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傅克友:登云股份IPO造假是一塊試金石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04 00:47:49

每經評論員 傅克友

A股市場每個重大的歷史階段,常常有一些標志性的事件發生,會讓我們意識到:這次真的不一樣。

登云股份信息披露違法及IPO造假事件,就站在了這樣一個重要時點,也像一塊試金石,準備敲開歷史之門。可惜的是,它還沒有帶給我們“這次不一樣”的結果。

這家2014年2月19日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因上市當年業績即出現變臉,于2015年10月20日被證監會展開立案調查。中國證監會最新發出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顯示,該公司在IPO申請文件和上市后年報中,均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的違法事實。

證監會給出的處罰結果是:責令登云股份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 60萬元的罰款。同時,證監會擬對該公司時任董事及高管歐洪先、潘煒各處以30萬元罰款及5年市場禁入,其余責任人則被分別處以20萬元至5萬元不等的罰款。

2015年年底立案調查,如今才給出處罰結果,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當下“監管風暴”的監管廣度和監管深度。

但人們更關心的是,登云股份信披違法及IPO造假事件,是不是承擔了它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受到了它應該接受的處罰。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如果只是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以及區區幾十萬元的罰款,很難說上市公司承擔了它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受到了它應該接受的處罰。

在《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規定,“對欺詐發行公司實施暫停上市”。不得不說,登云股份IPO申請文件中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的多項違法事實,涉嫌“致使不符合發行條件的發行人騙取了發行核準,或者對新股發行定價產生了實質性影響”。這樣的行為,在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后,“證券交易所應當依法作出暫停其股票上市交易的決定”。

證監會在2014年10月發布上述《意見》時,曾表示將做到“出現一家、退市一家”,堅決維護退市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在新的監管風暴之下,證監會多次強調,對某些重大違法公司,資本市場將采取零容忍態度,堅決執行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制度,將其清除出資本市場。證監會主席劉士余也喊話,交易所必須依法主動行使全方位的監管職能,包括對公司上市、退市和并購重組的實質性監管。

在這一點上,登云股份IPO造假事件,就像一塊試金石,在檢驗退市制度的實施標準和監管力度。

毋庸諱言,退市制度的建立,并沒有改變“退市難”的現狀。作為監管的一種強大武器,強制退市始終沒能有效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和威力。事實上,自上述《意見》發布以來,僅有3家上市公司退市。

在當下IPO加速的背景下,退市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顯。2015年至今年3月,已有500家以上公司進行了IPO,是同期退市公司數量的180多倍,這顯然不成比例。退市難的問題,已成為影響股市穩定和股民信心的重要根源。

如果退市制度不能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監管利器,那么“監管風暴”必然大打折扣。因為監管的目的,在于提高資本市場的質量,淘汰壞公司和增加好公司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以美國為例,1995年至2005年10年間,三大股市總計退市達9273家公司,有的年度甚至超過IPO數量,通過“大進大出”的方式,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當然,監管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護投資者利益。可能正是在這一點上,退市制度的嚴格執行還存在一定的難題。盡管相關《意見》提出,要“認真貫徹執行投資者保護的總體性要求”,要“明確重大違法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的民事賠償責任”等,但缺乏一系列具體制度的有效支撐。

這次的證券法修訂草案中,投資者保護設專章作規定,對發行人欺詐發行,規定先行賠付制度,針對性非常明顯。

當前我們需要的是突破,需要一塊具有標本價值的試金石,告訴我們“這次不一樣”的結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評論員傅克友 A股市場每個重大的歷史階段,常常有一些標志性的事件發生,會讓我們意識到:這次真的不一樣。 登云股份信息披露違法及IPO造假事件,就站在了這樣一個重要時點,也像一塊試金石,準備敲開歷史之門。可惜的是,它還沒有帶給我們“這次不一樣”的結果。 這家2014年2月19日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因上市當年業績即出現變臉,于2015年10月20日被證監會展開立案調查。中國證監會最新發出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顯示,該公司在IPO申請文件和上市后年報中,均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的違法事實。 證監會給出的處罰結果是:責令登云股份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的罰款。同時,證監會擬對該公司時任董事及高管歐洪先、潘煒各處以30萬元罰款及5年市場禁入,其余責任人則被分別處以20萬元至5萬元不等的罰款。 2015年年底立案調查,如今才給出處罰結果,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當下“監管風暴”的監管廣度和監管深度。 但人們更關心的是,登云股份信披違法及IPO造假事件,是不是承擔了它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受到了它應該接受的處罰。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如果只是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以及區區幾十萬元的罰款,很難說上市公司承擔了它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受到了它應該接受的處罰。 在《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規定,“對欺詐發行公司實施暫停上市”。不得不說,登云股份IPO申請文件中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的多項違法事實,涉嫌“致使不符合發行條件的發行人騙取了發行核準,或者對新股發行定價產生了實質性影響”。這樣的行為,在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后,“證券交易所應當依法作出暫停其股票上市交易的決定”。 證監會在2014年10月發布上述《意見》時,曾表示將做到“出現一家、退市一家”,堅決維護退市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在新的監管風暴之下,證監會多次強調,對某些重大違法公司,資本市場將采取零容忍態度,堅決執行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制度,將其清除出資本市場。證監會主席劉士余也喊話,交易所必須依法主動行使全方位的監管職能,包括對公司上市、退市和并購重組的實質性監管。 在這一點上,登云股份IPO造假事件,就像一塊試金石,在檢驗退市制度的實施標準和監管力度。 毋庸諱言,退市制度的建立,并沒有改變“退市難”的現狀。作為監管的一種強大武器,強制退市始終沒能有效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和威力。事實上,自上述《意見》發布以來,僅有3家上市公司退市。 在當下IPO加速的背景下,退市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顯。2015年至今年3月,已有500家以上公司進行了IPO,是同期退市公司數量的180多倍,這顯然不成比例。退市難的問題,已成為影響股市穩定和股民信心的重要根源。 如果退市制度不能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監管利器,那么“監管風暴”必然大打折扣。因為監管的目的,在于提高資本市場的質量,淘汰壞公司和增加好公司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以美國為例,1995年至2005年10年間,三大股市總計退市達9273家公司,有的年度甚至超過IPO數量,通過“大進大出”的方式,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當然,監管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護投資者利益。可能正是在這一點上,退市制度的嚴格執行還存在一定的難題。盡管相關《意見》提出,要“認真貫徹執行投資者保護的總體性要求”,要“明確重大違法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的民事賠償責任”等,但缺乏一系列具體制度的有效支撐。 這次的證券法修訂草案中,投資者保護設專章作規定,對發行人欺詐發行,規定先行賠付制度,針對性非常明顯。 當前我們需要的是突破,需要一塊具有標本價值的試金石,告訴我們“這次不一樣”的結果。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性色AⅤ一区二区三区天美传媒 | 亚洲原创久久精品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8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久久麻豆 |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 日本天堂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