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7-03-23 09:44:42
今天,中國最大的離岸石油公司——中海油將發布2016年全年業績,另兩大國有油企——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則將分別于3月27日和3月31日公布業績,這意味著石油巨頭的年報季正式啟幕。
今天,中國最大的離岸石油公司——中海油將發布2016年全年業績,另兩大國有油企——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則將分別于3月27日和3月31日公布業績,這意味著石油巨頭的年報季正式啟幕。上證報記者從業內了解到,在三家公司中,中國石化業績預計相對較好,源于煉化業務受益油價見底回升過程中石化化工品的價格反彈,而三公司資本支出則可能升降不一。
石油系統一位內部人士昨天向上證報記者透露,以產量計為中國第一大石油公司的中國石油2016年業績仍可能繼續下滑,但降幅不會像2015年那么大,原因在于去年整體油價上升,公司中下游煉化業務獲得不錯的收益,部分對沖了上游板塊的虧損。盡管如此,公司資本支出并不如業界預期的那樣出現三年來首次上升,而可能是繼續下降。
相比之下,業務高度集中在上游的中海油仍可能面臨較大的業績風險。此前,野村證券已將中海油投資評級降至“中性”,目標價亦降至10元。
事實上,中海油系的幾家上市公司已披露了大幅下滑的年度業績。中海油服3月21日晚發布的年報顯示,公司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為人民幣(下同)151.52億元,同比下降35.9%;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14.56億元,同比下降1166.8%。
中海油服表示,業績虧損的原因是2016年國際油價持續低迷,石油公司持續壓縮勘探開發投資,整個油田服務市場的需求進一步萎縮,工作量和價格持續減少和走低。同時,公司計提固定資產和商譽減值準備及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加之公司受第四季度常規季節性因素的影響。
在已經公布2016年年報的上市公司中,中海油服的虧損額暫列第一。
海油工程2016年共實現營業收入119.92億元,同比下降25.98%;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15億元,同比減少61.43%。
盡管如此,中海油卻在石油三巨頭中第一個調升了資本支出。公司此前披露,2017年的資本支出總額為600億元-700億元。其中,勘探、開發和生產資本化支出分別約占18%、66%和15%。業內測算,這一資本支出的上漲幅度將達到10%-30%。這也是自2014年石油寒冬席卷全球以來,中海油首次出現資本支出上漲。
在上述石油系統內部人士看來,中海油提高資本支出也可能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以開發海上油田為主的中海油如果不通過加大資本支出提質增效的話,成本就下不來,業績也很難會有根本好轉。”
中海油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華此前表示,2017年公司將兼顧短期及中、長期發展,追求有價值的增長,提升有效益的產量。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提高資本支出可能出于對今年整體油價水平的看好以及對未來原油供需情況的提前布局。國際能源署(IEA)本月表示,新的原油生產投資連續兩年下降,可能令閑置產能降至14年低位,并推動油價大幅上升,全球原油供應可能在2020年前難以滿足需求。
“至于中國石化則可能是三家公司中業績相對最好的。”上述人士表示,中國石化的煉化業務體量占比最大,在油價上升過程中受益也最明顯。
東方證券首席石化分析師趙辰甚至認為,中國石化今年的盈利可能會超越油價高于100美元時的2011年,原因在于特別收益金大幅收窄,而煉油盈利卻大幅改善。
“2011年-2013年煉油毛利率在12%左右,抵扣掉消費稅后的真實毛利率只有2%左右,如果再考慮當時4%左右的管理+銷售費用率,基本上每年煉油都是虧損。但2014年施行新的定價規則和優質優價政策后,中石化的煉油毛利率大幅改善,2015年、2016年的毛利率都超過了30%,抵扣掉消費稅的真實毛利率也有13%。”趙辰說。
另一方面,化工盈利自去年起則呈現逐季改善,加上銷售板塊利潤繼續保持穩定,這些都使得中國石化成為三巨頭中抗風險能力相對最強的一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