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資訊

每經網首頁 > 資訊 > 正文

泰安科技被強制變更為協議轉讓 董秘:也算“得償所愿”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2 23:32:02

新三板公司由做市轉讓變更為協議轉讓的案例,近來并不少見。不過,被股轉系統強制變更為協議轉讓的新三板公司,泰安科技(833800.OC)還是首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泰安科技早在2016年12月份的一次董事會決議中,就已經全票通過了將公司股票轉讓方式由做市轉讓變更為協議轉讓的議案。不過,該議案卻被半個多月之后的臨時股東大會否決了。這次,泰安科技被股轉系統強制變更為協議轉讓,事情看似又回到了起點。

每經編輯 宋戈 冷輝    

每經實習記者 冷輝 每經記者 宋戈

新三板公司由做市轉讓變更為協議轉讓的案例,近來并不少見。不過,被股轉系統強制變更為協議轉讓的新三板公司,泰安科技(833800.OC)還是首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泰安科技早在2016年12月份的一次董事會決議中,就已經全票通過了將公司股票轉讓方式由做市轉讓變更為協議轉讓的議案。不過,該議案卻被半個多月之后的臨時股東大會否決了。這次,泰安科技被股轉系統強制變更為協議轉讓,事情看似又回到了起點。

有意思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泰安科技的董事會成員也全部都是其股東。那么,這半個多月時間里到底發生了什么,讓這些董事(兼股東)集體改變了心意呢?

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奔赴IPO,提前布局至關重要。關注公眾號“NBD財訪”進入微信平臺,獲取最優質新三板公司董事長的深度訪談,在此前專訪的企業中,金宏氣體等公司的IPO申請已獲證監會受理,確成硅化等6家公司已進行IPO輔導。

首家被強制變更為協議轉讓的公司

3月10日,股轉系統公告稱,因提供做市報價服務的做市商不足2家,自2017年1月23日起,泰安科技股票暫停轉讓,截至本公告發布之日,暫停期已滿30個轉讓日。鑒于暫停期間為泰安科技股票提供做市報價服務的做市商未恢復為2家以上,且該公司未提出股票轉讓方式變更申請,根據相關規定,自2017年3月13日起,泰安科技被股轉系統強制變更為協議轉讓方式。

泰安科技同日也發布公告通報了上述事項,并稱公司股票自2017年3月13日開市時起恢復轉讓,轉讓方式為協議轉讓。

2015年10月,泰安科技登陸新三板掛牌交易,交易方式為協議轉讓。2016年1月19日,泰安科技轉為做市轉讓,首批做市商共有七家,分別是中信證券、廣州證券、國海證券、聯訊證券、萬聯證券、萬和證券、南京證券。2016年年底,國泰君安加入做市行列。

做市不到一年,2017年1月11日起,7家做市商紛紛宣布要退出。到1月23日,廣州證券正式退出為泰安科技做市后,該公司的做市商僅剩最后加入的國泰君安一家。而泰安科技股票從今年1月23日開市起停牌至今。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轉讓細則(試行)》第十八條規定,“采取做市轉讓方式的股票,為其做市的做市商不足2家,且未在30個轉讓日內恢復為2家以上做市商的,如掛牌公司未按規定提出股票轉讓方式變更申請,其轉讓方式將強制變更為協議轉讓方式。”

由于泰安科技在暫停期滿30個轉讓日內做市商家數仍未恢復為2家以上,且未向股轉系統申請變更股票轉讓方式,泰安科技也由此成為新三板首家被股轉系統強制變更為協議轉讓的掛牌公司。

董事在股東大會上集體“反悔”

由于做市商家數不足2家而暫停股票轉讓的情況并不少見。如三強股份(831375.OC)、恒業世紀(430014.OC)、金和網絡(430024.OC)。這3家公司分別于2016年12月21日、2017年1月24日、2017年3月8日起停牌。

