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3 01:14:36
王凱歆所說的外匯金融是一種名為“二元期權”的外匯交易方式,目前在中國處于監管的灰色地帶。去年證監會曾警示“二元期權”屬于賭博性質,并非正常的期權交易。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郭榮村 實習記者 范文茜 每經編輯 姚治宇
每經記者 郭榮村 實習記者 范文茜 每經編輯 姚治宇
曾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少女CEO”、1998年出生的王凱歆近日在朋友圈公開了新業務——外匯金融和外匯教育,并稱自己現在是“新能教育執行總裁”。此前王凱歆的頭銜還是“神奇百貨CEO”,這個融資超2000萬元的創業項目在2016年11月被其“主動放棄”。
王凱歆所說的外匯金融是一種名為“二元期權”的外匯交易方式,目前在中國處于監管的灰色地帶。去年證監會曾警示“二元期權”屬于賭博性質,并非正常的期權交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學員身份聯系王凱歆,被告知“先交開戶費用人民幣200元,入群學習費人民幣88.88元。勝率在90%以上,入金20000美元的話每天賺個5000~10000美元沒問題”。
一位曾從事“二元期權”的人士透露,超高勝率是代理商或平臺用來忽悠用戶的慣常手法,高額的“入金”往往會被扣在交易平臺無法取出,一旦被騙也難以維權。
●“神奇少女”轉行“二元期權”
王凱歆關于神奇百貨的最后一條朋友圈是在2016年9月14日,她寫道“神奇百貨是目前唯一一家掌握最多中國新生代消費數據的平臺……”。此后“神奇百貨”再也沒有出現過,取而代之的是近期刷屏的關鍵詞——外匯。
記者翻閱王凱歆朋友圈發現,今年2月中下旬,其開始發布關于外匯方面的信息,隨后短短一兩周時間就已經開始招募學員進行“授課”。記者以學員身份聯系上了王凱歆,先被問到公司職位和收入水平,隨后要求出示名片,并被告知“先交開戶費用200塊錢,入群學習費88.88元。”
記者在其他“二元期權”平臺咨詢發現,開戶均是免費的。王凱歆解釋,200元包括了“外匯開戶+遠程軟件安裝+操作說明(專人VIP一對一服務)”。
王凱歆還把微信備注改成“新能教育執行總裁”。她在朋友圈中介紹,該公司主要業務是招收外匯分析師學員考取“外匯分析師”證書,并宣稱該項目與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下簡稱人社部)進行合作 。
新能教育一位姓廖的經理對記者表示,“王凱歆是我們這兒的合伙人。外匯分析師項目得到人社部和職協(中國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的認證。”
隨后記者分別致電人社部和職協服務熱線。職協回應,“外匯分析師”確實是職協認可的一個B類證書。但人社部工作人員回復,“外匯分析師”并未獲得人社部授權認證。
記者查詢發現,“新能教育”全稱為“廣東新能教育咨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1月24日,住所位于廣東省中山市,股東有4人,王凱歆并不在股東之列。
●“二元期權”暗藏“貓膩”
一位曾代理“二元期權”業務的宋先生解釋稱,“二元期權”就是“賭”一定交易時間后,標的資產的價格變化,分為看漲或看跌。投資者判斷正確,可獲得本金70%左右的收益;判斷錯誤,基本是本金全無,其實就相當于賭博中的“押大押小”。從事外匯投資行業多年的文女士表示,“‘二元期權’博彩性質較重”。
記者在王凱歆發來的微信截圖和小視頻中看到,幾乎所有標的資產都呈現“飆紅”狀態,僅僅幾秒鐘的時間,平臺就顯示賬戶盈利數十美元。王凱歆更是在朋友圈里面宣稱,“全部學員在某老師帶領下獲得盈利。”
宋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了吸引客戶投入更多資金,一些平臺在初始階段通常會操控后臺,導致投資者與交易服務商看到的數據不一致,使得投資者誤以為“二元期權”確實有暴利可圖。但實際上,客戶投入的本金并不會進入實際交易池子。
即便贏錢了想離場,用各種手段拖延投資者出金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宋先生表示,今年他們已經不做“二元期權”代理了,原因是“玩了一段時間以后客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對賭交易,在平臺里面的本金幾乎不可能拿出來,現在沒人愿意玩了”。
據記者了解,去年“二元期權”非常“火爆”,大大小小的平臺有上百家,資金規模平均數千億元,但最后的結果通常是投資者本金被吞,平臺攜款跑路。
早在2016年4月,證監會就警示投資者“切勿參與網絡‘二元期權’交易”。證監會指出,“二元期權”是從境外博彩業演變而來,其實質是創造風險供投資者進行投機,不具備規避價格風險、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與證監會監管的期權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有著本質區別,其交易行為類似于賭博。
證監會提醒,“二元期權”交易網站大多注冊在境外,在國內無網絡備案信息、無實際辦公地址,投資者一旦上當受騙,損失很難追回。目前已有地方公安機關以詐騙罪對“二元期權”網絡平臺進行立案查處。
微信也采取了相應措施打壓“二元期權”。2016年11月,微信發布《微信公眾平臺關于處理“二元期權”類信息的公告》,對發布“二元期權”等違法、違規推廣信息的公眾號進行全面整治,相關帳號做永久封禁處理。。
●感嘆靠創業難賺快錢
高中輟學創業的王凱歆一度被視為“商業天才”。2016年1月,王凱歆參加《我是獨角獸》創業真人秀節目后迅速走紅,“神奇百貨”獲得經緯中國領投、真格基金與創新谷跟投的2000萬元A輪融資。
2016年7月,神奇百貨被曝出數據造假、閃電搬家、非法辭退員工等。3個月后,神奇百貨官網關閉。2016年11月,王凱歆回應:“神奇百貨”是她主動放棄的;運營主體“深圳大爆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未破產,即將被收購;她正在準備開始新的創業項目。
神奇百貨的投資人朱波、徐小平事后表態,暗示已經放棄王凱歆。朱波稱“從今年2月起,她完全聽不進我的善意勸告,簡直像是換了人。”徐小平表示,作為一個長輩,不愿意在王凱歆的事情上推卸責任,但“她的性格還是太倔強,可能跟年齡有關系。”
2017年2月24日,王凱歆發朋友圈感慨“曾經有人勸我不要去創業,當時我沒理解到,現在完全醒悟”。她后悔的理由卻是,“創業是最苦逼、最浪費時間的事,最后錢也沒賺到,越努力越傻!要想賺大錢,就要去思考人性的弱點!”
從“商業天才”到“外匯操盤手”,王凱歆得出的結論是——這個世界賺錢最快的還是金融,以錢生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