢價創下新高,而且增加了人們對房價上漲的預期。

一些業內人士也指出,中國去庫存周期短的城市大多數是一些熱點城市,這些地方就算增加供地,仍會被開發商哄搶。

不難發現,單純增加土地供應并非抑房價的“萬靈藥”,增加土地供應(供給端)必須與打擊投機炒作(需求端)同步發力。

此前,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出臺調控政策規定,各地根據商品住房庫存消化周期,適時調整住宅用地供應規模、結構和時序,對消化周期在36個月以上的,應停止供地;36-18個月的,要減少供地;12-6個月的,要增加供地;6個月以下的,不僅要顯著增加供地,還要加快供地節奏。

據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統計,全國70個重點城市中,有40余個城市的庫存消化周期在12個月以下(含12個月),這些城市至少需要“增加土地供應”,其中南京、合肥等6個城市“不僅要顯著增加供地,還要加快供地節奏”。

據了解,2017年全國土地利用計劃已下達,與去年相比,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總量略有下降。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副司長周建春指出,考慮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土地利用計劃中考慮各地的庫存和房地產市場情況,對指標進行相應壓減或者增加。

責編 羅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國土部:若投資炒作不控制 大量供地亦難抑房價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日韩 | 日本免费更新一二三区不卡 | 在线欧美中文亚洲精品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地址一 | 亚洲另类在线欧美制服 | 天堂在线做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