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06 09:21:44
相比前幾年在市場上的“瘋狂”,日前,全國政協委員、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明確表示,泰禾今年不會“搶地王”,并將順勢而為,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力爭“彎道超車”。
每經編輯 王杰
每經記者 王杰
雖然房地產市場并不以規模論英雄,但在2016年,泰禾集團實現銷售額400.1億元,同比上漲23.76%。
相比前幾年在市場上的“瘋狂”,日前,全國政協委員、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明確表示,泰禾今年不會“搶地王”,并將順勢而為,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力爭“彎道超車”。
泰禾拿地七八成靠并購
早在2013年,泰禾曾搶得多塊“地王”,在彼時這被業內視為激進。
市場是檢驗戰略的最好方式。2013年后,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土地市場火爆,每一塊熱地上市必引來房企廝殺。
“2013年我們參加了9次土地拍賣,拿了7塊地。當時是志在必得,這是基于我們對大趨勢的判斷。”黃其森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當時泰禾拿350億元的土地,如果是2015年,泰禾拿這些地至少要花700億元。”
2016年是房地產市場的大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5.73億平方米,較上年增長22.5%,商品房銷售額達11.76萬億元,較上年增加34.8%,雙雙刷新歷史紀錄。
“2017年肯定無法超越這個歷史高度,市場將有所調整。尤其是銷售面積,15億平米可能保持相當長時間的紀錄。”黃其森預計。
黃其森表示,今年整體市場將是持續平穩,有所調控、調整的市場,也不會出現大起大落。但資金會比去年緊張,所以企業或項目收并購的機會也隨之增加。
在此市場情形下,泰禾如何拿地?
黃其森表示,目前整個土地市場是非理性、不太正常的。(泰禾)去年70%-80%的土地都是源于并購獲得。今年宏觀調控至今,非常嚴厲,不能用信貸資金去拿地。后續有很多企業會面臨資金很困難的局面,所以泰禾還有很多并購的機會。在公開市場,泰禾很少會去參與,因為有了大量的土地儲備。在目前的市場導向下,泰禾愿意以并購的方式進行,至少不會去拿“地王”。“泰禾今年會密切關注政策變化,順勢而為,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力爭“彎道超車”。
黃其森也呼吁,政府適當增加土地入市,推動滿足市場供應,化解供需矛盾。
500億進軍醫療
隨著黃金十年飛逝而去,房地產行業天花板觸手可及,房企多元化也成共識。這一次,泰禾將目標瞄向了醫療。
據申銀萬國此前發布的統計數據,已有41家房企展開轉型,其中13家企業選擇轉型醫療產業。陽光城、恒大、綠城等房企都在積極探索醫療健康領域的商機,宜華地產、世榮兆業、運盛實業也在嘗試轉型養老和醫院等行業。
但這次泰禾的手筆,相比其他房企更大。
據了解,早在1年前2016年3月,泰禾集團大股東泰禾投資收購了美國以治療癌癥為核心業務之一的阿萊恩斯51.5%的股份,借此進入健康醫療產業。另外,泰禾投資還持有福建匯天生物96.63%的股份。
黃其森也對健康醫療業寄予厚望:盼望泰禾能在腫瘤診療領域搭建一個完善的體系。現在泰禾在成都有兩家醫院,在北京有一家康復醫院。泰禾的計劃是:近期在北京、上海再投資兩家國際醫院。“未來5年內,在醫療建設方面投資500億元。”
黃其森表示,有人說醫療是個重資產行業,回報很慢,甚至8-10年沒有錢賺。“慢一點沒關系,醫療是救死扶傷的,跟其他行業不一樣,更多是履行社會責任。包括教育,現在都不要考慮盈利賺錢的問題,先把品質做好,把品牌做起來。”
黃其森認為,泰禾把地產的盈利投入醫療,就當做慈善、做公益。我相信做好事是會有好的回報。從現在來看,泰禾的醫療,跟地產、保險有很強的協同效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