三強股份已經主動向股轉系統申請變更為協議轉讓方式,于2017年2月9日開市起轉為協議轉讓并復牌。恒業世紀也已向股轉系統申請了變更股票轉讓方式為協議轉讓,目前股轉系統還在處理中。

那么,在暫停轉讓期間,泰安科技為何遲遲不向股轉系統申請變更股票轉讓方式呢?泰安科技本身的業績和股價表現也并不差,為什么做市商會紛紛退出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6年12月13日,泰安科技董事會5名董事全票通過決議:公司股票由做市轉讓變更為協議轉讓。但是在2016年12月31日的股東大會上,該議案又遭到出席本次股東大會股東的全票否決。此后,中信證券等7家做市商開始集體“撤退”。

泰安科技的5名董事全部都是其股東,是什么原因導致短短18天內,他們就突然改變心意了呢?

作為泰安科技的股東之一,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向記者表示,泰安科技是打算進行IPO的,因此,董事會做出了變更為協議轉讓方式的決議。但董事會召開后到股東大會召開期間,國泰君安稱已經獲得了股轉系統的同意,自2016年12月21日起成為其第八家做市商,國泰君安也在股轉系統官網上進行了公告。由于國泰君安是在二級市場上陸續買入泰安科技股票,累計達到了10萬股,滿足了成為公司做市商的要求。在新三板市場上,做市商的這種做法也很常見,而公司方面是事后方才知情的。

張馳稱,去年12月才后續加入做市的國泰君安,不滿足股轉系統規定,后續加入的做市商最短3個月時間才能退出的相關要求,因此無法退出做市。因此,泰安科技股東大會上才會否決了變更股票轉讓方式為協議轉讓的議案。但公司出于打算進行IPO的考慮,其他做市商后來已經開始陸續退出,只剩下國泰君安一家,所以才會被動地變更為協議轉讓方式。

泰安科技董秘簡健衡對記者表示,最初董事會決議通過公司股票變更為協議轉讓方式的議案,也是出于控制股東人數、以后方便進行IPO等多方面的考量。但中間出了一些波折,此次被股轉系統強制變更為協議轉讓,也遂了當初董事會的決議,算是“得償所愿”吧。

協議轉讓升溫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一些掛牌公司如三強股份、恒業世紀等將轉讓方式變更為協議轉讓。

記者注意到,國信證券在退出為三強股份做市的公告中表示,退出原因是由于內部投資策略等原因。國信證券近期還退出了為金和網絡提供做市服務,退出原因或與其業績下滑有關。金和網絡2016年上半年業績下滑嚴重,凈利潤同比下降75%,其股價從去年初開始已經跌了80%。

2016年5月,衛東環保(832043.OC)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16年上半年其凈利潤同比下降98%,股價隨即跌破做市商的成本價,此后其做市商相繼退出,累計達十家。

據Choice數據統計,自2016年以來,已有超過150家做市企業主動變更其股票轉讓方式為協議轉讓。另外,也有不少做市商開始退出為一些企業提供做市服務。

一位券商新三板部門總經理對此向記者表示,做市轉讓遇冷、協議轉讓升溫其實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做市商目前已經進入飽和、消化階段,時間精力和人手有限會導致做市擴張動力不足。而新三板市場行情的持續下跌也導致部分做市商持續虧損,做市壓力增大。

該人士稱,一些掛牌公司業績下滑嚴重、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或調查等,導致股價嚴重下挫,做市商會因虧損嚴重而選擇退出。另外,由于企業被并購或者選擇進行IPO等,企業變更為協議轉讓方式的需求也相應增加。做市商也會出于內部投資策略調整等方面的因素,而選擇收縮做市規模、退出為某些企業做市。而“精選層”的預期以及新三板企業的不斷分化,也導致做市商逐漸拋棄一些企業,轉而為一些業績和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提供做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泰安科技 新三板首家強制轉為協議轉讓公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美妇喷潮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看 | 亚洲黄金精品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婷婷综合五月97色 | 在线日本二v不卡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