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5 16:38:54
3月15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在“投資者權益保護與教育計劃發布會”上表示,2016年收到了1454件投訴事項和線索,比上一年增長逾1倍。其中,私募基金相關投訴高達96%,協會投訴響應率100%。基于此,為了更好地保護投資者權益及推進投資者教育,協會借助第三方機構聯合出品了國內首個投資者教育MG動漫季播劇《你財知道?》,正式全網上線播出,第一季內容就是完全針對于購買私募基金中的各種風險警示。
每經編輯 宋雙
每經記者 宋雙 編輯 江月
3月15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在“投資者權益保護與教育計劃發布會”上表示,2016年收到了1454件投訴事項和線索,比上一年增長逾1倍。其中,私募基金相關投訴高達96%,協會投訴響應率100%。
基于此,為了更好地保護投資者權益及推進投資者教育,協會借助第三方機構聯合出品了國內首個投資者教育MG動漫季播劇《你財知道?》,正式全網上線播出,第一季內容就是完全針對于購買私募基金中的各種風險警示。
為何10投訴9私募?
據基金業協會披露的數據,2016年收到的全部投訴事項和線索中,私募基金相關投訴高達96%,其中私募證券占47%,私募股權和創投占49%。
基金業協會方面表示,投資者在面對市場上紛繁復雜的各類基金和理財工具,在投資時不能識別風險,不能厘清所投產品的風險收益屬性,不能判斷這只產品是否合法、是否適合自己、是否符合自己的理財需要,無法做出理性的決策。在投資發生問題時,投資者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因此,投資者掉進不法機構騙局陷阱的事例屢次發生。基金業協會表示,對投訴事項進行分析歸因后發現,私募證券投訴主要因為基金管理人信息披露不到位、投資運作不規范、投資者在證券市場發生較大波動時無法做出有效判斷、采取合理措施,讓賬面損失成為事實損失。私募股權投訴主要涉及違規募集、延期兌付和非法集資行為,一旦發生問題,投資者往往血本無歸。
正是如此,投資者教育工作顯得更為重要。今年,協會的投資者教育工作以落實投資者適當性原則為中心任務,強調指導和幫助投資人識別防范風險和投資欺詐,重點是“平臺、產品、合作伙伴關系”。
創新投教形式:上線季播劇
為了做好投資者教育工作,基金業協會創新投資者教育形式,借助市場服務機構等社會各方力量。這一次,協會依托新媒體平臺,委托德林社共同開發投資者教育視頻動漫季播劇,并在3月15日正式全網上線播出。
不管是投資者教育還是金融產品的介紹上,都存在一個問題,難以具象化表現,往往會顯得專業枯燥,不接地氣。此次用MG動漫特別是帶有故事化劇情的MG動漫季播劇形式呈現,結合經典名著西游記,能更好的讓投資者接受并觀看,通俗易懂且有趣。
據協會方面介紹,這套動漫每集只有兩三分鐘,但是每一分鐘后面都有上萬字的基礎素材,以及開發團隊從“大綱-腳本-制作,到推敲-修改-確認”上百小時的工作付出。協會計劃將這套動漫開發為連續季播的節目,成為陪伴投資者在財富管理道路上修行的"投資游記"。
如今,這種季播劇的方式,也引領基金業在投資教育上越來越接地氣。作為私募行業代表,重陽投資公司還以漫畫的形式制作了《七字真言輕松識別真假私募》投教產品。作為公募基金行業代表,興全基金更是行業內第一家引入社會責任投資理念的資產管理公司。
重陽投資副董事長湯進喜表示,不管是為客戶利益犧牲管理資產規模,還是完善客戶保護機制,“客戶利益第一”是核心,機構既要教育他人更要嚴于律己。興全基金副總經理楊衛東表示,投資者教育工作是一件貫穿所有投資行業自始至終的工作,需要更為長久的耐心,更為細致的執行。
協會2017投教三大工作
據協會介紹,今年協會將通過三個方面積極做好投資者權益保護與投資者教育。首先是為廣大投資者搭建多方位咨詢和投訴平臺。協會建立了包括熱線電話(4000178200)、網站(www.amac.org.cn)、微信公眾號(CHINAAMAC)、電子郵件(tousu@amac.org.cn)和普通郵件、投訴中心接待、以及百度私募地圖等六位一體投資者咨詢和投訴體系。
同時,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多層次投資者教育產品。除了投資者教育的季播劇,協會開發制作了主題為“正確認識私募,遠離非法集資”的私募基金投資者保護撲克牌。這套撲克牌中每一張提示都是經過對每一個打非案例、每一條法規、每一筆投訴臺賬信息仔細研讀、認真分析后提煉而成。2017年計劃通過北京、上海、深圳的機場,以及更多城市社區再向全國投放100萬副。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協會將建立最廣泛的合作伙伴關系。今年,協會將依托協會投資者教育工作專業委員會,積極邀請和組織基金管理機構等市場經營主體、中介機構、地方行業協會、專家學者、市場服務機構等社會各方力量,建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共同組織面向投資者的教育服務活動,建設投資者教育基地,開發投資者教育產品,為社會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投資者教育服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