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升寶微信公眾號 2017-03-24 08:28:24
葉尚志向添升寶(微信公眾號:you-daydayup)表示,目前在MSCI新的建議方案框架下,對于A股,已經成為了互聯互通交易名單上的標的股,可能會有超預期的機會。
每經編輯 何劍嶺
我大A股總是會在不經意間讓你驚喜或是猝不及防。
打破沉悶,A股跟隨B股盤中“閃跌”
前兩天剛剛看到這樣一條新聞:“上證綜指自從2016年12月12日大跌2.47%后,已經連續60多個交易日無一天跌幅超過1%,平均每日漲幅達到0.05%”,而且添升寶(微信公眾號:you-daydayup)注意到,在近期的交易日中,滬指的上下幅度也就1、20個點,天天走“織布機”、“心電圖”的個股也不少。
而昨日正在大家看盤看得昏昏欲睡的時候,大A股突然上躥下跳起來:午后急速下滑,在短短43分鐘內從3255點直落到3222點。這可是整整30多個點啊,差不多得抵得上滬指上下折騰一個星期!
雖然最終滬指收盤還是拉了上去,留下一根長長的下影線,但大家都開始猜測盤中“閃跌”的原因。從表面上來看,這口“鍋”似乎得B股來背,因為就在A股“閃跌”前不久,B股也瞬間崩了:
看,這兩兄弟是不是像雙胞胎一模一樣啊?讓人想起前幾次A股跟隨B股突然下跌的“黑歷史”。不過這一次的不同之處在于下面的這條重磅消息!
該如何看待MSCI的“A股縮小化”方案?
早在B股盤中大跌之時,市場的目光就聚焦在這一條消息之上:
3月23日,據MSCI網站演示文件顯示,MSCI提出一項有關將中國A股納入的縮小化方案,將股票數量從448只減少到169只,并建議只納入可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買賣的大盤股,計劃將A股在MSCI中國指數的建議權重從3.7%降至1.7%,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從1%降至0.5%。
其實吧,這對于A股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利好:這意味著A股被納入MSCI的概率已大為提升。那為什么A股還會跟跌呢?這可能是一個“習慣”。
同花順通過統計后發現,上證指數和B股指數存在相關關系,歷史B股指數大跌,當日上證指數均出現下跌,下跌概率為100%。但是,次日A股總體上運行較為平穩,僅有2015年7月7日(股災期間)繼續大跌;而B股暴跌后的一周時間內,上證指數有近6成概率迎來翻紅。
所以說此次A股的盤中急跌“虛晃一槍”的可能性較大,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以上消息所帶來的受益板塊及個股的投資機會。
滬深股通標的扯來“眼球”
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師葉尚志向添升寶(微信公眾號:you-daydayup)表示,B股是以前A股市場沒進一步開放前,給外資參與的平臺。隨著A股走向國際化,B股確實是有被邊緣化的趨勢,但未來不排除B股有并入A股的機會。
而MSCI這一最新消息引起市場最為關注的就是滬深港通的標的股了。
滬港通下的股票交易于2014年11月17日開始。滬股通的股票范圍是上交所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的成份股,以及上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據通達信顯示,目前滬股通標的股有575只。
深港通則是在2016年12月5日正式啟動,股票范圍是市值60億元人民幣及以上的深證成份指數和深證中小創新指數的成份股,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目前深股通標的股有904只。
港資、QFII偏愛股值得關注
葉尚志向添升寶(微信公眾號:you-daydayup)表示,目前在MSCI新的建議方案框架下,對于A股,已經成為了互聯互通交易名單上的標的股,可能會有超預期的機會。
實際上互聯互通之后,港資對互聯互通的標的股還是有所青睞的。通過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3月23日,格力電器、美的集團、五糧液、海康威視、云南白藥等受到深股通資金青睞,其中格力電器的成交金額達4.15億元。而同一天里的中國平安、貴州茅臺、中國國旅、民生銀行、恒瑞醫藥等在滬股通中排位靠前,其中中國平安的成交金額達7.1億元。
還有一個焦點值得關注,據廣東辰陽投資告訴添升寶(微信公眾號:you-daydayup),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投資A股的香港機構與QFII的風格基本一致,都是以消費類或行業龍頭的配置為主。
添升寶(微信公眾號:you-daydayup)注意到,目前QFII配置滬港股通標的股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不過由于很多標的最新年報沒有出爐,所以能看到的并不多。
添升寶(微信公眾號:you-daydayup)通過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在滬市股票流通股數100億股以上的滬股通標的股(39只)中看到,中信銀行的股東名單里,有QFII持股2959.62萬股,持股QFII家數為1家,占流通股比例0.0928%。而在深市中,流通股數在50億股以上的標的股(18只)里,暫時還沒有發現有QFII潛伏。
本文部分內容綜合自證券時報網、華爾街見聞、同花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