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 2017-03-07 11:21:58
快速增加的流量使用量仍會推動流量收入快速增長,且增加幅度大于語音收入減少的部分。所以,對運營商業績影響不大。
文/電信分析師 付亮
整理/騰訊科技 孫實
提起漫游費,很多人都習慣把一腔怒火直指運營商。在這種憤怒之下,有時候也讓漫游費蒙受了一些不白之冤。歸納一下,主要存在以下誤解:
誤解一:漫游成本為零,所以應該取消。
國內漫游費的形成,有運營商內部結算的問題,但更主要的是成本分攤。運營商需要將巨額的網絡運維成本分攤到各個業務上,如語音、短信、流量等,實現本地、異地資費差異,通過本地優惠的套餐,將主要在本地使用用戶的整體費用降低,正是從用戶角度著想。聯通3G套餐推出時,全部都是全國套餐,但后來為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推出了資費差異化的B套餐和C套餐。
至于漫游資費過高,本地、漫游資費差異過大,此問題早已存在,早就應該解決。目前執行的漫游費主叫6毛被叫4毛,還是2008年初實施的,而且這之后的幾年是通信技術高速發展的階段。
誤解二:取消漫游費后,運營商提價了。
確實有的運營商無長途無漫游全國套餐的門檻目前仍較高,甚至高于不少用戶的月實際通信費用。但是,現在并沒有哪個運營商強制用戶改用新套餐,用戶仍可繼續使用老的有漫游的套餐,等運營商將來推出了適合自己的、門檻更低的新套餐后再轉換。
誤解三:取消漫游費,所有用戶都是受益者。
目前支付漫游費的用戶比例并不高,如果按時長比例計算的話會更低。隨著技術進步,過去十年來,通信資費一直處于下降通道中,運營商不在這里下降,就會在那里下降,如采取直接全面強制取消漫游費,運營商收入將降一塊,這很可能影響到大部分用戶更關注的其他資費(如流量)的下降, 這是股東的要求,也是因為國資委要求保盈利、保值增值。
誤解四:取消漫游費,不影響運營商業績。
取消漫游費,意味著運營商的收入直接少了一塊,當然影響業績。只不過,由于取消漫游費有一個較長時間的過程,而且這段時間內運營商流量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即使流量資費也仍在下降,但快速增加的流量使用量仍會推動流量收入快速增長,且增加幅度大于語音收入減少的部分。所以,對運營商業績影響不大。
誤解五:取消漫游費,是受微信等替代工具替代的影響。
這其實也是一個誤解,隨著流量業務快速增長,運營商的營銷重點也從語音轉向了流量,此時,簡化語音資費是大勢所趨。一個不能帶來持續增長的業務,運營商沒必要為其設計復雜的套餐,因此,運營商新推出的套餐中,語音、短信也都明顯簡化,即使是套餐外的語音,也將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
誤解六:取消漫游費技術上很容易。
這只是理論上存在的。運營商需要梳理海量在用套餐,工程量相當大。2008年將漫游費調整到主叫6毛被叫4毛,當時也制定了一刀切的辦法,要求運營商能在半個月內實現,但實際的實施周期超過兩個月。
但不管怎么樣,總理一聲令下,運營商趕快表態。不過說著容易,做起來難,在宣布宣布漫游費之后,運營商還得繼續做這些事情:
1、真正取消漫游費,不看新套餐,也不看在售套餐,而應看如何解決老套餐用戶問題。
三大運營商各地都有不少僅包含語音的、幾元錢的本地入門套餐,這部分用戶逐漸成為支付漫游費的主力。如果運營商逐步推進全國一體化資費套餐,取消漫游費,梳理這些老用戶的海量在用套餐,工作量非常大,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
2、語音取消漫游費后,流量該怎么辦?
運營商的全國套餐是沒有本地流量費的,地方通過加送本地資費,或在全國套餐上進一步對本地發生的流量優惠,是市場競爭的需要,也是一種對用戶的讓利行為。這對低端用戶很重要。如果沒有本地、全國差異,這部分用戶的流量資費會更高。聯通4G套餐在全國版的基礎上,還推出了本地版,最大的差別就是同樣的資費,包含的流量增加50%但限制在本地,本地以外按標準資費收取。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