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共享充電寶行業“起狼煙”:融資戰價格戰,彼此還要法庭見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14 00:53:01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債務問題可通過將凱程環保資產注入威辰環境來解決,但環評及安全生產許可已經成為達成上述收購的重要條件。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范文茜 每經編輯 文 多    

每經實習記者 范文茜 深圳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文 多

共享單車激戰未果,共享充電寶又火起來了。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從3月底到4月初,短短10天時間里,就有5家企業相繼宣布獲得融資,總金額近10億元。IDG資本、騰訊、欣旺達、海翼股份與著名投資人王剛等紛紛入局,大有去年共享單車瘋狂融資的勢頭。

各家不僅在資本層面競逐,專利權爭奪也成為競爭焦點。近日深圳來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來電科技”)發起專利訴訟,狀告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街電科技”)“專利侵權”。

街電科技CTO嚴景4月12日對《每日經濟新聞》回應稱,街電從2015年開始自主研發產品,硬件軟件都是獨立設計和研發的。目前街電方面還沒收到法院正式通知,會按正常途徑解決這次糾紛。

來電創始人袁炳松則堅稱街電的產品構成侵權,“除了形態不一樣、大小不一樣,他們產品整個邏輯都是照抄我們的。”

來電科技:有創業者盜取技術入行

近日,來電科技以專利侵權為由,對街電科技和湖南海翼電子商務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海翼股份”)發起訴訟。

來電科技創始人袁炳松向記者介紹,此案涉及的專利共計6項,其中最關鍵的包括兩項核心技專利,一是“一種移動電源的租借系統、方法及租借終端”,另一項則是“吸納式充電”。

袁炳松透露,2016年7月,街電科技曾多次派工程師到深圳市福田區Coco Park商場研究來電的設備和終端,“研究我們的充電寶是怎么從(機柜)里面出來的,怎么進去的”。

據媒體報道,來電科技于今年4月獲得由SIG和紅點中國領投,九合創投和飛毛腿董事長個人跟投的2000萬美元A輪融資。幾乎同一時間,街電科技獲IDG資本、上市公司欣旺達領投,海翼股份跟投的億元級A輪融資。

實際上,街電科技是新三板公司海翼股份的全資子公司,目前街電科技的充電寶正是海翼股份旗下產品“Anker”。記者曾致電海翼股份、欣旺達了解相關情況,但海翼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由子公司負責解釋,而欣旺達董秘辦電話至截稿為止仍無人接聽。

記者還在深圳法院網上訴訟服務平臺發現,此前來電科技還曾起訴了深圳市云充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租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競品公司。對這一系列舉措,袁炳松表示,這個領域現在熱起來了,門檻變低,很多沒有核心技術的創業者通過盜取技術進入這個行業。

街電回應:硬件軟件都是自主研發

街電科技CTO嚴景4月12日給《每日經濟新聞》回應稱,目前公司還沒有收到法院正式通知,不知道對方所說的“侵權”具體涉及哪些方面。

據嚴景介紹,街電科技從2015年開始自主研發產品,硬件軟件都是獨立設計和研發的,但承認充電寶使用的是海翼股份旗下產品Anker的技術。他補充說,“早期(來電科技)他們產品都是通過觸摸屏操控的,但我們是通過手機App去完成操作充電寶租借的整個過程,一 開始就有蠻大的差異。其實充電寶的技術原理跟自動售賣機的差不多,是相對比較成熟的技術了。不能是說他們提出了共享充電這個概念,其他公司就不能做了吧。”

對于這次訴訟,嚴景表示,作為專心做研發的公司并不擔心會有太大問題,“收到法院通知后我們會按正常渠道正常途徑來解決問題”。

對于袁炳松所說街電科技派工程師“研究”來電科技產品的說法,嚴景予以否認。但袁炳松堅持認為街電科技的產品造成了侵權,“除了產品形態不一樣、大小不一樣,他們整個邏輯都是照抄我們的。”

在如此重視專利權的背后,袁炳松透露了更深層的原因:對手以“補貼”形式進入市場,他擔心這會引起“價格戰”,對這個尚且稚嫩的行業造成惡性影響。但現在看來,隨著資本巨頭紛紛入場,一場“惡戰”恐怕已不可避免。他明確表示,接下來還會陸續起訴涉嫌侵權的其他公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人妖中文字幕片 | 综合色区国产亚洲另类 | 日本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午夜不卡在线观看 | 日韩视频亚洲视频 | 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