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08 14:01:33
《2017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德國10億美元級富豪有109位,絕大部分集中于制造業(汽車、食品、醫藥等),房地產業富豪為零,金融業(banking+financial)富豪也為零。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杜恒峰
3月7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17胡潤全球富豪榜》(Hurun Global Rich List 2017)。
榜單顯示,大中華地區有609位10億美元身家富豪,第二年領先擁有552名10億美元富豪的美國。
609位中國富豪當中,地產業務的有177位,金融業務19位,投資業務69位;這些非實體經濟的富豪總數為265位,占富豪總數的38%。如果以財富總量來計算,這三個行業的富豪占比更高,達到48%,遠超過人數比例38%。其中地產業富豪人數占比29%,但財富占比34%。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從榜單中意外發現,在全球三家制造業大國之一的德國,其10億美元級富豪有109位,絕大部分集中于制造業(汽車、食品、醫藥等),房地產業、金融業(banking+financial)富豪均為零。
王衛、姚振華排名急速上升
在這份榜單中,比爾·蓋茨以5600億元人民幣(折算價)的身家蟬聯世界首富,巴菲特排名第二,53歲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佐斯財富上漲37%,躍居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成功借殼上市的順豐速遞掌門人王衛的財富也迅速飆升。截至3月2日,順豐控股總市值2841億元,王衛的個人財富達到1860億元,在榜單中超越李嘉誠、馬化騰、宗慶厚等老牌企業家,排名直逼馬云、王健林,位列大中華區第3、全球第25位,比去年上升305位。
王衛排名迅速攀升的背后則是行業的“生機勃勃”,快遞行業和零售業今年表現不俗,誕生的富豪數量較去年分別增加15%和13%。胡潤表示:
電商崛起帶動了快遞行業的迅速發展。
不過,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曾對媒體表示,在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快遞加盟制的“老毛病”會更加突出。隨著增速放緩,快遞行業重新洗牌的可能性極大。
相較王衛,前海人壽董事長姚振華的全球排名攀升速度更快,比去年上升1178位,以1050億元財富位列大中華區第9,全球第62位。
此外,投資行業超越科技行業成為美國上榜富豪財富的主要來源,零售業緊隨其后。胡潤表示,“中國和美國擁有世界上一半的10億美元富豪。”
需要指出的是,在10億美元富豪榜中,大多數上榜的中國富豪是白手起家;白手起家上榜的152位女性富豪中,其中121人來自中國,占到八成。
“全球女企業家中,中國絕對占主導地位。”胡潤說。
此外,在榜單中,有78位上榜富豪為不到40歲的少壯派富豪。其中46人白手起家,32人財富來源于繼承。美國和中國誕生了最多的少壯派10億美元富豪,分別擁有25人和23人。
大中華地區10億級富豪人數位列第一
榜單顯示,全球10億美元身家富豪人數增加69人達到2257人,為歷年最高,過去5年漲了55%。
大中華地區有609位10億美元身家富豪,第二年領先于美國。華人10億美元富豪有652人,占29%,高于華人占世界人口的比例(20%)。
對此,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大中華地區富豪人數依然領先,源于政府強力推動深化改革、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戰略新興產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空間,也印證了中國經濟仍然具有很強的基礎和韌性。
同時,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發現,大中華地區以609位十億美金富豪人數位列第一,比去年增加41人。上榜富豪的凈資產總額達到11萬億,相當于全球GDP的2.1%。房地產是上榜富豪最多的行業,有120人,其次是制造業和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分別有115位和78位上榜。
讓我們再來看看全球三家制造業大國,中國、德國、日本的富豪占比情況。
609位中國富豪當中,地產業務的有177位,金融業務19位,投資業務69位;這些非實體經濟的富豪總數為265位,占富豪總數的38%。如果以財富總量來計算,這三個行業的富豪占比更高,達到48%,遠遠超過人數比例38%。其中地產業富豪人數占比29%,但財富占比34%。
(注:一些富豪的業務可能包含幾項,比如小米的雷軍,其創富手段既有手機制造也有投資;新希望的劉永好,既有飼料制造也有房地產、金融業務,但為了統計方便,只要有相關業務就列入上述三個行業當中。)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德國10億美元級富豪有109位,絕大部分集中于制造業(汽車、食品、醫藥等),房地產業富豪為零,金融業(banking+financial)富豪也為零。
日本上榜富豪有42位。地產富豪3位,金融業富豪3位,加起來6位,占比14%。日本富豪集中在電子、通信、娛樂(比如游戲)等產業。
每經編輯 周禹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